紓解美國經濟衰退的痛苦,眼前的最佳人選依舊是大型跨國企業,只是從近年表現看來,美國政府還得加把勁,才能吸引跨國企業伸援手。
對史特賓郡的居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康寧是當地最大的雇主。從○五年起,他們就見證了當地的失業率下降得比鄰近各郡要快。其中有部分是導因於康寧對地方的付出,並有辦法把東西賣到全世界。
美國人還需要一大堆像康寧這種願意投資美國的全球公司來紓解經濟衰退的痛苦。大型跨國企業是此刻的最佳人選,因為它們從海外據點賺進了大筆的現金與豐厚的利潤。它們極具生產力又善於創新,其他方面也比國內的公司要強。而且跟消費者、銀行及小公司不同的是,跨國企業不受信貸緊縮的影響。
確切來說,到○七年年底時,美國前一百五十大的非金融跨國企業擁有超過五千億美元的現金與短期投資,其中包括惠普(Hewlett-Packard)、輝瑞(Pfizer)、eBay、莎莉(Sara Lee)等等。有些在美國擁有廣泛據點的大型全球業者也同樣荷包滿滿,像是豐田(Toyota)和西門子(Siemens)之類的公司。
相較之下,以國內為主的小公司在獲利展望以及短期負債和其他帳面債務上就較為遜色,所以也比較難借到錢。
大舉裁撤國內職務
可是橫跨全球的巨擘能不能解救美國經濟?近期的歷史並不看好。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所蒐集的數據顯示,從二○○○年以來,跨國部門在某些方面反而拖累了美國經濟。從二○○○年截至可取得完整資料的○五年,美國跨國企業在國內裁減了超過兩百萬個職務,儘管其餘民間部門的就業率仍有所成長,而且並沒有跡象顯示,這股趨勢已大幅扭轉。在這五年間,在美國營運的外國跨國企業也趨於萎縮。由
大舉裁撤國內職務
可是橫跨全球的巨擘能不能解救美國經濟?近期的歷史並不看好。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所蒐集的數據顯示,從二○○○年以來,跨國部門在某些方面反而拖累了美國經濟。從二○○○年截至可取得完整資料的○五年,美國跨國企業在國內裁減了超過兩百萬個職務,儘管其餘民間部門的就業率仍有所成長,而且並沒有跡象顯示,這股趨勢已大幅扭轉。在這五年間,在美國營運的外國跨國企業也趨於萎縮。由
於外國投資人削減成本與出售美國公司,有五十萬個職務就此消失。豐田大概是美國最成功的外國公司,在二○○○年到○七年間,它在各州總共增列了九千個職務。
在這個全球化看似一發不可收拾的時代,美國經濟在一個關鍵層面卻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全球化,那就是出口。儘管過去幾年有所增長,相當於○七年國內生產毛額的一一.八%,但比起九七年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此同時,美國跨國企業外國子公司的營業額卻暴增(見表)。
好消息是,由於美元貶值加上海外成本上揚,這使得生產力高的跨國企業比較有意願把一些生產和就業移回美國。這類舉動已經看到了成效,像是出口增加,以及外國公司更願意把錢放在美國。事實上,美國在○七年第三季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了二○○○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跨國企業在這段衰退期間的不確定角色使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工作變得很難做。他的主要手段——降息——對滿手現金的跨國企業不太有效,因為它們已經能用優渥的條件借到錢。此外,經營跨國企業的公司主管所關心的絕非只有利率和匯率。稅務的考量、其他國家所給的誘因、勞動力的品質、企業的長期策略,這一切也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決定。
政治可能很快也會成為要角。針對全球化的贏家和輸家,相關的問題正在總統大選中發酵。尤其歐巴馬一再談到,要以新政策來鼓勵公司擴編它們在美國的員工數,並懲罰不這麼做的公司。
加速擴張海外據點
十年來,跨國企業在經濟層面上一直是顆活棋。早在九七年時,當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了四年,華盛頓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就針對未來十年的就業成長提出了他們兩年一度的預測。他們以十分樂觀的態度認為,未來十年,經過通膨調整的出口值將會倍增,而這番榮景也將為美國帶來為數可觀的高薪職務。
但幾乎跟每個人一樣,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沒有想到,占出口大部分的少數大公司意外調整了策略。奇異(General Electric)、IBM和聯合科技(United Technologies)之類的美國大公司並沒有擴大美國據點來對全球市場銷售,它們反而把據點移到海外,並在亞洲和歐洲擴張,而變成了運用國際勞力的全球企業。結果就是,美國的出口成長比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所預測的少了一半。大肆昭告的就業榮景根本沒有出現。
事實上,過去十年來,美國的跨國企業一直在跟美國經濟脫鉤。它們還是把總部設在美國,還是在美國股票交易所掛牌,股東大部分還是美國人。只不過它們的擴張主要都是在海外。
當大公司移到海外來擴張它們的全球據點後,美國的小公司並沒有頂上它們的出口角色。根據普查局的資料,出口還是跟以往一樣由大公司主宰:以○六年而言,員工數在五百人以上的公司占了出口商品的七一%,就跟二○○○年時一樣。
占國內產出比率下滑
「全球化落差」是指大型跨國企業和其他業者間的差距拉大,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美國人會對貿易又愛又恨。一方面,跨國企業比國內的公司要有生產力、薪水較高,管理也比較好。
在某些行業中,跨國企業裁減職務不像相應的國內公司那麼狠,這也許是因為跨國企業保留了研發和總部的職務來因應全球市場。從二○○○年到○五年,製造業的整體就業率下滑了一八%,可是美國跨國企業只裁了一二.五%。
不過,無論在美國或海外,跨國企業並不是提供職務的大宗來源。○六年時,在標準普爾一千五百大非金融公司中,頂尖的美國跨國企業只提供了四七%的職務,但卻占了五七%的營業額和六二%的利潤(見表)。
再者,政府的數字也顯示,以美國跨國企業占國內產出的比例而言,它從二○○○年占國內生產毛額的二一.八%減少到○五年的一八.五%。它在接下來幾年可能會有所回升,但看起來機會不大。
當然,美國跨國企業還有其他的途徑可以順利振興經濟,其中一途就是透過股市。儘管外資大舉進入美國,但美國股市主要還是操在美國人手上,不管是直接還是透過共同基金和退休基金。原因很簡單:外國投資人多半選擇把錢放在理應比較安全的投資上,像國庫券、企業債券,以及令他們大失所望的房貸型證券。因此,根據聯準會的統計,外資僅持有一三%的美國股票。
還有,大部分的研究與產品開發還是在美國進行。「大舉『研發』的中心不會突然搬到別的地方。」紐約大學的經濟學者強納森.伊頓說。「研發還是十分集中。」短期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些類型的職務往往薪資優渥,而且比較不受景氣循環所影響。
可是全球化造成了其他問題。從美國經濟的角度來看,公司的國籍重要嗎?職務是來自Google或豐田重要嗎?美國的全球公司在衰退的時候真的會比較願意投資美國嗎?
有很多經濟學家相信,跨國企業的國籍並不重要。「你要的是國內有工作,但公司是誰的根本不重要。」研究跨國企業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者尼可拉斯.布倫說。
的確,有些外國公司已經大舉轉進美國。以西門子為例,它在過去幾年來就大量對美國投資。其中包括○七年在愛荷華州的麥迪遜堡設廠製造風力渦輪葉片,而且西門子今年還打算擴建。
有的人則相信,當跨國企業是來自美國時,這些境內擴張對美國的幫助會更大。「就現實來看,價值鏈多半是把知識和專業技術留在中心附近。」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多夫.巴列特說。「我寧可擁有美國的跨國公司。」
在美國跨國企業占有很大分量的某些地區,它們的成功也會影響到生活品質。尤其是,鎮上有全球公司的總部會帶來很大的外溢效果,包括金援當地的大學、博物館、醫院和其他非營利活動。
修改稅制鼓勵扎根
為了鼓勵跨國企業在美國擴張,修改公司稅制可能是必要之舉,而且這一步可能會出乎意料地獲得民主及共和兩黨的支持。有一個提案叫「公式化分配」(formulary apportionment),它是根據跨國企業在美國的客群比例來對它們的盈餘課稅。
在這個全球化看似一發不可收拾的時代,美國經濟在一個關鍵層面卻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全球化,那就是出口。儘管過去幾年有所增長,相當於○七年國內生產毛額的一一.八%,但比起九七年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此同時,美國跨國企業外國子公司的營業額卻暴增(見表)。
好消息是,由於美元貶值加上海外成本上揚,這使得生產力高的跨國企業比較有意願把一些生產和就業移回美國。這類舉動已經看到了成效,像是出口增加,以及外國公司更願意把錢放在美國。事實上,美國在○七年第三季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了二○○○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跨國企業在這段衰退期間的不確定角色使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工作變得很難做。他的主要手段——降息——對滿手現金的跨國企業不太有效,因為它們已經能用優渥的條件借到錢。此外,經營跨國企業的公司主管所關心的絕非只有利率和匯率。稅務的考量、其他國家所給的誘因、勞動力的品質、企業的長期策略,這一切也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決定。
政治可能很快也會成為要角。針對全球化的贏家和輸家,相關的問題正在總統大選中發酵。尤其歐巴馬一再談到,要以新政策來鼓勵公司擴編它們在美國的員工數,並懲罰不這麼做的公司。
加速擴張海外據點
十年來,跨國企業在經濟層面上一直是顆活棋。早在九七年時,當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了四年,華盛頓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就針對未來十年的就業成長提出了他們兩年一度的預測。他們以十分樂觀的態度認為,未來十年,經過通膨調整的出口值將會倍增,而這番榮景也將為美國帶來為數可觀的高薪職務。
但幾乎跟每個人一樣,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沒有想到,占出口大部分的少數大公司意外調整了策略。奇異(General Electric)、IBM和聯合科技(United Technologies)之類的美國大公司並沒有擴大美國據點來對全球市場銷售,它們反而把據點移到海外,並在亞洲和歐洲擴張,而變成了運用國際勞力的全球企業。結果就是,美國的出口成長比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所預測的少了一半。大肆昭告的就業榮景根本沒有出現。
事實上,過去十年來,美國的跨國企業一直在跟美國經濟脫鉤。它們還是把總部設在美國,還是在美國股票交易所掛牌,股東大部分還是美國人。只不過它們的擴張主要都是在海外。
當大公司移到海外來擴張它們的全球據點後,美國的小公司並沒有頂上它們的出口角色。根據普查局的資料,出口還是跟以往一樣由大公司主宰:以○六年而言,員工數在五百人以上的公司占了出口商品的七一%,就跟二○○○年時一樣。
占國內產出比率下滑
「全球化落差」是指大型跨國企業和其他業者間的差距拉大,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美國人會對貿易又愛又恨。一方面,跨國企業比國內的公司要有生產力、薪水較高,管理也比較好。
在某些行業中,跨國企業裁減職務不像相應的國內公司那麼狠,這也許是因為跨國企業保留了研發和總部的職務來因應全球市場。從二○○○年到○五年,製造業的整體就業率下滑了一八%,可是美國跨國企業只裁了一二.五%。
不過,無論在美國或海外,跨國企業並不是提供職務的大宗來源。○六年時,在標準普爾一千五百大非金融公司中,頂尖的美國跨國企業只提供了四七%的職務,但卻占了五七%的營業額和六二%的利潤(見表)。
再者,政府的數字也顯示,以美國跨國企業占國內產出的比例而言,它從二○○○年占國內生產毛額的二一.八%減少到○五年的一八.五%。它在接下來幾年可能會有所回升,但看起來機會不大。
當然,美國跨國企業還有其他的途徑可以順利振興經濟,其中一途就是透過股市。儘管外資大舉進入美國,但美國股市主要還是操在美國人手上,不管是直接還是透過共同基金和退休基金。原因很簡單:外國投資人多半選擇把錢放在理應比較安全的投資上,像國庫券、企業債券,以及令他們大失所望的房貸型證券。因此,根據聯準會的統計,外資僅持有一三%的美國股票。
還有,大部分的研究與產品開發還是在美國進行。「大舉『研發』的中心不會突然搬到別的地方。」紐約大學的經濟學者強納森.伊頓說。「研發還是十分集中。」短期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些類型的職務往往薪資優渥,而且比較不受景氣循環所影響。
可是全球化造成了其他問題。從美國經濟的角度來看,公司的國籍重要嗎?職務是來自Google或豐田重要嗎?美國的全球公司在衰退的時候真的會比較願意投資美國嗎?
有很多經濟學家相信,跨國企業的國籍並不重要。「你要的是國內有工作,但公司是誰的根本不重要。」研究跨國企業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者尼可拉斯.布倫說。
的確,有些外國公司已經大舉轉進美國。以西門子為例,它在過去幾年來就大量對美國投資。其中包括○七年在愛荷華州的麥迪遜堡設廠製造風力渦輪葉片,而且西門子今年還打算擴建。
有的人則相信,當跨國企業是來自美國時,這些境內擴張對美國的幫助會更大。「就現實來看,價值鏈多半是把知識和專業技術留在中心附近。」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多夫.巴列特說。「我寧可擁有美國的跨國公司。」
在美國跨國企業占有很大分量的某些地區,它們的成功也會影響到生活品質。尤其是,鎮上有全球公司的總部會帶來很大的外溢效果,包括金援當地的大學、博物館、醫院和其他非營利活動。
修改稅制鼓勵扎根
為了鼓勵跨國企業在美國擴張,修改公司稅制可能是必要之舉,而且這一步可能會出乎意料地獲得民主及共和兩黨的支持。有一個提案叫「公式化分配」(formulary apportionment),它是根據跨國企業在美國的客群比例來對它們的盈餘課稅。
例如這套制度可能讓只做出口的美國公司幾乎不用繳公司所得稅,大量進口到美國的外國公司則要為它的全球收入繳上一大筆錢。有的經濟學者相信公司所得稅不適合全球經濟,並認為應該把它取消。
另一個大問題是,美國需不需要補助跨國企業,以誘使它們把工作留在美國。這在行業中很常見,像是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半導體業。
也許最聰明的長期政策是,扶植未來的跨國企業。要能真正提振國內的經濟,就要組成新的跨國企業。在早期急速成長的那幾年,它們會創造出大量工作並深入扎根。沒有一個美國人能否認,美國能有好光景是因為Google在當地成立,而沒有跑去別的地方。歐洲經濟學者梅耶和歐塔維安諾認為,決策者不應該「浪費時間去幫現有的大明星」,而應該「培養明日之星」。
不過,這些未來的新跨國企業來不及趕上這次的信貸危機並幫上美國的忙。情勢能否扭轉,還得看現有的大型跨國企業。
(By Michael Mandel)
另一個大問題是,美國需不需要補助跨國企業,以誘使它們把工作留在美國。這在行業中很常見,像是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半導體業。
也許最聰明的長期政策是,扶植未來的跨國企業。要能真正提振國內的經濟,就要組成新的跨國企業。在早期急速成長的那幾年,它們會創造出大量工作並深入扎根。沒有一個美國人能否認,美國能有好光景是因為Google在當地成立,而沒有跑去別的地方。歐洲經濟學者梅耶和歐塔維安諾認為,決策者不應該「浪費時間去幫現有的大明星」,而應該「培養明日之星」。
不過,這些未來的新跨國企業來不及趕上這次的信貸危機並幫上美國的忙。情勢能否扭轉,還得看現有的大型跨國企業。
(By Michael Man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