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防禦型、攻擊型投資與40%上限 P.18

防禦型、攻擊型投資與40%上限 P.18

行政院宣布開放○.一八製程的晶圓登陸中國,但對中國投資四○%淨值上限則繼續維持。

前者雖然在日月光將賣給凱雷私募基金並在台下市的壓力下所做的決定,但仍然值得肯定;事實上這問題再不處理,據金融界傳言,已經有一連串的公司準備賣給私募基金了,屆時對台灣的金融市場將產生巨大的衝擊。

至於四○%投資上限不開放,實在不能不批評行政院太保守了。

最堅持戒急用忍的前總統李登輝說:「對中國之投資開始集中於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由於一九九○年代初期是台灣高科技業正在萌芽成長之時,我國經濟影響並不明顯」,又說一九九五年後「開始有大鋼廠、大電廠、石化之投資熱潮」,所以,政府訂定「戒急用忍政策」。

從這些話看來,李前總統要戒急用忍的目標應是大鋼廠、石化及電廠等基礎性產業和高科技業,而不及於一般傳統產業,他甚至認為一般傳統產業出走對我國經濟「影響並不明顯」。

然而發展到今天,石化、鋼廠固然被限制住了,但高科技業的下游廠商卻已出走殆盡,電子資訊產業留在台灣的產值在○五年時剩下六.八%,這時受到限制的產業反而是李前總統認為對台「影響並不明顯」的那些傳統產業。

有人說,四○%是很寬鬆的限制了,如果四○%不夠用再增資一倍,就又有另外的四○%可以運用了。

這說法有一個誤解和兩個盲點。

誤解是四○%的限制,依目前的規定是使用在淨值五十億元以下的公司,超過五十億到一百億元便只能運用三○%,超過一百億元便只剩下二○%。

至於盲點之一是像食品、玻璃、紙器等產業,以內銷市場為主,產能早已過剩,再沒有增加投資增產的空間,不像一般其他以外銷為主的產業,可以不斷地增產開拓新市場。

盲點之二是,我國廠商對外投資的方向雖然仍以新興國家為主,但是投資的目的已全然不同了。

台商過去到新興國家投資的,絕大部分原來都是外銷產業,出走目的在於尋求勞工成本更低的生產基地,以便保住外銷訂單,這是所謂防禦型對外投資,但近來由於新興國家經濟迅速成長,造就了強大的內需市場,這就吸引了內需型傳統產業前往投資,以直接攻占當地的內需市場,台商對外投資也就成了「攻擊型」了。根據一項調查,有這種投資意願的企業已占五成以上,而降低成本的防禦型則剩一五%。

從這樣的發展態勢來看,十年之前設定的四○%已不符合實際,行政院實應重新思考。
延伸閱讀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