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座相隔萬里的城市,運用同樣的策略思惟,各自發展出與眾不同的優勢。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展現知識經濟時代的取勝之道,它補助寬頻網路,營造充滿活力的都市環境,以吸引年輕人才,將自己建設成為大公司與科技大學的基地;美國的奧蘭多極力扶植新的數位媒體產業族群,將經濟多元化;新加坡說服跨國企業來此設立研發基地與區域性總部,並將這些公司五年以後的需求,都設想到了。
斯德哥爾摩 人才的聖地
為了在二十一世紀取勝,城市需要擁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優勢,斯德哥爾摩強有力地結合生活條件與高價值技術,終能脫穎而出。斯德哥爾摩人口近兩百萬,城市沿港埠而建,在市區小橋下可以捕到鮭魚,當地水資源的清澈可見一斑。由於是電信裝備大廠愛立信(Ericsson)、Tele2等電信業者,以及Nanoradio等新興業者的所在地,斯德哥爾摩也是關鍵性科技(特別是電信科技)的人才聖地。在這些公司的推波助瀾下,瑞典的研發開支高達國民生產毛額四%,躋身全球領先之林。
由於具備國際前瞻眼光,英語普及,而且擁有皇家理工學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類科技工程名校,瑞典在全球舞台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近年來,瑞典政府更採行一些特定行動,終於獲致豐碩成果。決策當局解除對電信產業的規範,獎勵所謂第三代行動科技,補助個人電腦與寬頻網路,使瑞典在電腦普及率、光纖網路與行動電話滲透率等方面,在世界名列前茅。瑞典政府還歡迎外資,在二○○一與二○○四年間,吸引到六百五十億美元外資,對於一個人口只有九百萬的國家而言,表現相當難能可貴。
此外,瑞典儘管以物價高、稅負重出名,生活開支與薪資水平,在西方國家中幾乎最低。據估計,瑞典電信與資訊科技工程師的薪酬,較日本同業低四成,較美國也少二四%。「低階勞工或許很貴,技術人才卻是最便宜的。」
斯德哥爾摩那種包容、不重階級的文化,特別能適應二十一世紀迅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斯德哥爾摩高級服飾設計公司Acne Jeans總經理米蓋爾.席勒(Mikael Schiller)說:「無論面對任何事,我們都採取『動手做』的作法;頭銜不重要。」因此,Acne與Cheap Monday等服飾廠,可以用很少的人力經營國際市場;網路廣告商Farfar憑藉少數紐約或倫敦員工,贏得諾基亞(Nokia)等全球性大客戶。據估計,瑞典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為四%,斯德哥爾摩則達六%至七%之間。
新添的財富也使這座一度襤褸的城市面貌一新。設計師與建築師辦公室雲集的舊製造區Sodermalm,就是一個例證。Kram/Weisshaar的美籍資深夥伴里德.克拉姆(Reed Kram)說,斯德哥爾摩雖擁有最好的創意人才,卻沒有紐約的那種壓迫感,「能在一個有點傳統的地方做些前衛的工作,很不錯。」(By Stanley Reed)
奧蘭多 虛擬工作室的真實世界
在電子藝術公司(Electronic Arts)奧蘭多工作室一項研發中的新遊戲中,超人正風馳電掣穿梭著,用X光眼與超能力,從寄生物荼毒下拯救一座大城;在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的一處外景場,數位媒體公司i.d.e.a.s.的一組人員,正為美國海軍巡防艦上爆發的一場危機,進行虛擬實境的最後製作;在奧蘭多機場附近,Adacel系統公司的學員,操控一架虛擬的波音七四七,飛越米蘭、紐約與丹佛上空。
每年有五千二百萬觀光客沉醉於奧蘭多的遊樂園中,盡情展現他們的想像力,但真正的創意樂土,其實位在奧蘭多廣大的辦公樓區。奧蘭多是全世界最大電腦模擬與模型業者集中地,共有三千七百餘家公司在這裡營運,聘用員工達四萬六千人。他們創下的二十六億美元營業額,使中佛羅里達州的經濟得以邁向多元化,創下美國境內最高就業成長的佳績。
奧蘭多可謂得天獨厚:它一直是製片、國防工業模擬中心與高科技主題公園的所在地。美國十個最大的大學,有三個就在奧蘭多左近:佛羅里達、中佛羅里達與南佛羅里達大學。
但這座城市在新產業的營建上,也費盡苦心。它為業者提供從研究人員薪資到資本裝備等各種稅務優惠。它透過佛羅里達高科技走廊理事會(Florida High Tech Corridor Council),在一塊跨越二十三郡的地區,與大學、政府官署及企業進行合作。奧蘭多了解,創意青年喜歡多彩多姿的都會環境,於是用時髦的住宅與零售區,改變了過去市中心區那種昏昏欲睡的風貌。
以電子遊戲設計為主的佛羅里達互動娛樂學院(Florida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Academy),是奧蘭多市中心區最主要的建築。
這裡現在擠滿了工作室、遊戲研發裝備,以及藝術家、軟體程式師與製作人進行腦力激盪的工作間。
軍方也藉助奧蘭多這種人才優勢進行訓練。在一項為美國陸軍研發的遊戲中,五名士兵在巴格達街頭為炸彈炸傷。醫護兵必須在嘶喊與炮火聲中,以十分鐘時間完成診斷與急救工作。i.d.e.a.s.研發的一項海軍危機模擬,描繪一艘軍艦上的狀況,受訓學員必須滅火,找出入侵外敵,還要救援受傷的水兵。(By Pete Engardio)
新加坡 跨國公司的友善夥伴
當惠普(Hewlett-Packard)計畫創建一所十名員工的中心,管理對亞洲科技公司智慧財產授權事宜時,新加坡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目標。因為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本身聘用了二十幾位當地工程師,並負擔他們在美國惠普實驗室的訓練費用。
談到招攬跨國企業投資,能做到像新加坡這樣徹底的人例子不多。寬厚的稅務優惠與廉價的土地,只是第一步而已,負責吸引外資的經濟發展局,還經常提供訓練費用抵稅、研究補助等各種優惠。它的四百五十位工作人員,甚至聘用顧問,與企業主管們訪談,以預知惠普這類重要業者之後的需求。惠普立足新加坡已三十年,它的雷射印表機就以新加坡做為全球營運總部。
新加坡這種作法成果頗豐。今年六月,德國晶圓製造廠Siltronics決定在新加坡建立造價十億美元的新廠。此外,Lucasfilm決定在這裡建動畫製片廠,松下計畫設廠生產四十二吋以上電漿電視,勞斯萊斯(Rolls-Royce)的燃料電池研發案,以及BMW的汽車設計工作室計畫等,都是新加坡最近取得的投資勝利。
丹麥Vestas風力系統公司最近宣布,將在新加坡建立一百五十名工程人員的研發設施。Vestas所以選擇新加坡,為的是取得與當地大學合作的機會。這些大學將與經濟發展局合作,Vestas因此可以幾乎不費任何研究成本。Vestas甚至獲得在新加坡裝設原型風力發電廠的許可。Vestas亞洲區負責人索布尚.拉斯穆森(Thorbjorn Rasmussen)說,「我們要的一切,經濟發展局全部給了,而且條件更優。」
人口四百五十萬的新加坡,因此從銀行與後勤服務,到製藥與油井製造,都有強勁的成長。中國或許是世界工廠,但製造仍占新加坡國民生產毛額的四分之一以上。
新加坡的作法是,設法了解產業與個別公司日後的發展,預做準備。例如,經濟發展局正與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合作,研發該公司新一代硬碟機。從設計到新硬碟機全球第一座生產工廠的營建,新加坡盡皆參與。
新加坡在金錢投資上也不含糊,因此經常成為跨國業者的財務夥伴。九○年代末期,新加坡購進惠普、台積電等晶片業者的股票。飛機引擎製造廠商勞斯萊斯去年表示,有意建立研發中心,經濟發展局於是提撥研究補助,並結合本地公司組成財團,建立一億一千萬美元合資企業。
麥卡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亞太地區負責人杜米尼克.巴登(Dominic Barton)說:「亞洲各國都在追逐同樣的跨國企業,但新加坡的策略最明確,也最了解這些公司要什麼,並且竭盡可能地網羅它們。」(By Assif Sham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