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多數經濟學家都將美國貿易赤字過大的問題,歸咎於預算赤字、低儲蓄率及高估的美元。但進一步探究,將會發現這些都和霸權及意識形態脫不了干係。
二十年來經濟學家屢屢對龐大到無法承受的貿易赤字發出警告,如同已故的經濟學家史騰︵Herb Stein︶所說:﹁任何無法持久的事情,必然有終止的一天。﹂但邁向重新均衡的結果,究竟會是軟著陸︵soft landing︶?抑或摔得支離破碎?
我擔憂此趟著陸將十分兇險,但我不贊同多數經濟學家將問題歸咎於美國的預算赤字、低儲蓄率及高估的美元上面。若再進一步探究,你將會看到三個更深層的結構性因素,全都與霸權及意識形態脫不了干係。
重政輕商霸權意識形態作祟
首先,由於美國在全球地緣政治的主宰地位,使得我國領袖將貿易赤字視為戰爭及和平等較高政治層次之下的次要問題,不像其他國家皆把經濟目標擺在第一位。這種情況在布希政府任內最為明顯,如同美中談判所顯示,美國寧願取得北京在朝鮮半島危機方面的支持,卻不堅持要求中國應讓人民幣自由浮動。
其次,身為一個自由貿易體系的催生者,美國卻經常漠視它在此體系中的出口地位。華府周期性地︵卻不一致︶支持像是鋼鐵等具有政治重要性的產業,或為電影及製藥等產業爭取智財權,但與其他貿易對手國相較,美國卻不怎麼在乎產品的生產據點。威名百貨從國外進口商品,英特爾將生產線外移,這些決策對企業的營運獲利有明顯的加分效果,但其引發的貿易失衡就成為結構性問題。作為自由貿易催生者的美國,同樣鼓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但NAFTA對貿易夥伴國出口商的益處更甚美國出口商。
此一傾向在布希主政時更為明顯,布希賣力協助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儘管美方掌握有利談判籌碼,但卻疏於要求中國必須事先調整政策。不像法國、德國、中國及日本政府主管機關鼓勵業者在國內投資生產,美國商務部實際上鼓勵業者進行海外投資及製造。
第三,美國對貿易的見解受到錯誤經濟理論的牽絆,多數經濟學家低估結構性因素。根據一般的經濟理論,貿易赤字主要反映預算赤字及匯率的波動,政府舉債愈多,所需進口的資本也愈多,但是遺憾的是,一九九○年代中期至末期,美國政府預算赤字一路穩步下滑,但貿易赤字還是不斷擴增。即使是在上波經濟衰退期間也一樣,當時消費者支出縮減理應使進口減少,進而改善貿易失衡,結果卻沒有。
美元貶值無法遏止貿易失衡
同樣的,美元貶值理應有助於促進貿易均衡,因為美元下挫將會改變進出口的相對價格。然而,由於貿易赤字問題多數是結構性因素,匯率波動並未產生預期的效果,美元對歐元及日圓持續下跌,但貿易失衡卻進一步擴大。其原因何在?歐洲與日本出口商向來以﹁依市況定價﹂聞名,所以豐田及東芝的產品定價依舊聞風不動,不願漲價。還有,中國仍將人民幣緊盯住美元,因此美元貶值對於美中嚴重的貿易失衡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除非華府正視貿易失衡的結構性本質,並且據此調整政策,否則美國貿易赤字黑洞只會擴大,不會縮小。
美國同樣因美元計價的全球體系而付出代價,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形容此為美國的﹁過度特權﹂。這簡直是與魔鬼打交道:我們︵美國︶購買他們︵外國︶的產品,他們出錢支應我們的赤字;他們擁戴自由貿易的理念,我們卻容許他們的重商主義;他們一手接下我們當初爽快委外的生產業務,另一手將美元回借給我們。
最糟的是,布希政府既未處理貿易危機的結構性問題,也不處理衍生貿易危機的預算赤字問題。經濟學家即使對貿易赤字有多少是屬於結構性因素有不同看法,但他們會贊同這是一趟硬著陸:世界金融市場對美元喪失信心,不再融通美國日趨龐大的貿易及預算赤字,美元匯價直線下挫,經濟轟然一聲崩潰。這絕非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象,若要改變這種命運,美國的領袖實有必要先掌握失衡的真正原因,並且著手予以矯正。︵By Robert Kuttner , Buessiness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