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呼籲中國讓人民幣升值,縮減其外貿赤字。有鑑於一九八○年代美國施壓讓台幣升值,致使台灣的股市、房市泡沫化以及傳統產業出走,中國大陸是否會放鬆匯率政策?全球都在殷殷地企盼。
美國財政部長史諾日前對人民幣匯率「說三道四」,讓很多台灣金融界人士回想起,當年新台幣飽受美國施加升值壓力的陳年往事。無論如何,人民幣是否會步上當年新台幣受美方壓力,從四十元(兌一美元)升至二十五元的老路,舉世都正在密切關注中。
軟性施壓──美盼縮減赤字
史諾日前說:「中國已表示將賦予人民幣更大的彈性,做法值得鼓勵。據我們了解,中國政府有意邁向市場彈性匯率,我們予以支持。」
這句話的意涵是:「人民幣不應再像老僧入定般地釘住美元,最好升值。」換句話說,這是一種軟性「施壓」,意在使中國政府自動繳械,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以縮減美國對中國的龐大外貿赤字。
針對美國的喊話,中共中國人民銀行四兩撥千近,簡單以「人民幣匯率政策不變」回應。眾所周知,中共現階段不會輕易向美國屈服。人民幣不升值,使其出口競爭力居高不墜, 每年享受巨額外貿順差,推升了 GDP 年增率,也維護大陸的「世界工廠」地位,吸引全球企業競相前往投資。
大陸與美國第一回合的匯率較勁,就這樣輕輕地過了招。這和一九八○年代美國對台灣施予重壓,迫使新台幣匯率「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情況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經驗──早已移植大陸
今日大陸和美國的貿易關係,政經內涵比當年的美台貿易關係更複雜。美國現在要用經貿力量把中共拉進國際規範的體系內,美國企業需要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和市場。另方面,美國在反恐和朝鮮半島的議題上,也需要中共的配合。所以,美國對人民幣施加的升值壓力,現階段只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但未來一旦客觀情勢發生變化,誰都不敢保證美國不會「變臉」,如同一九八○年代美國之對待新台幣一般。有趣的是,人民幣的匯率制度發展,目前恰走到八○年代前期,美國對台灣施壓前夕,新台幣匯率所處的「鳥籠市場化」階段。
所謂「鳥籠市場化」,學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也就是名義上為市場決定,實際上是政府在操控。所以,當年新台幣兌美元,曾長期處於三十八元附近,也有一段不短時間貼近三十六元兌一美元的價位,與近年人民幣兌美元持續緊貼八.三元兌一美元價位,每天僅做象徵性微幅波動如出一轍。
跡象顯示,中共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控,吸收了不少台灣的經驗。多位台灣財經大老在一九九○年代訪問大陸時,幾乎都把台灣在這方面的經驗傳授給中共相關領導人,其中更有人曾和朱鎔基闢室密談。
顯然由於這一系列的「經驗分享」,中共早在九○年代前期就學會:本幣幣值低估,有助出口起飛、外匯存底累積,而且,政府對匯率一定要保持主控權,以免輕易為人所乘。
操控難維持──遲早導向市場
一九九四年元月一日,人民幣匯率遽然「兩價合一」,即官價向調劑價靠攏,使匯價在一夕之間由五.七元(兌一美元)貶至八.七元,從此大陸出口年年激增,其國家外匯儲備(外匯存底)亦由一百多億美元一路攀升至現今的三千多億美元。這是早年新台幣匯率以四十比一釘住美元,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歷史的重演。
妙的是,在九四年以後,中共亦在上海建立一個如同八○年代前期台灣所用的「外匯交易中心」,每天煞有介事地進行銀行間外匯交易,並以當天交易平均價決定次日銀行對客戶的掛牌價。這種由政府操控的市場,是使匯率「老僧入定」的基礎。難怪,這十年來,儘管大陸賺了數千億美元的外貿出超,但人民幣兌美元只升了四毛錢(從八.七元升至八.三元)。
不過,大陸目前已加入 WTO,出口增長又年年壓得其他競爭國喘不過氣來,因此,現行由政府操控的、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未來不可能長久維持,總有一天要過渡到以市場供需為導向的匯率機制。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中共如果援引台灣以往的經驗與教訓,勢必會採取下列做法,以紓解外來的壓力:
堅守防線──拖一天算一天
第一,守住「制度」防線,能拖一天算一天,以免過快撤除當局的外匯主控權,而陷入被動窘境,予外人可乘之機。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制度的僵固性」,外人每每無可奈何,因後者在「避免干涉內政」的考慮下,不會隨意指責匯率制度,僅能批評人民幣匯價水平不合理。
第二,逐步放大「鳥籠」,即漸近小幅度地放寬人民幣上下浮動的幅度。這種放大措施,每次都將以「微調」方式進行,以免造成國內金融市場波動,但另方面又可對外國施加的壓力做出「差強人意」的交代。
第三,勤練「內功」,即加緊提升大陸本土企業因應匯率波動的能力,並加強磨練央行和外匯管理局調節外匯市場、對付外匯投機客的技巧。換句話說,大陸的金融當局和企業界現階段都必須把握時機,練就一身功夫,俾在未來投入真槍實彈的外匯市場較量。
過去台灣外匯市場的開放舉措,有些走得太快,造成匯率一度操之在人,對產業界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如一九八○年代後期遽然開放外匯管制及放大匯率浮動上下限,引來熱錢內流,新台幣因而大幅升值,致使本地股市、房市出現泡沫,並逼迫傳統產業集體出走。幸好高科技產業迅速接棒,才使台灣經濟穩住大局。
一年醞釀期走升大於走貶
據側面了解,這段台灣經驗,已成為中共金融當局相當有興趣的研究標的。而未來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之路,肯定會就有關的台灣經驗做「揚長避短」。
目前看來,人民幣匯率欲走到以市場供需為導向,恐怕還需要一年以上的醞釀期。眼下各方最好奇的問題是:人民幣匯率未來市場化之後,匯價究竟是走升還是走貶?
關於這個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答案應是「走升的可能性遠大於走貶」,但人們做人民幣匯率預測,千萬別一廂情願,一定要掌握下列的變數:
──資本帳一旦開放的影響力:中共現今尚未開放資本帳,外匯供需真相並未呈現。未來一旦開放資本帳,可能會有大量資本外移,以致外匯需求大增,造成人民幣的升勢受損。
──外商盈餘匯出壓力:現在大陸外商盈餘匯出有頗多限制,未來這方面限制若放寬,則外商盈餘就會變成另一個外匯需求擴張因素,這因素也會壓縮人民幣的升勢。
──進口開放的衝擊:中國大陸正在逐步降低關稅、開放進口;若進口增長速度超過出口,出超數額即會滑落,使人民幣升值力道趨弱。
總的來看,升勢雖較強,但潛在的負向因素也不可忽視。未來究竟如何,且走著瞧。
(本文作者為投資中國雜誌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