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油價節節走高,已上漲約四二%,被視為指標油價的西德州中級原油一度逾每桶三十美元,達到十五個月的高峰。這波油價急漲,主要原因是油市擔心美國總統布希會把反恐戰爭的矛頭指向他所謂的邪惡軸心國家伊拉克,回顧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的必然結果正是使中東油源受阻。世人因此也憂心高油價將使原本就疲弱的全球經濟復甦情勢雪上加霜。
波灣英雄鮑威爾不願對伊拉克動武
美國這樣的態度,是因為她必須爭取國內與國際間對於攻打伊拉克的支持,然而美國所獲得的支持遠不足以讓布希毫無忌憚地進軍伊拉克。例如在國內,當年的波斯灣戰爭英雄、現任的國務卿鮑威爾就反對對伊拉克動武,而在國際間,法國、德國、俄羅斯,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等波斯灣產油國也都同聲表示反對。
此外,布希也必須顧及出兵伊拉克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根據專家的估計,布希政府若是進攻伊拉克,至少要負擔一千億美元的費用,這對布希本就捉襟見肘的財政與美國日趨減緩的復甦腳步都將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由此觀之,短期內布希政府對於伊拉克,仍將繼續停留在造勢的階段,不致於真正動武。
其次,如果波斯灣再度爆發戰事,油價走勢如何發展?根據投資銀行所羅門美邦所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由於美國出兵伊拉克,必會造成所謂的戰爭溢價,今年內油價易漲難跌,觸及每桶三十五美元到四十美元的水準不無可能。事實上,油價今年來一路走高,即是在於市場擔心美國攻打伊拉克所引發的戰爭溢價效應。根據估計,目前國際油價的戰爭溢價大約在每桶三美元,而如果美國真的進軍伊拉克,戰爭溢價將進一步升高,甚至達到十美元以上。
戰爭溢價多寡要視戰事歷時多久
基本上,戰爭溢價的多寡要視戰事歷時多久,以及後海珊時代的中東情勢而定。以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為例,在伊拉克占領科威特,美國等西方盟國威脅要趕走伊拉克時期,情勢難以確定,戰爭溢價也因此節節走高,油價由不到二十美元一路飆至四十美元以上。然而在美軍發動沙漠風暴的攻擊行動之後,伊拉克兵敗如山倒,孰勝孰敗已可確定,戰爭溢價急速縮小,而在戰爭束時,油價已回跌到二十美元左右。因此,如果本次美伊戰爭很快就告結束,而後海珊時代的伊拉克與中東局勢對美友善,產油國也願意增產原油,油價將迅速回跌。反之,中東情勢若持續紛擾,油價也將居高不下。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有跡象顯示,實施減產保價政策已有兩年之久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目前已在考慮改採增產策略。根據該組織的官員透露,重量級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為免油價過高傷害全球經濟復甦,以及為表示與美國親善,提議增產原油。沙國此一提議一度遭到如印尼、伊朗與科威特等國的反對,他們認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目前的產油足以應付需求,而最近油價上漲無關基本面因素,完全是心理面因素所造成。可是,這些產油國同時也擔心沙國可能會單獨增產,搶占市占率。
汽油價格飆漲 將抑制消費者支出
分析師指出,如果美國進攻伊拉克,導致伊拉克供油受阻,產油國誰先增產,即可先占有伊拉克所遺留下來的油市空缺。因此,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內部之間已達成一項折衷方案,即是有限度地增產,既可順應沙國的要求,也可安撫其他產油國的不安。所謂有限度的增產,則是增產三.五%左右,依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現行產量來看,相當於日產量增產五十萬桶到七十萬桶。總體而言,如果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決議在第四季增產原油,油價因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可能爆發而面臨的上漲壓力,也將有所舒緩。
最後,至於高油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短期而言,影響有限,然而長期來看,全球經濟復甦腳步將因此受到進一步的拖累。根據高盛的預測,如果油價持續數月在三十美元以上,對消費者造成的直接衝擊就是汽油價格飆漲,進而抑制消費者支出。高盛估計,油價每攀升一美元,就等於從美國家庭拿出五十億美元,放進產油國的口袋。就企業而言,油價居高不下,能源成本也將水漲船高,尤其是航空業或運輸業。在成本壓力加重,市場需求也呈低迷下,企業只有進一步縮減支出,影響所及,資本投資與就業市場都將持續不振,經濟復甦也因而受到抑制。
對於亞洲而言,高油價勢必也會影響其經濟復甦。今年年初,亞洲國家,包括日本在內,拜美國需求反彈之賜,都出現以出口帶動的復甦。然而,隨著美國復甦腳步減緩,已有人開始擔心亞洲的復甦也將受到影響,如果油價持續揚升,對美國經濟形成進一步的牽制,海外市場依賴美國的亞洲諸國出口,肯定也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