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從寬,香港從來沒有「五年級」世代的稱謂,但從年齡的計算上來看(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一),會較為傾向以八○年代的一群來形容他們,因為按常理計,八○年代正是他們的成長黃金歲月。在《香港一○一》一書中,李照興早已提出了「三十/二十」的理論,即年屆三○的一代,會因為在媒體版面占據一定位置,於是可以高談暢論又或是恣意書寫過去二十年的愛憎。現在處於經濟嚴重不景氣下的香港,究竟八○年代一群的愛恨趣味,有沒有市場價值呢?
她們的大紅主打歌《心急人上》本來只是描寫少女心事的一般作品,但歌詞劈頭便說:「又不是八○年代、寂寞芳心的愛、還穿起新裝、安守家中、等候來電、等他愛」,明顯把八○年代定位為過時落伍保守的一群,完全是新生代所揚棄的「陳年歷史」人物。有趣的是推翻舊世代(八○年代已經很老?),正是通俗文化產業一貫的攻心策略,來凸顯出新一代消費者的獨特品味,透過反八○年代來建立當下的感性市場空間。
只不過落實到民生層面,八○年代的成長趣味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經濟不景氣,近年香港也再度湧現大量的街頭小販,他們的販賣對象主要以食物為主,選擇也具備不少的懷舊風情,而且成為八○年代一群的重要成長印記,如由豬腸粉到砵仔糕(砵仔糕的文化重要性,可從由袁詠儀及劉青雲主演的港片《新不了情》中看到),甚至馬仔及炒米餅均一應俱存。讓人意想不到地重溫舊日的記憶滋味。
乍看之下,八○年代趣味好像始終具有市場價值,我也不否認這一點,但這不過為一種包裝策略而已。 是的,對 cookies 那批於八○年代才出生的小女生來說,要談八○年代是什麼根本就是一場笑話。同樣在路邊看到的舊式小吃,能夠教人垂涎的主要停留在視覺層次,一入口便會發覺東西委實太難吃了!和當年最根本區別就是他們售賣的食物再也沒有「人氣」,一切都是大量生產製造出來的半成品,然後現場加熱便完成任務。款式的開發根本不是問題,只是和快餐店的分別不大。
可悲的是今日已不可能再出售手工式的自製特色產品,一方面是成本遠較直接取貨回來較貴。加上這群小販目前的謀生形式,前途毫無保障,所以用最低的投資(由附加熱設備的手推車到出售的貨物),來換取一餐半餐的收益餬餬口,才是最實際且有效率的做法。
我委實感受到一種無奈的悲哀,無論如何把八○年代的趣味包裝,我們已經不可能回到沒有李嘉誠的年代,一切都已改變了,大型的超市文化已把小販街坊生意逼到無處容身。小販或許因經濟不景氣而重現街頭,但已非過去藉一己之長來聊補家計的有心人。 所謂流動小販的流行版正是「 hit and run 」的信徒,最要緊還是講究速度;相比於以往把自己的獨門絕招擺檔謀生的行徑(由僅靠一味擅長的豬腳薑謀生,甚至可升格做流浪藝人的麵粉糖技師),現在的小販文化欠缺的正是「人氣」與「人味」。
是的,這正是一種終極的失落--經濟不景氣的社會居然容不下卑微的世代趣味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