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7)
隨著勞保破產危機加深,支持勞退自選自提的聲浪漸增。這讓勞工有機會提升投資收益,進而補足退休金缺口,被視為勞保改革的關鍵配套。
試想一下,退休後的你,每個月需要多少收入才夠用?
二○二三年,勞保老年給付按月領平均請領金額僅一萬八千多元,加上工作期間雇主每月替員工提撥薪資六%的勞工退休金,這樣的金額,能否支應退休後的開支?有近六成民眾認為:不能。
台灣勞工退休金有三大支柱,第一層是社會保險,也就是勞保老年給付,保障基本經濟生活;第二層是職業退休金,由雇主和受雇者共同提撥並投資,如勞退新舊制退休金;第三層則是個人投資和儲蓄。
○五年七月,勞退新制上路,除了雇主須按月替員工提撥至少六%薪資,勞工也可自行提撥一%到六%薪資,且自願提繳的退休金,全數可從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享有稅負遞延優惠,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所得課稅。
由雇主和員工提撥的退休金,會進入「勞工退休基金」的水池,由勞動基金運用局統一操作投資,政府會提供不低於「兩年定存利率」(二三年平均為一.五五五九%)的保障收益。由於勞退新制採確定提撥制,退休金直接存進勞工退休個人專戶,不會有破產問題。
▲點擊圖片放大
拉高勞退自提「本金」須祭誘因
私校退撫儲金為成功案例
然而,當勞保年金給付面臨巨大財務黑洞,若未來須以「砍給付」進行改革,關鍵且必要的配套就是設法增加勞退新制下的所得,以彌補退休金缺口,減緩改革衝擊。
「勞保改革、增加勞退自提,必須一併考量,一降一升之間,才能讓勞工不覺得退休金有減損。」勞保局前局長、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副執行長鄧明斌直指,雙軌並進才是對的方向。
要提升民眾的勞退保障,首先要有足夠誘因吸引勞工「增加本金」,也就是拉高勞工自行提撥一到六%薪資投入勞退金的意願。儘管政府祭出稅負優惠,台灣自提率仍長期偏低,今年一月底,七五四萬多名符合資格的勞工中,自願提繳人數約一○八萬餘人,雖已是歷來新高,自提率也不過十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