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我有1億2千萬,正在徵女友」億萬富翁一年約會100個女人,最後用3萬元戒指娶到老婆

「我有1億2千萬,正在徵女友」億萬富翁一年約會100個女人,最後用3萬元戒指娶到老婆

cis

聰明理財

shutterstock

2020-01-06 14:59

作者cis,被日本媒體譽為「憑一己之力撼動日經平均指數的男人」,他的每一筆交易都帶有巨大的影響力。

沒有富爸爸和顯赫家世,cis出生於1979年3月。2000年夏天升上大四時,開戶存入300萬圓,開始投資股票。2001年法政大學畢業後,進入親戚開的公司上班。2002年開始玩股票當沖,資產一度銳減至104萬圓,但是自從改變投資心法後,開始持續獲利,於2004年6月辭職,當時的資產為6000萬圓。

後來成為專職操盤手,2004年底前已賺到2億圓,2005年底更高達近30億圓,躋身於頂尖的操盤手之林。2018年11月的資產總額為230億圓。

(※編按:本文所提金額均為日圓。)

 

身為一個遊戲玩家,我想我確實有投資天分,回顧我的一生,總是很慶幸自己生對了時代。

 

請容我稍微岔開一下話題,我是在網路論壇 2ch 認識現在的老婆。

 

當時和我一起混的投資客朋友在論壇的純愛留言板上開了「我有3億圓,正在徵女友」的討論串,募集「25歲以下,對長相有自信的人」。

 

因為覺得好玩,我把金額壓低到三分之一,寫了一條「我有1億2千萬,正在徵女友」的留言,條件設定為「年齡、長相不拘」,結果收到的信件是朋友的100倍。對女方來說,1億和3億似乎沒什麼太大差別。朋友一個星期都不見得能收到一封信,我卻在10個月內收到3千封信,其中有2千封是來自同業的冷嘲熱諷。

 

儘管如此,我還是收到1千封由女生寄來的信。當時我沒有固定的女朋友,心想多認識一點人可以累積人生經驗,將來才不會失敗,因此就以每週3~4次的頻率與她們見面。

 

我們會相約在某個車站,一起吃飯,再坐計程車送她們到最近的車站,說謝謝道別,可說非常紳士。

 

除非採取這種標準化行動,否則還真沒辦法持續以每週3~4次的頻率認識新朋友。吃完飯後,倘若還要把精力花在喝酒、唱歌、開房間,我會累到無法認識新的人。再加上是從開放式的留言板募集的對象,萬一出了什麼事,難保她們不會上網爆料。

 

曾經出現過怎麼看都已經超過50歲的女性問我:「我對你來說是不是太成熟了?」也曾經有位40好幾的女性在情人節前夕拖了一個大箱子來給我,裡頭裝滿將近5公斤的泰迪熊巧克力,害我不知如何是好,我想這些都是一般人這輩子不大會有的體驗。

 

由於對象實在太多,我的時間都被填滿,光是要達成目標就疲於奔命,所以見過一次面的人基本上都不會再見,但還是會在深夜接到電話,或在凌晨兩點收到「現在可以去找你嗎?」的簡訊,還有其他奇奇怪怪的來信。我算是見識到急著結婚的女性精力有多旺盛了。

 

我花了10個月(這時我已把標題改成「我有4億圓」)做實驗,終於受夠了,結束這項實驗時,沒多久就收到我現在的老婆寄給我的信。當時她在二線城市的國立大學念研究所,要來東京找工作,因為在東京沒有認識的人,覺得很有趣,想說可以順便累積人生經驗,就寫信給我了。

 

見面一看,發現她是我過去見過超過100位女性中,與我最合得來的一位。或許是因為我已經放棄跟女生見面,所以心情很輕鬆;也說不定即使我一開始就見到她,還是會和她交往。老婆有很多我沒有的優點,功課很好,還學過武術,雖然瘦瘦的,但是有肌肉,外表也是我喜歡的類型。

 

一起去挑婚戒的時候,我說預算無上限,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老婆選的戒指只要10萬圓(約合台幣2.75萬元)左右。婚後我也幾乎沒買過比婚戒還貴重的東西給她。

 

我因活力門事件慘賠5億圓的時候,老婆也只是一笑置之。我不是個愛花錢的人,或許我們就是在這方面特別合得來。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主力的思維:日本神之散戶cis,發一條推特就能撼動日經指數

 

接著,第二個孩子出生,這回她更高齡,但身心無懼,不再做育兒秀。轉向「如何維持婚姻長久」,聚焦在夫妻如何用幽默言語,逗對方哈哈大笑。內容集結成《請帶著我的配偶》一書,一樣討喜暢銷。走遍十五個城市,來到家鄉紐約演出時,母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痴呆症。

 

坐上輪椅,你才發現處處是障礙。她請專人照顧媽媽,效果不佳,而且紐約的環境對行動不便者,不夠友善。為了就近照顧,她在洛杉磯找到一個友善的長照機構,那裡讓被照顧者自由生活,盡量減少用藥,用愛取代恐懼。她送媽媽過去,以為可以安全無憂。

 

問題是,幾個月後,媽媽發現住的不是高檔度假飯店,而是老人院,頓時心情低落。設備再合適,人員再親切,媽媽再也不笑,就像沒線的風箏,什麼風吹也飛不起來!

 

自己是喜劇演員,一個人唱獨腳戲,能逗樂千萬人。現在面對自己的媽媽,卻無力讓媽媽脫離沮喪。想到這兒,就在看牙醫時忍不住哭了。牙醫推了她一把,她找到蘇。

 

蘇不安慰老太太。她尖銳地取笑長照機構,嫌東嫌西,取得老太太共鳴,樂得哈哈大笑。每周陪伴十小時,才幾個星期,效果驚人,沒人陪伴時,媽媽會自己哼歌,生活起居都能自理,還會逗別的老人開心。別的家屬看到,紛紛請教丹妮,他們也想請喜劇演員來讓父母快樂!

 

發現新需求   不重營收  打造樂活老後

 

丹妮開了三個工作坊,幫助銀髮族,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家屬,協助大家找出大笑的方法,也教導家人如何逗長輩開心,使他們在獨處時,不感覺孤單。但她發現,多數人會不自覺將糟糕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面對親人反而彆扭。她自己也是這樣,所以她會幫忙提供喜劇演員。

 

她投書到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得到許多回響。丹妮將回應拿給投資者看,有大笑的需求,就該有大笑的生意。二○一八年十一月,她成立「待命笑聲」。

 

公司提供喜劇演員陪伴,時薪二十五到五十美元,讓人大笑不停,一對一的「喜劇護理」。他們把每個演員當藝術家看,沒有標準流程,沒有作業公式,全由演員自由發揮。

 

丹妮現在和五十所長照中心合作,需求持續成長。有人建議她提高五○%的價格,好應付高額訓練成本。她自我解嘲,只要不想賺太多錢,「待命笑聲」就算是一家成功的企業!她說:「當想法、記憶和語言能力都消失,我們唯一擁有的只有此刻。而你可以給任何人最棒的禮物,就是盡全力讓每個時刻充滿歡笑。」

 

人會活得愈來愈久,老人會愈來愈多。而愈來愈多疾病難有解藥,老人需要愈來愈多照顧。照顧不光是醫療、看護,而是要想辦法讓他們愈活愈快樂,不只老人,每個人都該快樂地活吧!哈哈大笑是最便宜的藥,完全沒有副作用。

 

我們沒有力量打敗一條河,我們得順流而為,尋找新的出口!

 

喜劇演員丹妮.莫迪賽

喜劇演員丹妮.莫迪賽特利用自身專長,幫助母親與其他悶悶不樂的銀髮族重拾笑聲。(圖/Getty)

延伸閱讀
為什麼星巴克常辦買一送一促銷、超商要做超級麻煩的「咖啡寄杯」?竟都是為了這件事...
為什麼星巴克常辦買一送一促銷、超商要做超級麻煩的「咖啡寄杯」?竟都是為了這件事...

2020-01-06

購物狂挑戰1年「不消費實驗」,存了50萬元、瘦了13公斤:擁有越少,得到更多
購物狂挑戰1年「不消費實驗」,存了50萬元、瘦了13公斤:擁有越少,得到更多

2020-01-03

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2020-01-02

身價60億富豪堅持月付50萬租房:買下2棟大樓、1棟華廈悔悟,當房東根本是種懲罰
身價60億富豪堅持月付50萬租房:買下2棟大樓、1棟華廈悔悟,當房東根本是種懲罰

2019-12-23

16年內將300萬本金變成230億,日本神級操盤手:勝率30%的散戶投資心法
16年內將300萬本金變成230億,日本神級操盤手:勝率30%的散戶投資心法

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