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自提退休金了嗎?勞退自提因這緣故去年暴增9萬人

自提退休金了嗎?勞退自提因這緣故去年暴增9萬人

2019-05-02 15:51

勞退自提人數跟著基金操作績效走?最新統計顯示,勞退自提人數去年暴增9萬餘人,衝破50萬人,達到52萬人,創勞退新制開辦以來紀錄,更是歷年四、五倍以上;推測與前年基金創史上最佳投資績效,該年度平均每位勞工分到1.2萬元有關,吸引不少勞工搶搭自提列車。

歷年統計的確顯示,投資績效愈好,隔年自提人數增加愈多。

 

2005年開辦的勞退新制,由雇主每月提撥薪資6%到受僱勞工個人帳戶,但為鼓勵勞工自存退休金,適用勞退新制勞工,也可每月自提6%,自提金額享有免稅優惠, 而且自提金額也可分配收益,並保證兩年定存利率。

 

不過,多年來參加自提人數始終增速緩慢,自提比率只有5~6%之間。

 

2012年勞保基金破產危機浮現後,勞保年金改革議題搬上檯面,為了加強勞工退休保障,勞動部力推鼓勵勞工除了雇主提撥退休金外,自己也相對提撥,以彌補退休時勞保年金不足,惟效果有限。儘管每年初入職場勞工增加數十萬人,但每年參加自提人數卻只增加1、2萬人,不成比例。

 

直到前年2017年勞退新制基金投資收益創下1,407億新高紀錄,去年3月勞保局公布最終分配收益,平均每人高達1萬2,600元,隨著媒體大篇幅報導參加新制勞工可分配收益,而且雇提與自提都可分紅,不少勞工心動,詢問自提勞工明顯增多。

 

最新統計出爐,果然去年自提人數暴增九萬餘人,創史上增幅最大,為往年四、五倍以上。自提人數衝破50萬人,總數52萬326人,若以該年度提繳人數677.7萬人計算,自提比率大幅增加到7.6%,較前一年的6.5%,增加1.1個百分點,自提比率也是創新高。

 

觀察歷年勞退自提人數變化,也可發現與勞退新基金投資收益呈現正相關,每當基金投資績效愈好,隔年自提人數增加明顯。

 

例如2009年、2013年、2014年,基金收益都突破5%以上,連帶隔年勞退自提人數都明顯增加,例如2010年增加4.6萬人。2015年增加3萬餘人。近幾年2016年、2017年基金連續創下佳績,自提人數增加2.7萬人、9萬人。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M型房市同區不同命!一坪相差逾30萬元

刷卡繳稅神卡 今年換它當

5千元也能買進一籃子股票!ETN提供低價投資選擇

逢高避難股 15檔高殖利率股吸睛

股神的人生哲學 巴菲特給五種人的五句話

 

面向2》轉投資挹注 三隻肥美小金雞  去年貢獻逾50億元

 

攤開裕隆三大轉投資去年的收益,一九年裕日車EPS(每股稅後純益)二十四.二七元,裕隆認列三十五.二八億元投資收益;裕融EPS九.一二元,貢獻十三.五三億元;裕隆也認列中華車投資收益一.三億元。


光是來自這三家轉投資事業,去年就貢獻裕隆逾五十億元,以目前裕隆股本一百億元計算,貢獻EPS高達五元。


再來看疫情衝擊下的各家轉投資今年上半年表現,裕融創下EPS四.七七元,貢獻裕隆六.一三億元;此外,裕融發行的特別股也將貢獻股利收入超過一億元。中華車上半年EPS二.七九元,裕隆可獲挹注一.二八億元。


至於裕日車第一季受到疫情影響較巨,單季EPS只有○.六元,不過第二季恢復水準,EPS回到四.九四元,累計上半年EPS達五.五三元,帶來七.六六億元的投資收益。


顯然,三大轉投資今年上半年儘管難免受疫情所累,仍能貢獻裕隆EPS超過一.五元。


事實上,從《今周刊》整理的附表當中可以看到,一六年以來,三家轉投資每年至少會為裕隆帶來每股三.三元以上的收入,貢獻水準穩定。


去年,裕隆壯士斷腕,將最大的財務黑洞給補上,東風裕隆、納智捷不會再成為損益表上的無底洞,過去把裕融、裕日車、中華車賺的錢填進去還倒賠的情形,日後應該不會再看到。

 

裕隆

▲點擊圖片放大

 

面向3》汽車製造本業 疫情下維持獲利  兩大財務無底洞填平

 

撇開轉投資收益不說,裕隆的「汽車製造」本業也開始現出一絲曙光。今年四月的第一季法說會上,裕隆曾表示主要產線三義廠的「損益兩平點」是月產二千輛汽車,吸引法人高度注意。


去年裕隆年產三.七七萬輛車,平均月產三一○○輛,這個數字遠高於損益兩平的二千輛,這代表裕隆汽車製造本業,其實是有賺錢,而且可能還不少。


接下來就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消費意願緊縮下,究竟對裕隆本業的汽車銷量造成多大衝擊?


在八月的法說會上,裕隆表示今年集團汽車銷售數減少八.六%,衝擊不小。即使如此,裕隆集團前七個月還是繳出了四.七萬輛國產車的銷售數字,其中三義廠生產的裕隆日產及納智捷銷售超過二萬輛,平均一個月還是有近三千輛的銷售數量,遠高於裕隆的損益兩平點。換句話說,即使經濟環境受到影響,裕隆的製造本業依舊能保持獲利。


綜觀裕隆從製造本業到各個子公司、轉投資,獲利來源不算少,只要能維持穩健的營運,要從去年每股虧損十六.六一元的大坑中爬起來,絕非難事,甚至外資持股也從年初的六%提升至九.五七%,不難看出外資法人對裕隆後市的態度。只不過,若想更上一層樓,就得看與鴻海合資的華創車電。


裕隆每年產能約八萬輛汽車,以現在的產量計算,產能利用率不到五成,也就是說裕隆每個月還有三千多輛的產能可以利用。所以說,鴻海未來想要發展電動車等產品,很有可能透過與華創的聯盟,將訂單交給裕隆生產。一邊有產能、技術與經驗,另一邊則有研發、品牌等,這樣的合作有機會創造綜效,為裕隆帶來更多價值。


最後,從裕隆的財務體質來看,雖然合併報表上裕隆的負債比高達八一%,不過實際上是因為裕融主要營業項目是融資放款,產業特性導致裕融帳上的負債高達一七六三億元,負債比高達九成。所以,當投資人從合併財務報表檢視裕隆集團,容易導致負債比失真。若是只單看裕隆的「個體財報」,其實負債比只有四三%,還稱得上是一家健康的公司。


除非裕隆財報上還有尚未揭發的財務漏洞,導致未來裕隆還須繼續認列個幾十億元虧損,可能代表裕隆一九年洗得不夠乾淨,屆時投資人很有可能就不會再信任裕隆。反之,若裕隆能維持正常營運,即使不求華創車電能有飛上天的爆發力,就算只是從窟窿裡爬到平地上的裕隆,長期來看,都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投資標的。

 

裕隆汽車

裕隆三義廠損益兩平點低,即使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製造汽車的本業仍能賺錢。(圖/裕日車提供)

延伸閱讀
勞退自提衝破52萬人 創新高
勞退自提衝破52萬人 創新高

2019-04-28

勞退自提不自提差多少?一次搞懂
勞退自提不自提差多少?一次搞懂

2019-04-18

嘸影啦!網傳勞退基金虧損從個人專戶扣 勞保局闢謠
嘸影啦!網傳勞退基金虧損從個人專戶扣 勞保局闢謠

2019-03-12

一次領還是月領好?自提節稅省很大?上班族必懂的勞退5問題
一次領還是月領好?自提節稅省很大?上班族必懂的勞退5問題

2019-02-22

請注意!領完勞保、勞退 再工作還有退休金
請注意!領完勞保、勞退 再工作還有退休金

2018-10-04

不會投資 還好參加勞退自提
不會投資 還好參加勞退自提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