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虧大了!很多人不知道勞保這樣保 各項給付都加倍

虧大了!很多人不知道勞保這樣保 各項給付都加倍

2018-11-15 15:56

小強為了增加收入,白天上班,晚上又在一家地政事務所兼差,地政事務所老闆告訴他,因為白天公司已經為他投勞保,為了不增加彼此保費負擔,地政事務所就不為他再投保,也不會影響日後給付權益,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低薪問題嚴重,兼差打工增加收入已成常態,根據法令,兼差族可以重複投勞保,重複投保增加保費,給付是否也增加呢?根據勞保條例規定,勞工同時受僱兩個以上事業單位,同時投保時,未來領取給付時, 除了職災給付外,其他包括生育、傷病、失能、死亡及老年等各項普通事故給付,都可將兩份投保薪資合併計算,勞工並不吃虧。

 

非典型工作時代,勞工有更多兼差機會,勞工意識抬頭,更懂得爭取加勞保,保障自己權益。不過當同時在不同地點兼差時,到底應該如何加保,勞工很容易混淆,甚至被雇主呼攏。

 

同時兼二份以上工作到底要如何投保?如果勞工受僱單位都是屬於5人以上強制投保,公司都應為勞工投勞保,否則雇主就是違法,除了會被開罰,如果勞工發生事故,雇主要付賠償責任。若其一非屬強制投保單位,則雇主即使未幫勞工加保,並不違法。

 

勞保局表示,目前法令已允許勞工重複加保,因此勞工兼兩份以上工作,加保規定與一般勞工加保規定相同,端視工作地點是否屬於強制加保對象。

 

舉例而言,如果勞工在A、B兩地工作,A、B兩公司有5人以上員工,則公司依法必須為勞工加保,勞工也不能選擇僅於某一單位參加勞保;雇主若未幫勞工加保,就屬違法,除了會被處以應加保未加保罰鍰外,還必須負責賠償員工發生保險事故時的損失。不過若A、B兩家都非5人以上公司,雇主未為勞工加保,就不算違法。

 

以往勞保條例規定,勞工只能在一個事業單位投保,不能重複投保;隨著國人兼職狀況日漸普遍,勞保條例在2008年8月13日修正規定,勞工可以重複加保。

 

至於領取給付計算方式,勞保條例規定,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二個以上投保單位者,普通事故保險給付月投保薪資得合併計算,但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亦即45800元。不過連續加保未滿30天者,不能合併計算。也就是說,同時受僱二個以上事業單位並加保者,除了職災給付外,各項普通事故給付都可將投保薪資合併計算。

 

舉例而言,小強在A公司已工作二年,今年1月1日起又到B公司地政事務所打工,A公司投保薪資2萬5200元,B公司投保薪資1萬1100元。今年5月小強生了一場重病,根據勞保條例規定,小強可在住院第四天起請領傷病給付,由於小強在A、B公司都已連續重複加保滿30天以上,因此他的普通事故傷病給付可以兩家公司投保薪資合併計算,計算方式如下:

 

A公司月投保薪資 2萬5200元,B公司月投保薪資1萬1100元

 

2萬5200+1萬1100=3萬6300

 

(未超過最高月投保薪資4萬5800元,因此可以3萬6300元請領給付)

 

但如果小強兩個工作地點,一個投保薪資2萬5200元,另一個2萬2000元,則給付計算方式如下:

 

A公司月投保薪資 2萬5200元,B公司月投保薪資2萬2000元

 

25200+22000=4萬7200

 

(超過最高月投保薪資4萬5800元,只能以4萬5800元請領給付)

 

由以上計算方式可知,如果小強為了少繳保費,同意老闆的提議,未來請領普通事故給付時,無法合併採計月投保薪資,才會吃虧。

 

勞保局說,兩個以上投保薪資合併計算勞保給付,必須符合同時受僱於二個以上投保單位之勞工、投保事故當日止已連續重複加保滿30天以上、請領普通事故給付三項條件。

 

不過合併計算投保薪資的給付不含職災給付,因此如果小強發生職災,申請職災給付時,勞保局只會以較高的投保薪資計算給付,也就是以2萬5200元計算。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跨國集團總監:別傻了,職場不是交朋友的地方!

選前必看!十公投綁大選好複雜 教你怎麼投

逛一圈發現根本沒跌 林口、淡水淪建案銷售最差10區

經濟成長、薪水為什麼不漲 中研院突破盲點解密

日本社會觀察家:單身很自由、自己賺自己花….但將來恐走入隱性的貧窮

 

蕭漢森的華碩證券早期因業績稱王曾名噪一時,並被《財 訊》報導過。

蕭漢森的華碩證券早期因業績稱王曾名噪一時,並被《財訊》報導過。

 

 

蕭家兄弟縱橫股海逾30年

獲封第一代「少年股神」

 

在那個年代,年僅三十歲出頭的兄弟倆,每天就在股市殺進殺出,這對兄弟檔甚至為了不讓退佣被別人賺走,在九八年乾脆開起華碩證券公司,並以當年的股王華碩為標竿,直接取名「華碩證券」。因一個月交易金額達四百億元,算下來,等於一個月光退佣,就能賺進四千萬元。

 

由於發展網路下單的時間早,在二○○○年左右華碩證券還與寶來證券、公誠證券並列市占率前三高的券商。兄弟倆以後進者的姿態,竟成功打敗國內各家券商成為交易量第一名的號子,並曾以「華碩證券是台灣最傳奇的號子——年紀最小、業績最好,蕭氏兄弟笑傲江湖」的標題,登上《財訊》版面,當年一度在證券業成為話題。

 

不只如此,《財訊》也曾在「台灣股市金主壯烈犧牲祕錄」一文中,點名當○一年股市崩跌、大小金主幾乎全遭滅絕時,還能活躍的金主,其二就包括蕭漢森、蕭漢彬兩兄弟,且在專業證券商中,仍能保持當時的第一名。

 

經歷過台股燦爛輝煌時期,據了解,早在二十多年前,蕭漢森就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購置二棟價值億元的豪宅。不過,近年行事低調的他已搬至仁愛路豪宅帝寶,與住帝寶的于姓、林姓、張姓股市聞人互動較深。

 

儘管優遊股海時間長達三十餘年,有第一代「少年股神」之稱的蕭漢森實際年齡才五十七歲,隨著證券業近二十年來的整併與洗牌,如今蕭漢森對外的「資本市場」相關頭銜卻只剩華允資產管理及恩又博投資公司董事長,蕭漢彬則為國際旭菱資產管理公司監察人。此外,蕭漢森另一個身分是大豐有線電視的董事。

 

大豐有線電視表示,蕭漢森是逢運投資的法人代表,因與大豐電大股東戴永輝認識而進入董事會,他們也不清楚蕭漢森投資力致的動機。

 

本刊記者透過大豐電約訪蕭漢森,他僅簡單回應:「暫時沒有考慮接受訪問。」

 

事實上,以蕭漢森過去豐富的投資經驗來看,他會重押力致絕非隨波逐流。因為這股人工智慧(AI)熱潮延燒至今,原本看好AI概念股的資金在獲利了結之後,也開始找尋其他可投資標的,而基本面跟著AI題材水漲船高的散熱族群,自然成為投資人追捧標的。

 

在散熱概念股中,力致近一個半月股價已大漲約五成,一路從不到百元上攻站穩一百五十元大關,其餘包括健策、超眾、雙鴻、建準、泰碩、奇鋐等近期股價皆大漲。

 

若從力致股票的券商分點進出狀況來看,可以推敲,蕭漢森在八月九日、十日兩天,極可能是透過元大證券總公司法人部進行買進。

 

這是因為,八月九日當天,元大證券就出現異常大量買盤,隔天,更出現多達一萬六四六二張的買進張數,遠超過其他券商分點最多僅有兩千餘張的買進量。

 

力致董事長饒振奇8月22日親自主持法說會透露,希 望五年內營收可以達到二、三百億元的水位。

力致董事長饒振奇8月22日親自主持法說會透露,希望五年內營收可以達到二、三百億元的水位。(攝影/吳東岳)

 

短進短出頻頻

傳奇大戶的盤算明年見分曉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力致公告前七天,也就是蕭漢森連續大買兩天後的八月十一日,元大證券卻又出現多達八四九四張的賣壓。對比當天其他券商分點賣出張數皆不到四百張的狀況,來自元大的賣出手筆顯得格外異常。也多少呼應了近日市場傳出,蕭漢森已在極短時間賣出部分力致持股的說法。

 

據本刊掌握,蕭漢森本來就熟悉短進短出,他確實已在八月十一日,就開始賣掉七千四百多張力致,但以他買進成本的均價估約一五七.八元推算,套利空間十分有限。

 

知情人士透露,「蕭漢森沒想到力致一買就讓他成為第一大股東,所以隔天立刻就趕快減持二分之一股票。」只不過,因蕭漢森非力致公司內部人,出售持股並不需要公告,也因此,他究竟還握有多少力致持股,仍是問號。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因力致董事長饒振奇個人持股過低,才會讓外人有機可乘。但對比力致前十大股東名冊觀察,饒振奇多透過子女與親戚持股,還是掌握約五%多的股權,只是面對蕭漢森突如其來的操作,仍不得不提高警覺。

 

不管如何,以力致這類資本額僅七.九億元的小股本公司,蕭漢森究竟是短線操作,還是鎖定經營權而悄悄布局,外界不得而知。由於十大股東最新持股明細,每年才公布一次,若他仍低調不受訪,最快得等明年四月,這位傳奇大戶的盤算,才能真正見分曉。

 

力致科技

延伸閱讀
勞保老年給付一次領好還是月領好?這數字是關鍵
勞保老年給付一次領好還是月領好?這數字是關鍵

2018-10-25

請注意!領完勞保、勞退 再工作還有退休金
請注意!領完勞保、勞退 再工作還有退休金

2018-10-04

退休後再進職場無保障? 勞保局:可保職災保險
退休後再進職場無保障? 勞保局:可保職災保險

2018-09-19

勞保年金領沒幾次就「走了」 勞保局:遺屬可領差額
勞保年金領沒幾次就「走了」 勞保局:遺屬可領差額

2018-07-28

勞保不可不知!茶水間燙傷算職災嗎?
勞保不可不知!茶水間燙傷算職災嗎?

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