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有錢人其實高工時、睡不飽...億萬富翁是省出來的!從買車、喝咖啡就知道,30年貼身觀察富豪的致富秘密

有錢人其實高工時、睡不飽...億萬富翁是省出來的!從買車、喝咖啡就知道,30年貼身觀察富豪的致富秘密

2025-03-11 14:43

編按:本書作者丹.斯特魯策爾是一位「財富研究員」,他觀察研究世界的超級富豪超過30年。在研究頂層1%有錢人的生活態度、方法和習慣的過程中,發現富翁都存在一些共通模式!

一般人對富翁的想像,會想到有錢人生活奢侈、躺著就有被動收入,但多數的有錢人是住在中產階級社區、開二手車,為了經濟壓力而高工時、壓力大還睡眠不足。頂層1%的有錢人之所以會致富,在於他們非常節儉,錢都花在會增值的東西,收入的25%~50%都拿去儲蓄。

有錢人不會像其他多數人,買自己買不起的汽車,甚至是每天去星巴克買一、兩杯拿鐵,而不是自己準備咖啡。有錢人其實是選擇來的,他們延遲享樂,讓花費低於收入,在生活方式做不少犧牲。

 

頂層1%的迷思:頂層1%的大多數人生下來就有特權,對99%的奮鬥一點概念也沒有。

 

這個迷思確實看似真實,主要因為我們認為屬於頂層1%的人絕大多數都只能在電視或電影上看到。可能有名人、電影明星、專業運動員、政治人物、實境節目明星等等。

 

有錢人都是住豪宅、開跑車?其實住普通社區、開二手車

 

我們認為這些人都是養尊處優的千萬富翁,住在鐵柵包圍的社區裡,開著要價數十萬美元的布加迪和藍寶堅尼超跑,有隨叫隨到的私人健身教練及整形外科醫生,從未涉足雜貨店或加入排隊的人龍。

 

這個對頂層1%的看法完全錯誤。事實上,這個頂層1%的誇張畫像只代表頂層1%中的頂層1%。

 

百萬暢銷書《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的作者湯瑪斯.史丹利(Thomas Stanley)告訴我們:在美國,絕大多數富有及成功的人士住在中上層的中產階級社區,開二手或非豪華品牌的美國車,並且是「第一代富人」—因為他們不是大型信託基金或遺產的受益人。

 

有錢人很節儉 錢花在「會增值的東西上」

 

話說回來,頂層1%與99%差距最大的領域則在於他們的花費和儲蓄習慣。簡言之,頂層1%相當節儉,(與99%相比)錢多半花在會增加價值的東西上,收入的儲蓄比例也很高,介於25%~50%之間。

 

到這裡,你應該懂了,加入頂層1%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選擇。這個選擇會延遲個人的享樂,在近期的生活方式上必須做出不少犧牲,好讓長期的生活方式享有最高程度的自由。

 

細看在頂層1%的人,你一定會發覺,大多數成員能到達那個里程碑,是因為多年的犧牲和延遲享樂。

 

真相是,他們大多數人要是活得像其餘的人一樣,可以過得更享受,在年輕時有更多空閒的時光。

 

有錢人不買星巴克 而是自己帶咖啡

 

那是因為有95%的人花費超過收入,用信用卡支付他們付不出的款項,購買或租賃自己買不起的汽車,而且一點也不節儉。舉例來說,他們每天去星巴克買一、兩杯拿鐵,而不是自己準備咖啡。總有例外狀況讓特權的這個迷思在美國文化裡得以延續。

 

大多數人因此無法察覺令人不快的事實:如果99%的大多數人只是做出艱難的選擇,延遲享樂,讓花費低於收入,並利用我們剛討論到的其他想法,他們也可以加入頂層1%。

 

存錢▲有錢人是省出來的,讓花費低於收入。(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頂層1%的迷思:頂層1%主要都是被動投資者,不需要為生活賣力。

 

這個迷思在我們的社會裡非常普遍,從電影和書籍,到我們自己的幻想,都認為富裕到能進入頂層1%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

 

有人想像這些人有大量的資金用於投資,賺取豐厚的被動收入而他們在遊艇和游泳池、高爾夫球場、滑雪小屋、灣流噴射機和昂貴的餐廳裡消磨時間。

 

實況則是:冗長的工時、壓力重重、睡眠不足,並錯過家庭的聚會。

 

有錢人躺著就有被動收入?實際是高工時、壓力大又睡不飽

 

紐約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道爾頓.康利(Dalton Conley)說:「現在壓力最大的是富人,最有可能花最多時間工作。或許,自我們開始追蹤這些情況以來,第一次看到高收入者的工時比低收入者更長。」

 

此外,經濟學家彼得.庫恩(Peter Kuhn)及費南多.羅查諾(Fernando Lozano)的研究顯示,自1980年以來,收入等級最低的那五分之一且長時間工作(定義為每週超過49小時)的男性人數減少了一半。

 

同時,等級最高的那五分之一收入者長時間工作的人數增加了80%。因此,毫無疑問,1%的大多數人都為了謀生而工作—只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方式與大多數人不一樣。

 

上述迷思構成了虛假的信念,會妨礙你追求那個目標的意願,消除這些迷思後,是時候給自己一些令人信服的理由,提高達成目標的迫切感。

 

再次引用我的導師吉姆.羅恩常說的話:「如果有足夠的理由,你為自己設立、符合實際的目標都能達成。」如果你能讓你的理由變得很強、很有說服力,你會很驚訝夢想這麼快就變成現實。

 

延伸閱讀:80歲楊麗花曾登全台灣收入最高藝人「賺錢像自來水一樣」!歌仔戲晚間6點一播萬人空巷...沒靠山的她如何做到?

 

作者簡介_丹.斯特魯策爾(Dan Strutzel)

靈感工廠的總裁,曾於南丁格爾─科南特集團擔任出版事業副總裁,在個人發展產業有25年的豐厚經驗。

丹曾與最暢銷的個人發展作者與講者合作,包括東尼.羅賓斯、布萊恩.崔西、吉姆.羅恩、羅伯特.清崎、偉恩.戴爾及吉格.金克拉。丹自聖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畢業,擁有英語及心理學學士學位。

 

本文摘自春天出版社《頂層1%的致富秘訣:揭露億萬富翁非凡成功的習慣、態度及策略,快速成為頂尖富人的29個致富秘密

 

頂層1%的致富秘訣

 

延伸閱讀
真的需要存到 4000 萬才能財務自由? 關鍵3習慣,拿回人生選擇權
真的需要存到 4000 萬才能財務自由? 關鍵3習慣,拿回人生選擇權

2025-02-27

年薪百萬說沒就沒了!中年失業只能做2萬多的工作「我被淘汰了」...不靠死薪水,做對2件事實現財務自由
年薪百萬說沒就沒了!中年失業只能做2萬多的工作「我被淘汰了」...不靠死薪水,做對2件事實現財務自由

2025-02-10

做好3件事,就能財務自由!他股市慘賠,靠流傳2千多年的「致富心法」翻身...巴菲特也默默執行的投資法則
做好3件事,就能財務自由!他股市慘賠,靠流傳2千多年的「致富心法」翻身...巴菲特也默默執行的投資法則

2025-02-08

領死薪水如何財務自由?不想賣命到65歲...40歲數學老師存股千萬,「3階段」累積不為錢工作的底氣
領死薪水如何財務自由?不想賣命到65歲...40歲數學老師存股千萬,「3階段」累積不為錢工作的底氣

2025-01-10

沒買到台積電也不會捶心肝!上班族月領13萬,存股趨吉避凶的秘密:2堅持1不要,加速財務自由
沒買到台積電也不會捶心肝!上班族月領13萬,存股趨吉避凶的秘密:2堅持1不要,加速財務自由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