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普發現金1萬元「還稅於民」快了?藍委揭進度...若能闖關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普發現金1萬元「還稅於民」快了?藍委揭進度...若能闖關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2024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高,再度炒熱還稅於民話題。

2025-03-09 15:37

編案:2024年國庫稅收超徵金額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擬修法讓「還稅於民」法制化,藍委林德福在總質詢時表示,行政院若有其他想法,應提出對案送立院,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備詢時允諾,會朝「提出對案」這個方向走。

依照國民黨團想法,若《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於院會上能一讀付委,依進程最快也要第3季之後才可能發放。

2024年國庫稅收超徵金額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計畫推動修法,讓「還稅於民」成為法制化機制,繼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允諾政府將「朝這個方向走」,國民黨團7日再出招,端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並於院會一讀付委,外界以6月決算的時程推估,最快可能要第3季之後,才有可能發放。

 

國民黨團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並推動修訂《預算法》,確保超徵稅收能夠「還稅於民」,藍委林德福4日質詢時強調,去年超徵5283億元,若政府無法有效將這筆資金運用於償還國債、健保、勞保及公務員退撫基金,就應該回饋全民,而行政院若有不同方案,可提交立法院討論。

 

卓榮泰則回應表示,政府會審慎評估,將「朝這個方向走」,但強調雖然普發現金在民間擁有高支持度,但財政運用須考量長期發展,應從照顧弱勢族群、強化台灣經濟發展實力,以及回應當前社會需求等多方面考量。

 

他並提醒,若超徵稅收發放現金成為固定模式,恐影響財政穩定,政府在決策上必須審慎拿捏。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認為,在物價上漲、民眾經濟壓力加重的背景下,政府應堅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優先以超徵稅收發放現金,剩餘資金再用於償還國債,支持將超徵稅收的用途與分配比例法制化,以避免每年因發放與否而引發爭議。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說,行政院不會支持將普發現金常態化,與其立法,不如持續透過行政部門與立法院對話,共同研擬更合適的財政運用模式,並稱6月過後,才會敲定決算時程,目前仍有足夠時間討論此議題,呼籲朝野政黨理性協商,避免倉促決策影響財政穩健發展。

 

根據國民黨團的提案內容,指出財政部上修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淨額達3兆7619億元,較預算數高出5283億元,創下政府稅收超徵最高紀錄。另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所示,113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18%,111年以來已連續3年突破2%通膨警戒線,114年1月CPI更高達2.66%,顯示民生物價壓力持續攀升。

 

國民黨團表示,鑑於政府稅收來自人民,連年鉅額超徵稅收理應與全民共享經濟果實,還錢於民。新加坡黃循財總理2月18日也宣布,將發放包含購物券在內的多項補助措施,公民家庭接下來一年可獲得800星元的購物券(約合新台幣2萬元);針對20歲及以下的新加坡孩童與青少年發放500星元的補助。

 

國民黨團強調,據草案內容,條例辦理現金發放所需經費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其預算編製及執行不受預算法第23條限制。另外經費來源則以前1年度的稅收超徵數額支應。並在第8條明確規定,施行期間至2025年12月31日止。「本條例施行期間屆滿,得經立法院同意延長之。」

 

本文授權自旺得富,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慘!台股恐將周一補跌「台積電跌到千元該無腦多?」專家喊話這樣買穩了

中信金、兆豐金40元也還有甜甜價 「4檔高勝率金融股」出列、2檔殖利率衝5%

比阿里巴巴、騰訊更兇悍!DeepSeek概念股誰最頂 謝金河點名了:10倍速漲幅大驚奇

由於目前台北市新的商辦大樓稀缺,有買家認為,京華城若重新定位為商辦,或許也是一種方向,但關鍵還是在於成交價格能落在適合價格帶。

 

至於台南市政府地政局所釋出的二萬餘坪土地,則是第一次標售,標售對象希望鎖定大型開發商,屆時是否能夠帶動另一波地價新高,已經成為台南房市的一大觀察指標。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南過去十年的房價,只漲不跌,從每坪成交單價十.一萬元,上揚至十四.八萬元,漲幅高達四六.五%。主要是受惠台南科學園區的發展,吸引不少就業人口,以及房價基期低所致。連帶地,商辦的售價在近兩年也起漲逾一○%,每坪單價已近十萬元;南科與高經濟價值產業是帶動不少置產者,進場台南房市的動力。

 

台商回流設廠  帶動土地活化

 

「這股工業區購地需求,在今年過年前就開始發酵。」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表示,這波工業地產加溫,主要來自貿易戰帶動中國台商回流設廠需求的增加,不少持有工業區土地、廠辦的地主、企業,也順勢「活化」旗下資產,紛紛將閒置廠房大出清。

 

專門生產汽車、電機零件的博世(BOSCH),加入賣地行列也是一例。二○一一年底,博世併購了供應鏈廠商揚弘實業,但近年來,因應產業變化,對台灣市場有了不一樣的定位。近日博世決定處分揚弘原本自用的桃園平鎮工業區廠辦,樓地板面積約九五○○坪,是當地少有的大面積廠辦,開價約十二.七六億元。

 

揚弘實業廠長Marco Morea表示,該工廠不論在消防、空汙與水資源回收,都採用德國高標準設計,屋況維持得相當好,但因揚弘即將在九月關閉工廠,近期才會積極找買家接手廠房不動產,希望趁著近期工業地產交易正熱,能順利成交。

 

陳益盛坦言,這兩年工業地產價格已站上歷年高點,過去每坪土地單價僅個位數的桃園楊梅,如今也來到每坪十五萬元以上;中壢則爬升至每坪三十餘萬元,緊鄰林口的龜山甚至喊價到每坪四十萬元,「不少地主都有賣在最高點,趁早獲利了結的心態。」

 

此外,今年下半年即將展開的總統選舉造勢活動,也是讓這波工業地產一窩蜂出籠的關鍵。業主普遍擔憂,隨著選戰開打,各種政治話題會讓買家考慮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若不趕在上半年處理,恐怕又得再等一年,待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後,才有機會找到買家,屆時是否還有相同的好價錢,誰也說不準。

 

除了大片工業區土地標售,廠辦則是另一個熱點。從數據上來看,根據宏大國際資產統計,光是一七年,新北市廠辦交易量就超過十萬坪,成交總金額逾三百億元。以一八年而言,雖然交易量未突破前年度水準,但成交面積也有八.三萬坪的規模,顯示市場需求的確穩定存在。

 

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日前統計,工業地最大宗為自用型買家,占五三%,其次為開發商占四三%。對自用型買家而言,由於現在向銀行融資機會相對較高,且利率處於低點,可與投資人或地主合作,量身打造符合用地需求的規畫;至於開發商,著眼於住宅市場尚未明顯回穩,以及利率仍處低檔,投資已形成聚落的非市中心區,獲利相對穩定。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包括全聯實業、全家,分別在台中投資物流中心;另外,也有企業看好台中及高雄,持續加碼投資,像海霸王就砸下約五十四億元,標下高雄八五大樓,都屬於自用考量而出手。

 

除自用外,開發商的動作也有日益積極的跡象,且不約而同看好廠辦產品的市場潛力。譬如茂德機構董事長張高祥旗下的和碩建設,以七十.七八億元,標下大同關係企業尚志資產、位於新北市土城區員和段的六○八○坪土地,是今年第一季土地交易最大金額。若再加上,茂德去年海砸一三○億元,購入味全新北市三重新燕舊廠的一.五九萬坪工業地,準備規畫廠辦科技園區,在短短不到一年出手兩百億元,且價格屢創區域新高,對市場之看好,可見一斑。

 

揚弘實業近期將處分廠辦不動產,廠長Marco(上圖)說,
該廠辦多項設施(下圖)狀況良好,買家購入可立即使用。(圖片攝影/唐紹航)

 

價格、地點是成交關鍵

 

近來包括上市建商華固、興富發,都在股東會上對外宣示將進軍廠辦市場。華固也甫於今年三月,以二十.五五億元,購入歌林新北市新莊廠舊址的四千坪土地;其他如興富發、長虹,甚至號稱「新店王」的江陵,均看好廠辦市場的剛性需求,紛紛加碼工業土地。

 

然而,誠如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所言,「這波工業區土地交易『量升價未漲』,台商並非一味盲目追價。」他的觀察透露出工業地產大量釋出,在交易活絡的背後,並非毫無隱憂。

 

普華國際不動產總經理田揚名則說,現在買方多偏向自用型為主,尤其是自用型的製造業,但是許多工業區土地售價皆已超過行情許多,「廠商根本買不下手」;另一部分,則是部分工業區土地的地點,過於偏僻、交通不便,不利於企業招募人才、員工通勤,都是造成標售案流標的主因。

 

據了解,在六月十三、十八日開標的台北衡陽路土地、秋雨林口廠,均以議價進行後續交易,有進一步確定的訊息才會公告。看來,在全球景氣瞬息萬變的今年,不動產投資人要危機入市之前,價格與地點永遠是出手前最重要的兩大考量。

 

 

延伸閱讀
還稅於民?超徵稅收5283億,藍要全民普發現金1萬「修法變常態」…財部拿出還債數字給答案
還稅於民?超徵稅收5283億,藍要全民普發現金1萬「修法變常態」…財部拿出還債數字給答案

2025-02-13

又敲碗「普發現金」?稅收超徵5100億估創史上第2高,這種稅收貢獻最大!會發6000?財長給答案
又敲碗「普發現金」?稅收超徵5100億估創史上第2高,這種稅收貢獻最大!會發6000?財長給答案

2024-12-12

普發現金6000元再來一次?稅收超徵3670億史上第三高,政院親揭2大目標這次怎麼用
普發現金6000元再來一次?稅收超徵3670億史上第三高,政院親揭2大目標這次怎麼用

2024-01-25

又要普發現金了?2023超徵稅收逾3千億如何利用?台電、勞健保基金嗷嗷待哺
又要普發現金了?2023超徵稅收逾3千億如何利用?台電、勞健保基金嗷嗷待哺

2024-01-03

「普發現金6000元」今最後一天!當天申請「當天入帳」、ATM領超簡單,16萬人再不領要充公了
「普發現金6000元」今最後一天!當天申請「當天入帳」、ATM領超簡單,16萬人再不領要充公了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