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台股量能萎縮 稅制惹的禍? 股息課重稅 資金一去不復返

台股量能萎縮 稅制惹的禍?  股息課重稅 資金一去不復返
台股進入除權息旺季,但今年在稅率提高下,已有不少大戶將資金撤離台股,另覓戰場。

黃瑋瑜

股債前線

攝影/吳東岳

967期

2015-07-02 11:12

除權息行情展開,在可扣抵稅率減半、股息併入綜合所得等新制下,不少國內投資人不堪稅負加重,已撤離台股,轉往稅率較輕的市場。長久下來,勢必嚴重影響台灣資本市場籌資動能。

又到了台股除權除息旺季,但因為新稅制上路,大幅增加股息、股利的稅率,使得今年的除權息氣氛詭譎,一股「棄息潮」風暴正在醞釀中。


「今年的棄權息賣壓,勢必較以往更沉重!」一位大戶感嘆說:「稅實在太高!」這位大戶往年入帳的現金股息,接近二千五百萬元,但他今年一反常態、正在逢高賣股,歸根究柢,就是「稅」。


新制上路,所增加的稅負包括股息、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稅,所得稅率最高級距也將從四○%調高至四五%。除此之外,股息收入還要額外繳交二%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兩稅合一下的股利可扣抵稅率,也不再像過去可全額扣抵,而是減半扣抵,皆衝擊投資人參與除權息的意願。


事實上,股息稅固然是財政收入重要一環,但實務而言,考量國際各國稅率,才不致讓副作用太大,不利財政。只可惜台灣租稅負擔比率顯然仍偏高,後果值得注意。 


全球各地資本市場為吸引外資流入,皆提供眾多誘因,因此在國際上,對外資課徵股利所得稅,其比率均較本國人來得優惠;綜觀鄰國針對股息股利的課稅制度,香港與新加坡,不管是本國或外國投資人,對股息收入均免稅,使資本市場交易相當活絡。中國、韓國與日本,對外國投資人股息收入稅率分別是一○%、二○%、二○%,即使重如美國者,最高稅率也僅三○%。 

 

台股

 

股息稅率增 如懲罰長期投資


然而台灣富人稅上路後,年所得淨額超過一千萬元的家庭,稅率拉高至四五%,加上二代健保補充費、可扣抵稅率減半,邊際稅率最高達四九‧六七六%,在國際上已屬高稅率國家。


提高股息稅率,有哪些衝擊?「主要還是會影響到投資人的投資習慣,長期投資者可能會轉變為短期投資者,因為相較於投資上市櫃股票的資本利得稅,股利所得課稅還是比較高。」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楊建華表示,這反而比較像是在懲罰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導致台灣本地投資人放棄台灣本地資本市場,前往其他稅率優惠國家,這也將使台灣吸引國際資金投入市場的動能,大大的降低。


從過去歷史經驗看,這些投資的「聰明錢」對稅率相當敏感,哪個市場課的稅少,就往哪裡移動,先求最低稅負,再尋找報酬機會。


以十年前掀起熱潮的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如「國泰一號」、「富邦一號」等,就是鮮明的例子。當時,政府機關為提高不動產流動性,藉由證券化活絡市場,不僅免徵證交稅,資本利得免稅,配息收益更採六%分離課稅,成為當時想要「節稅」的聰明錢最穩當的投資。從當年第一夫人吳淑珍,曾拿四千萬元投資「富邦一號」,不難推估節稅對投資收益的重要性。


聰明錢對稅制高度敏感,決策者不可忽視。事實上,棄息潮已經是大戶們對這波新稅制最後的因應調整,有更多的大戶在先前就已經採取措施。


過去稅率四○%時,因有兩稅合一的一七%扣抵稅率,股息收入最高被課徵二三%,與外資分離課稅二○%相差不遠。但稅制調整後,與外資的課稅差距擴大了,最高稅率可差到一六%,也因此這波有不少大戶、中實戶轉換身分,以外資形式重回台股,享有外資分離課稅二○%的優惠。


用外資身分重回台股的影響,頂多是政府課徵不到原本想課徵的稅;但是最令人擔憂的衝擊則是,有大戶乾脆退場不玩,將資金挪移到中國、香港等海外市場,這對台灣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新稅制上路 當心人財兩空


投資人撤離國內資本市場,導致股市本益比逐漸下滑,最後影響企業籌資動能。尤其是,很多與台灣廠商處於敵對競爭狀態的中國廠商,卻在中國資本市場擁有強大的籌資能力,本益比動輒七、八十倍,這讓備受紅色供應鏈衝擊的台廠雪上加霜。


台灣面臨資金移出考驗,從成交量即可看出端倪。台灣鄰近交易所的成交金額,近年來普遍增長,而台灣證交所的成交量卻江河日下,儘管台股四月底攻上萬點,量能稍有放大,但整體來說,資金外流的警報,依舊沒有解除。


除了直接衝擊資本市場,長遠下來還有其他不利國家發展的影響。財政部前次長楊子江贊成富人該多繳一點稅,因為綜所稅對整體受薪階級而言,實在太沉重。他指出,台灣綜合所得稅結構以薪資所得為主,從繳納四五%稅收的金額來看,接近六成是薪資所得階級繳納,以人數計,更接近八成為薪資所得階級。其實,這項稅率的調整,並未改善原本扭曲的稅基結構,讓非薪資所得階級的富人多繳稅。


稅制失衡,會加速台灣人才流失的速度。人才爭奪戰,過去五年來已陸續發生,在香港、新加坡工作,薪資往往是台灣的二至三倍,台灣薪資所得稅率卻是港、星的二至三倍,換算下來,不計物價的薪資水準,台灣僅有對手國的四分之一到九分之一,也讓有能力的中高階薪資人才持續出走。


隨著新稅制上路,薪資所得高的優秀人才出走、有資源的富人外移,是可以預見的變化;當初為了「租稅公平」所推出的財政健全方案,是否真能彰顯其意義,抑或是「人財兩空」?答案已呼之欲出。

延伸閱讀

採單向賦稅制度  對內公平、對外限制    減碳策略或貿易障礙  歐盟碳關稅反思
採單向賦稅制度 對內公平、對外限制 減碳策略或貿易障礙 歐盟碳關稅反思

2023-08-09

改革稅制  比發全民紅包更火急   未分配盈餘課稅砍半  為何企業仍不滿?
改革稅制 比發全民紅包更火急 未分配盈餘課稅砍半 為何企業仍不滿?

2023-01-17

踢爆28迷思!存股族看過來 參與除息前先搞清稅制
踢爆28迷思!存股族看過來 參與除息前先搞清稅制

2019-06-24

台灣稅制敗壞 國中生:擔心未來可能要當台勞
台灣稅制敗壞 國中生:擔心未來可能要當台勞

2018-03-27

台灣亟待一套合身的新稅制
台灣亟待一套合身的新稅制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