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本期封面故事期間,一直想起《今周刊》多年前曾經製作過的另一套封面報導,標題是「戒掉你的呆保單」。時間過得好快,查了一下,竟然已是12年前的事了。
12年前的報導,我們點出台灣保險市場長期大賣儲蓄險、忽略保險商品「保障」本質的長期怪象,記得當時出刊後引發不少討論,近年來在主管機關的引導下,儲蓄險的銷售狀況終於開始退燒,但,長久累積的沉痾,終究仍到了面對「成長痛」的時刻。
針對保險業將在2026年上路的「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 2.0)」,金管會在7月25日公布了衝擊程度較輕的「台版ICS」作法與長達15年的緩衝期,但即使如此,數日後惠譽信評發布的報告仍然警告,新制使然,許多保險公司「中短期內仍將面臨巨大的資本壓力。」
報告直白寫出:「利率風險相關的資本計算升至現行制度下的3至4倍。」主要原因,就在於「保險公司以往銷售的儲蓄型保險產品具有較高的保證收益。」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深度剖析這場壽險業大挑戰的衝擊效應。雖然衝擊波的成因涉及艱深難解的保險業財務術語,但從各家業者在近年年報上的揭露內容,其實已能更直觀的看出影響層面,資本需求、資產配置、商品策略,都是業者坦言,必須現在就開始進行相應調整的面向。
不只是保險業者面臨挑戰,廣大的國內理財族也有功課要做。當新制上路,長期以來國人習慣且依賴的重要理財工具儲蓄險正快速退場,該如何重新學理財、搞懂各種具有類似效果的替代工具,也是一項挑戰。
一套必須接軌的新制,保險業、理財族,都會因此成長,也會面臨成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