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在這個歲數會有還不錯的財富。」說話的是年僅53歲、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一段時間,但已經過著「半退休生活」的財經專家盧燕俐。對於想效法她的經驗,比一般人更早享受退休生活的民眾,盧燕俐在法國巴黎人壽舉辦的退休論壇上,傳授三招實用心法,包括:起步越早越好、慎選標的所屬市場,以及配置現金流商品。
究竟為退休生活需要準備多少資金?答案可能會隨個人需求與標準不同而異,但不管需要多少錢,盧燕俐認為儘早開始準備,才能輕鬆滾出千萬以上退休金。
心法一:起步越早越好
「其實每年的投報率不用太多,只要抓8%就好,愈年輕開始投資,每個月要投入的錢就愈少。」盧燕俐具體幫大家試算,同樣要存到一千萬,若從30歲開始,每個月只要投資5000元,歷經複利滾存,,只要35年就可以存到一千萬。但,如果到了50歲才來做這件事情,同樣每年8%的投報率,每個月要投入2萬8千元才能在退休時(65歲)存到千萬元。
雖說退休應該「提早準備」已是老生常談,但知易行難。根據《今周刊》在2022年舉行的國人退休理財大調查,有逾3成的民眾尚未替退休作準備,在已經開始啟動準備計畫的受訪者中,僅11.7%的人是在30歲前就開始準備;在31~40歲開始準備的人數比例約18.3%、最大宗的19.7%受訪者是從41~50歲間才起步。
理財專家 盧燕俐
盧燕俐提醒民眾,愈晚開始準備壓力愈大,千萬不要等到退休已經近在眼前才因為準備不足而焦慮。
心法二:慎選投資標的所屬市場
盧燕俐認為第二大重要心法是「選對市場」,她分析:「只要選對市場,就算不幸在高點進場,歷經空頭後走到下一次的高點,還是可以賺到錢。」至於有哪些市場擁有「高復原力」的特性呢?盧燕俐不藏私分享,像是:台股、美股、印度股市都有這樣的特性。根據她過往經驗,依照『微笑曲線法則』(定期定額投入,在市場低點時可累積更多單位數),一般來說皆可達到獲利目標。
儘管盧燕俐已經具體推薦了台股、美股、印度股市三大市場,但事實上,多數投資人因為沒有時間研究投資標的,還是有可能不得其門而入。對此,盧燕俐認為,若對自己的投資決策沒有信心,不妨委由專家代操,不管是買基金、投資型保單,或是具「保證最低身故給付」(GMDB)特性的保單,都是不錯的選擇,既可參與投資又可藉由專家篩選過的標的降低投資入門的門檻。
心法三:配置現金流商品
最後一個心法,盧燕俐建議應該配置能幫忙帶來每月現金流的商品,「因為退休後若沒有現金流,就算有錢也不敢花」。
為了避免陷入退休後若沒有現金流的困境,盧燕俐建議可善用多項理財工具來創造,包括:債券與債券ETF、房屋收租與REITS,或是月配息基金與保單。
其中,在月配息保單的部分,買入具保障特性的年金保險商品會是一項很好的選擇,如GMDB投資型年金保單,其保單連結全委投資帳戶,由專業經理人代操,在年金累積期間,保戶可依自身年齡與需求選擇累積型或撥回型帳戶,若選擇撥回型帳戶,有機會以月配息的方式靈活打造退休現金流,手中握有固定的現金才能過得更為舒心。
透過論壇對談,法國巴黎人壽總經理戴朝暉也表示,GMDB提供保戶若不幸於年金累積期身故時,不論當時投資帳戶績效好壞,在不考慮匯率因素下,至少提供保證躉繳保險費的給付,是非常適合拿來作為替退休作準備的商品配置。
最後,盧燕俐也分享,根據她長年來的觀察,有許多投資人或台灣民眾對退休理財有距離感,總覺得自己不會準備或是因為看不懂理財商品因而遲遲不敢出手。但她以自身的經驗證實,退休理財準備並不難,只要落實上述三項心法,相信也能過上充實而理想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