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車禍被求償近90萬,沒保第3人責任險下,強制險能幫上多少?案例算給你看:金額小到讓人嚇一跳

車禍被求償近90萬,沒保第3人責任險下,強制險能幫上多少?案例算給你看:金額小到讓人嚇一跳
圖片僅示意

廖嘉紅

保險

shutterstock

2023-02-12 16:47

現代生活交通繁忙,就算自己小心,也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強制汽機車保險能發揮多大的效益呢?

 

只保強制責任險面對車禍的情況:保險公司不會派員參與調解

 

因為受傷的對方不需和解,也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所以保險公司不會派理賠員協助,駕駛與車主只能自行車禍理賠的協商。對方也可申請強制險理賠後,繼續提告過失傷害刑事附帶民事求償。

 

車禍的求償金額比你想像的高

 

最近遇到一起2台機車的車禍,對方的腳部粉碎性骨折,您覺得合理的賠償金額多少呢?對方的求償90萬,駕駛也認同應賠償對方,但對於只有強制險,30歲雙薪需養2個孩子的小家庭而言,真的是不可承擔之重。

 

車禍理賠項目有哪些?

 

粉碎性骨折可以求償近90萬,這是合理的嗎?我們來看一下對方的求償明細:

 

近90萬的車禍求償,強制險裡能理賠多少呢?

 

我必須很抱歉的說,強制險沒你想的那麼強大。大家可以看下圖:

 

▲圖1車禍被求償金額(圖片來源:R姊財富方舟)

 

除了第1項的醫療費用和第2項的看護費用強制險可以部份理賠,其他求償項目強制險都無法理賠。所以求償金額近90萬裡面,有75萬多完全無法理賠。

 

沒錯!車禍中最常出現的請求項目工作損失、術後營養品、精神慰撫金和汽機車修理費等財物損失,強制險都無法理賠。

 

Q:強制險中有20萬的醫療費,第1項的的醫療和看護費沒超過限額,為什麼沒辦法全部理賠呢?

 

▲圖2強制險理賠項目與限額(圖片來源:R姊財富方舟)

 

這個的疑問,用個比喻來說明,如果家中的室內空間為20坪,是完全沒有隔間嗎?至少需要有客廳、臥室、廚房、浴室等空間,各個專屬空間無法通用。強制險的醫療理賠上限雖然是20萬,但醫療理賠細分許多細項的額度上限,各項限額內依收據-實支實付。

 

我們以這次車禍受傷者的住院7日加上門診費用,醫療費共99,859元及看護費36,000元來說明:

 

1.病房費收據14,000元。強制險的病房費每日限1,500元,住院7日,理賠上限10,500元,理賠不足3,500元。

 

2.自費鋼板材料費69,900元。強制險的非健保給付的醫療材料限額2萬,理賠不足49,900元。

 

3. 診斷書上寫需專人照護一個月,所以求償看護費36,000元。但強制險理賠的看護僅限於住院期間7日為8,400元,理賠不足27,600元。

 

總計扣掉超過理賠的部分,強制險只能理賠54,859元。

 

沒錯!車禍被求償近90萬,強制險只能理賠54,859元,金額小到讓你嚇一跳。

 

車禍的理賠,魔鬼藏在細節裡

 

強烈建議各位,千萬不能只保強制險啊!加保第3責任保險及超額責任保險(俗稱超跑險),保險公司就會派員協助和解,還會按責任比例幫你付錢。比只保強制險,一個人孤零零的面對車禍和解,還要自己付和解金的感覺好多了。
 

 

作者簡介_廖嘉紅

擁有退休理財顧問 (RFA)執照,國家級人身及財產雙證照, 超過20年保險經紀人經歷.個人投資與管理不動產資歷10年。
粉絲專頁:R姊財富方舟

本文獲「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到了現任市長柯文哲任內,洪致文不顧當時台灣興起「白色力量」,毫無避諱地批柯市府的西區門戶計畫是「設計師的浪漫」與「偽文青的想像」,使洪與其他文史團體遭柯文哲戲謔為「文化恐怖份子」。

 

洪致文近年所發動的最強大「恐怖攻擊」,是針對亦敵亦友的台鐵局。他在著作《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中感嘆:「這一役非常辛苦,是鐵道文化資產保存上最艱辛的一次。」他口中的戰役,就是他爭取後留下的這片土地:「台北機廠(北廠)」。

 

爭取台北機廠「存活」  炮轟政府「賣祖產補虧損」

 

一九三五年啟用、占地近十七公頃的台北機廠,位於松山文創園區與京華城之間的精華地段,是台灣規模最完整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見證台灣鐵道發展史,但台鐵二○一二年將維修廠遷至桃園楊梅富岡基地後,北廠這塊「金雞母」,被台北市政府與台鐵局規畫開發為商辦、住宅。

 

眼看北廠即將被政府「瓜分」,著有逾二十本鐵道研究書籍的洪致文,自然難以接受,靠著長期研究的知識,不斷奔走於文資、都審等會議中;他甚至還曾炮轟,政府賣文化資產補貼台鐵虧損的政策是「賣祖產的不肖子孫行為」,字字句句都毫不留情。洪致文的「恐怖行徑」引起公民團體關注,再加上管碧玲與時任立委的文化部長鄭麗君大力聲援,逼得文化部在一五年三月十五日召開國定古蹟審查,十四名審議委員一致同意,將北廠全區列為國定古蹟保留。

 

一路走來,身處體制外的「師範大學地理系洪教授」一向炮火猛烈,被官方視為頭痛人物。但也因為他長期對文資的堅持與執著,一七年文化部進駐台北機廠時,立刻找上洪致文討論,如何運用這項文化資產,並達成設立鐵道博物館的共識;今年八月十三日,行政院核定設立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時,洪致文理所當然成為鄭麗君第一個想到的主任人選。

 

接獲徵詢當下,洪致文不禁自問:「我向來在民間發聲,進入籌備處得管理這麼大的計畫,做得來嗎?」但這個問題沒有困擾他太久,他認為,自己長期參與北廠保存、研究,了解博物館未來發展方向,應不會慌了手腳,因此九月十七日在臉書上宣布,他將「承擔這個許許多多人曾經努力與倡議數十年,建構台灣鐵道博物館的重任。」

 

雖然洪致文接掌的是數十年來全心投入的領域,但從體制外的「恐怖份子」轉進體制內,甚至還得和自己過去撰文痛批的政府官員攜手合作,執行保存車輛、規畫鐵道展覽等業務,角色如何轉換調適,成了他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與洪致文「交手」超過二十載的台鐵機務處處長宋鴻康就認為,洪致文忽然從「在野黨」變成「執政黨」,未來勢必會比較辛苦。

 

「我好像不是體制內,也非體制外的人,我現在進行的任務,就是這幾十年來做的事啊!」布達儀式隔日,洪致文在同一地點接受《今周刊》專訪,脫掉西裝、身著工作服的他,完全擺脫了前一天的緊張尷尬,對於身分轉換,顯得老神在在。

 

但笑望碩大廠區的洪致文,回憶過去幾年的衝撞,從起初不知能否救回這座古蹟,到能在二○二六年將北廠轉型成為國家鐵道博物館,仍覺得一切有些不真實:「我從沒想過有這天,我們以為有個地方擺放火車一、二十年就不錯了,怎麼敢想到有機會成立鐵道博物館。」

 

但回到現實,洪致文聊起如何打造他理想中的「活的博物館」時,幾乎不需要草稿,畢竟這些想法,早已深深埋藏在他腦海中數十年。

 

記者安排他在組立工廠拍照時,日本的臥鋪列車車廂、被稱為「藍寶寶」的柴油客車,靜靜地坐落於廠中,廠內的油漬、器具依舊,彷彿時空凍結,不少人希望就此保留原貌,他搖搖頭地說:「這不是我想要的氛圍,我希望它們不是標本。」

 

打造「活的博物館」  「被觀看者」也是「目視者」

 

洪致文環視廠房解釋,火車不僅是「被觀看者」,也是連結線型空間的「目視者」,既是活歷史,就需動態展示、會說故事。「你看這幾台藍寶寶,流線型外觀可展現三○年代的設計思潮,二戰後又被配合克難運動變成『克難號』;一九五六年後又轉型為『飛快車』,車上的『飛快車小姐』成為女性在鐵道職場的代表。」

 

  • 克難運動:1950年,台灣面臨風雨飄搖,政府發起「克難運動」,讓社會充滿克難、簡樸風氣,一切從簡、度過難關。

 

洪致文比手畫腳,強調一輛車可講設計、歷史、女性勞動史,展區只需每幾個月更換主題,就可說不同的故事、吸引民眾、穩定收入。「這是台北機廠誘人之處,不像國外只是擺一堆火車的常設展,不是『木乃伊火車』。」他閃爍著期待的眼神,此刻的他不是「籌備處主任」,反像是純粹熱愛鐵道、到處追火車的男孩。

 

儘管擁有豐富的鐵道知識與滿腔理想,但一起推動鐵道古蹟保存的文化部主任祕書陳登欽,談到「執著」的洪致文,嚴肅地說,洪致文如何在博物館內把歷史講得有趣,讓一般民眾接受是項大挑戰,「他需把高度知識落到凡間。」

 

但○二年就認識洪致文、現為《鐵道情報》總編輯的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古庭維認為,洪致文了解全台的文化資產,也長期與台鐵合作,即使籌設博物館得和各方人士打交道,還需緊盯計畫進度,「但他長期嚴謹考據鐵道文史,加上抗壓性高,即使挑戰很大,也能沉穩面對。」

 

就像他在布達儀式宣示:「我相信,只要我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國家鐵道博物館這班列車的汽笛,一定很快會響起。」早在這條路線上從未離開的洪致文,才正帶領籌備處「空窿、空窿」地駛進名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的那一站。

 

鐵道文化籌備局

▲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中)做出鐵道人員「指差確認」手勢,宣告籌備處正式啟動。

延伸閱讀
65萬車主注意!電動自行車11/30「掛牌、保強制險」才能上路,幾歲可騎?罰鍰5大疑問一次看
65萬車主注意!電動自行車11/30「掛牌、保強制險」才能上路,幾歲可騎?罰鍰5大疑問一次看

2022-10-28

擦撞後機車倒在路上,我可以扶起來還是得維持「犯案現場」呢?記下來!發生車禍時3個SOP
擦撞後機車倒在路上,我可以扶起來還是得維持「犯案現場」呢?記下來!發生車禍時3個SOP

2021-12-23

發生車禍,對方說不要求賠償,這樣就沒事了?經手車禍糾紛逾萬件達人:車禍自保該留意3件事
發生車禍,對方說不要求賠償,這樣就沒事了?經手車禍糾紛逾萬件達人:車禍自保該留意3件事

2021-04-01

承諾「你放心我跑不掉」最後卻人間蒸發...一場車禍體悟:有一種東西無法標價,叫「人格」
承諾「你放心我跑不掉」最後卻人間蒸發...一場車禍體悟:有一種東西無法標價,叫「人格」

2021-02-04

為什麼我都買「第三人責任險」了,車禍還要自己掏錢賠?車禍理賠你該懂的4件事
為什麼我都買「第三人責任險」了,車禍還要自己掏錢賠?車禍理賠你該懂的4件事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