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位優秀的保險業務員,身上必然擁有服務熱忱及帶給民眾保障、實現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存在,而從事保險業務工作,不只是「利人」,更在服務的過程中得以「利己」並實現心中理想,因此保險不只談銷售,在組織經營與領導上,如何以自身理念與不同世代的夥伴溝通,且對於剛入行業務工作的新人,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與教育訓練,將會是保險業「留才」的關鍵。
從「留才」的角度,看待保險業組織經營與領導,富邦人壽彰北通訊處處經理盧冠盛表示,保險的意義在於保障,是為了民眾未來生活準備的工具之一,因此身為一名保險業務員必須了解自己正在助人,並以「減輕客戶的擔心、滿足客戶的期待」為初衷,讓工作與自己的生命價值做連結,當體認到自身使命感後,業務夥伴就能在這個行業待得長久。
從生命故事反思自己 先自助才能助人
盧冠盛說,在帶領團隊時業績數字不是唯一目標,因為只要夥伴能將工作與生命價值連結,了解自己具有助人的使命感,業績表現也絕不會太差,而在陪伴許多客戶歷經生命故事後,夥伴往往也能反觀自己,從中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對於這個行業投注更多的熱情。
工作與生命價值的連結,富邦人壽嘉辰通訊處業務總監謝芳玉也同樣有感,她說,自己在三十歲那年才加入保險業,原本不懂得傾聽、讚美及道謝,甚至也與家人關係不好,但在入行後,人生卻有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從不斷服務與反思的過程中,不只財務的維生技能得到修煉提升外,連人生態度也變得不同,現在她已經可以跟曾一度關係不好的父親閒話家常,甚至用擁抱表達心中的愛。
謝芳玉說,自己是一名單親媽媽,她也曾反思若未加入保險行業的話,現在可能是一位怨天尤人的「怨婦」,但幸好踏入保險業,讓她學會換位思考及同理心,更懂得學會感恩與包容每個人的軟弱之處。
因此,她在帶領團隊時,總以此為核心,要夥伴先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幫助他人談保險規劃前,一定要先能幫助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慢慢地在家庭、生活及財富等各方面達到平衡。
許多人在進入保險業前,經常會對這樣與生活貼近、卻又不怎麼熟悉的行業感到懼怕,甚至排斥。不過,盧冠盛說,他經常與夥伴分享一名保險業務在不同階段,應該培育三種能力,分別是業務能力、輔導能力及領導能力,其中,輔導能力與領導能力是中高階幹部所需要的,對於新進同仁則要優先加強業務能力。
富邦人壽彰北通訊處處經理盧冠盛(手拿紅色提袋者)表示,業務團隊是為自己理想而活的事業夥伴。(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完整教育訓練+FBFLi系統 兩大優勢帶新進同仁迅速上軌道
盧冠盛表示,富邦人壽擁有最完善的教育訓練及FBFLi智能業務管理系統,對於新進同仁而言,兩大優勢猶如一塊敲門磚,很快速地讓同仁熟悉保險知識及步上業務軌道。
盧冠盛舉例,FBFLi智能業務管理系統,除了連結年輕人經常使用的自媒體平台,有助於客群開發的廣度外,同時透過系統如本日推薦、快速約訪、名單總覽等功能,保持與客戶接觸的頻率與話題,系統上的登打資料,也有助主管協助輔導業務夥伴。
對於完善的教育訓練及強大的FBFLi智能業務管理系統,謝芳玉表示,過去她的團隊成員有高達九成的同仁,在入行前都沒做過業務工作,直到入行後才開始接受教育訓練,透過教育訓練讓同仁了解保險在行銷上有工具、有方法,而其課程的豐富程度,讓不少同仁都覺得這是一座「富邦大學」。
在銷售面上,或許剛入行的人會以為做保險,只是不斷地詢問客戶有沒有買保險,但在數位系統的支援下,富邦人壽有許多表格工具可以使用,讓業務工作變得數位化、網路化,甚至每天都會提醒業務同業多久沒跟客戶聯繫,為業務同仁提升不少效率。
除了數位工具外 「為自己而活」才是職業驅動力
對於在徵員實務上的組織經營與拓展,盧冠盛認為,無論民眾找工作或是公司找人才,都是相互了解和選擇的過程,重點是民眾要能了解這份工作是不是他想要的、可不可以幫助他的生活;對公司來說,則是了解人才適不適合這份工作,可不可以對企業有幫助。
因此,不同於過去保險業徵才的印象是「拜託你來做」或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來做保險」,更重要的是從「人找事、事找人」的對等立場做徵員,找進來的人才應是事業夥伴,而非部屬、更不是下線。
在徵員時,盧冠盛開口邀約他人了解這個行業時,總是會與對方聊聊有無一起打拼的意願,用誠實誠懇的方式,讓對方了解自己想在幾年內培養優秀業務主管,並了解對方對生活的期待與願景,讓對方知道自己加入團隊的原因與使命,這樣的過程將讓新進同仁有更多被驅動的力量,同時也可以減少團隊運作阻力。
謝芳玉對此則表示,她在徵員時,經常以容易入門的生活經驗解釋保險業,若能讓新進同仁理解保險行業的責任,通常徵員進來的夥伴,在使命感及工作的自律性都會特別優秀,也更能做得長久,不會因為挫折而就此離開。
富邦人壽嘉辰通訊處業務總監謝芳玉(前排中)擁有一群年輕又有活力、充滿社會責任使命感與生命熱忱的業務團隊夥伴。(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團隊內有不少八年級成員的謝芳玉也說,年輕人在保險行業上比起老一輩的業務員有更多優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對網路世界的熟稔程度,像是團隊裡的年輕成員有人經常用社群媒體分享意外事故,就有客戶會特別關注,甚至特別問起保險,進而找到潛藏客戶,因此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別適合腦筋動得快的年輕人。
「年輕人很適合進入保險業磨練。」盧冠盛說,大家都想追求美好的生活,但「美好的生活」建構在對夢想的期待與生活的承擔上,保險業務員的經歷就像是人生的縮時攝影,當接觸、體會許多生命故事以後,也會開始懂得為自己而活,更有完成目標的驅動力。
謝芳玉說,加入保險業並非是在一間公司上班,而是如創業加盟的概念,重點在於一步一腳印地培育自己,雖然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但若能沉得住氣努力下去,勢必能在保險這個創業平台上達成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