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新世代的網路銀行不談,綜觀國內外金融業者,總部所在之處若非富麗堂皇,也得位居首屈一指的燙金地段,並非這個行業有刻意鋪張高調的積習,而是必須營造一個「值得信任」的形象。畢竟,金融業所提供的服務本質,是保管、運用民眾資產。
也因此,每當金融業出現「信任危機」時,就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議題。保險產業是金融業的重要一環,不久前,本刊針對防疫保單對產險業的衝擊進行報導,這一回,我們則把目光投向了影響層面數倍放大的壽險產業。
「壽險業前四月淨值蒸發逾兆元」,這個新聞標題,確實已讓民眾對壽險公司、對手中保單的信任感有了些許動搖,與今年年初相比,這是將近四成的減少幅度。
值得探討的問題有兩個。首先,誰是重災戶?壽險公司的財務體質各有差異,「蒸發兆元」的數字背後,雖代表產業普遍面臨美國升息所造成的資產減損衝擊,但各家業者與警戒紅線的距離其實頗有遠近之別,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完整列出各業者的風險指標狀況,其中,確實有部分業者的腳尖已經貼近懸崖邊緣,但亦有不少業者仍有抗衡風暴的底氣。
下一個問題:我們的壽險業,為何竟與國外風險有著如此高張力的綿密連動?這個問題,或許更是這趟強升息之下必須認真面對的產業課題。在報導中,我們拉出歷史縱深,循著國內壽險業的發展軌跡,拆解壽險業在扭曲發展之下,如何一步一步拉高海外曝險。
透過橫向的各業者財務綜覽,希望讓讀者對「蒸發兆元」數字背後的危機有更細緻解讀;透過縱向的產業發展軌跡,則帶你看懂台灣壽險業長期累積、必須正視的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