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風暴還在持續,這堂高達數百億元的課,業者拒保的各種理由不斷翻新,保戶的怨氣也持續累積,產險公司賠了錢,連帶也賠進了商譽,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葉啟洲說:「面對龐大理賠壓力,業者現在只能在理賠金額與商譽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但做此決策的同時,商譽已然確定受損。」
以下是《今周刊》採訪金管會前主委陳冲,與數位金管會前高層、保險權威學者等人,綜合意見後給這次風暴的建議。
「我們講保險是『射倖』,這是很文雅的用詞,有賭博的成分在裡面;但這賭博是有學問的賭博,很多學理基礎加起來,這射倖不是隨便射的,是有學問地射,但這次防疫保單是不是很有學問地去做這些事情,就不知道了。」陳冲一開口,微妙地點出了這次事件的病灶。
金管會責任歸屬各有見解
監理收放之間難度高
整個泡泡吹起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開始就不應該賣這個保單,」金管會前官員說,戰爭險不保、大規模的傳染病不保,是保險公司的原則,因為巨災的風險太大,超過保險公司可以負擔,例如之前非洲的疫病、中東戰爭等,不會有保險公司承保,同樣的原理套回這次的COVID-19,也是一樣。
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金管會、業者都有責任,金管會的責任也不小。」這位前官員說。
金管會在二○二○年五月由保險局長施瓊華主持的「研商『法定傳染病防疫商品相關議題』會議」上做成具體決議:「請產、壽險公會針對本次受疫情影響之民眾,分別邀集業者研議開發設計適合之保險商品,供企業或民眾選購。」若說這場會議是開啟台灣產險業防疫保單的推手之一,應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