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只會賣儲蓄險的唯二國營壽險 臺銀、郵政轉型面臨嚴酷考驗

只會賣儲蓄險的唯二國營壽險 臺銀、郵政轉型面臨嚴酷考驗
臺銀人壽打著「唯一國營」招牌,吸收大筆儲蓄險資金,卻被認為因管理效率不佳,致使虧損連連。

謝富旭

保險

攝影/蔡世豪

1227期

2020-06-23 13:48

臺銀人壽與郵政壽險是過去幾年來市場儲蓄險的銷售大戶,隨著儲蓄險退場,凸顯出這兩家國營壽險的經營困局,但轉型恐怕困難重重。

儲蓄險退場,保費懸崖陡又峭,保險公司體質大受考驗。大家都在猜,會有哪家保險公司率先不支倒地。如果單從財務體質與經營面來做評估,唯二的國營壽險公司——臺銀人壽與郵政壽險,情況相對危急!

 

然而,這兩家國營壽險公司背後有富爸爸撐腰,使它們的財務與經營問題長久以來被忽略。臺銀人壽背後的富爸爸是臺灣金控,一家純國營的、也是資產龐大的金融集團;郵政壽險背後則是中華郵政公司,不僅是國營,本身還擁有獨步全台的儲匯與物流事業。雖說是富爸爸撐腰,但說穿了,富爸爸就是台灣全體國民!它們的虧損就是全民買單,實在不能坐視不管。

 

臺銀人壽前身乃是中央信託局旗下的人壽保險處。二○○七年,中央信託局與臺灣銀行合併,○八年,遂把人壽部門獨立成子公司,才有現在的臺銀人壽。剛開始時,臺銀人壽肩負政策使命,主要承作軍人保險,商業性個人壽險雖有,但大概兩者各占一半比重。

 

中華郵政

郵政壽險是許多小資族理財的最愛之一,但竟成為中華郵政的經營包袱。(攝影/吳東岳)

 

「純國營」背後是全民買單 臺銀、郵政壽險部位虧損難彌補

 

從臺銀人壽最早的年報資料得知,○九年,該公司資本額七十億元,每股淨值十.四五元,○九年當年稅後賺五.二三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八七元,帳上累積盈餘為負四.一五億元(中央信託局時代留下來的虧損)。對母公司臺灣銀行來說,算是一位頗爭氣的「好孩子」。

 

不過,這名「好孩子」卻因為爭取軍保以及公教人員團體保險以外的商機,打著「唯一國營保險公司」(因為郵政壽險是中華郵政旗下一個單位,並未公司化)的名號,大賣商業性的壽險商品,尤其是儲蓄險。然而,吸收龐大的儲蓄險資金後,卻被認為因為欠缺專業優秀的管理與投資人才,以及利率走低、利差損問題等持續浮現,導致經營每況愈下。

 

自一三年起,臺銀人壽就不再獲利過,連年赤字、深陷虧損難以自拔。截至一九年,由於不斷地增資,臺銀人壽資本額已膨脹至三二五億元,股東權益為一七三.六八億元,每股淨值計五.三四元。更令人擔憂的是,該公司仍有一六一.五億元虧損待彌補,淨值占總資產比率僅有三.三一%,居台灣壽險公司倒數第五名。資本適足率為二二二%,同樣處在後段班水準。

 

接著,第二個孩子出生,這回她更高齡,但身心無懼,不再做育兒秀。轉向「如何維持婚姻長久」,聚焦在夫妻如何用幽默言語,逗對方哈哈大笑。內容集結成《請帶著我的配偶》一書,一樣討喜暢銷。走遍十五個城市,來到家鄉紐約演出時,母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痴呆症。

 

坐上輪椅,你才發現處處是障礙。她請專人照顧媽媽,效果不佳,而且紐約的環境對行動不便者,不夠友善。為了就近照顧,她在洛杉磯找到一個友善的長照機構,那裡讓被照顧者自由生活,盡量減少用藥,用愛取代恐懼。她送媽媽過去,以為可以安全無憂。

 

問題是,幾個月後,媽媽發現住的不是高檔度假飯店,而是老人院,頓時心情低落。設備再合適,人員再親切,媽媽再也不笑,就像沒線的風箏,什麼風吹也飛不起來!

 

自己是喜劇演員,一個人唱獨腳戲,能逗樂千萬人。現在面對自己的媽媽,卻無力讓媽媽脫離沮喪。想到這兒,就在看牙醫時忍不住哭了。牙醫推了她一把,她找到蘇。

 

蘇不安慰老太太。她尖銳地取笑長照機構,嫌東嫌西,取得老太太共鳴,樂得哈哈大笑。每周陪伴十小時,才幾個星期,效果驚人,沒人陪伴時,媽媽會自己哼歌,生活起居都能自理,還會逗別的老人開心。別的家屬看到,紛紛請教丹妮,他們也想請喜劇演員來讓父母快樂!

 

發現新需求   不重營收  打造樂活老後

 

丹妮開了三個工作坊,幫助銀髮族,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家屬,協助大家找出大笑的方法,也教導家人如何逗長輩開心,使他們在獨處時,不感覺孤單。但她發現,多數人會不自覺將糟糕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面對親人反而彆扭。她自己也是這樣,所以她會幫忙提供喜劇演員。

 

她投書到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得到許多回響。丹妮將回應拿給投資者看,有大笑的需求,就該有大笑的生意。二○一八年十一月,她成立「待命笑聲」。

 

公司提供喜劇演員陪伴,時薪二十五到五十美元,讓人大笑不停,一對一的「喜劇護理」。他們把每個演員當藝術家看,沒有標準流程,沒有作業公式,全由演員自由發揮。

 

丹妮現在和五十所長照中心合作,需求持續成長。有人建議她提高五○%的價格,好應付高額訓練成本。她自我解嘲,只要不想賺太多錢,「待命笑聲」就算是一家成功的企業!她說:「當想法、記憶和語言能力都消失,我們唯一擁有的只有此刻。而你可以給任何人最棒的禮物,就是盡全力讓每個時刻充滿歡笑。」

 

人會活得愈來愈久,老人會愈來愈多。而愈來愈多疾病難有解藥,老人需要愈來愈多照顧。照顧不光是醫療、看護,而是要想辦法讓他們愈活愈快樂,不只老人,每個人都該快樂地活吧!哈哈大笑是最便宜的藥,完全沒有副作用。

 

我們沒有力量打敗一條河,我們得順流而為,尋找新的出口!

 

喜劇演員丹妮.莫迪賽

喜劇演員丹妮.莫迪賽特利用自身專長,幫助母親與其他悶悶不樂的銀髮族重拾笑聲。(圖/Getty)

延伸閱讀
儲蓄險回不去了!你的錢該放在哪裡?保險業大變局帶來的「危機」與「轉機」
儲蓄險回不去了!你的錢該放在哪裡?保險業大變局帶來的「危機」與「轉機」

2020-06-23

儲蓄險退場 更要學會理財 混搭配置打造高耐震組合
儲蓄險退場 更要學會理財 混搭配置打造高耐震組合

2020-06-23

設預警機制、開放自由競爭 日本政府調出保險業好體質
設預警機制、開放自由競爭 日本政府調出保險業好體質

2020-06-23

買保單養退休金?「最強歐吉桑」狂買10張儲蓄險,沈榮津的保單理財法
買保單養退休金?「最強歐吉桑」狂買10張儲蓄險,沈榮津的保單理財法

2020-06-18

國內首次新台幣責準率「歸零」 六年期儲蓄險走入歷史
國內首次新台幣責準率「歸零」 六年期儲蓄險走入歷史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