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儲蓄險回不去了!你的錢該放在哪裡?保險業大變局帶來的「危機」與「轉機」

儲蓄險回不去了!你的錢該放在哪裡?保險業大變局帶來的「危機」與「轉機」

今周刊編輯團隊

聰明理財

今周刊攝影組

1227期

2020-06-23 13:37

56歲的趙媽媽,是任職於中央部會的公務員,她的先生任職於建築公司。趙媽媽目前已經擁有5張儲蓄險,其中4張已繳完,每年均可領回紅利,剩下一張10年期保單,每年要繳26萬元保費,還要再繳7年。

趙媽媽自陳是儲蓄險忠實信徒,母親曾因投資股票遇到「郭婉容事件」大崩盤慘賠,讓趙媽媽把出社會所賺的第一桶金,全部給母親應付融資追繳。從那之後,她就把股票視為洪水猛獸,結婚時,也與先生約法三章,股票、期貨等投機遊戲絕對不碰。

 

去年,趙媽媽的大兒子大學畢業、開始就職後,她有更多餘裕買儲蓄險,不過,她的想法卻有180度的大轉變。「我的一位同事父親因為失智,需要請看護照顧,每個月開銷高達5萬多元。雖然,我與老公的父母都很健康,但世事難料,而且,我的老公還是獨生子!」她計算,5張儲蓄險保單,預計未來每年可領回18萬元紅利,加上先生的退休金,每個月收入估計有11至12萬元。「但我們上頭還有4個老的要照顧,未來會怎樣很難說,想遠一點,還是覺得相當不安……。」

 

儲蓄險保單停賣 每年6000億保費尋求新出路

 

最近一年來,市場上大量的儲蓄險保單停賣,加上利率愈來愈低,讓趙媽媽下定決心:退休理財,不能光靠儲蓄險!於是,趙媽媽去年開始投資ETF,以往把股票視為洪水猛獸般的她,開始認真研究高殖利率股票、ETF、REITs、債券型基金等,準備把儲蓄轉進這些商品內。

 

趙媽媽是台灣眾多儲蓄險保戶的典型寫照之一。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指出,儲蓄險在學理上並沒有精確定義,但大體是指「保障成分很低、以理財為主要目的之壽險產品,類定存保單就是代表。」儘管金管會沒有對儲蓄險保費有精確統計,「但每年5至6000億元的保費跑不掉!」彭金隆估算說。

 

令人情何以堪的是,台灣人每年保費愈繳愈多,保障卻是少得可憐。金管會統計指出,台灣平均每人年繳15萬元台幣保費,是美國的兩倍強;以2018年而言,總計有19.6萬保戶不幸離世,但平均每人領的死亡給付僅56.8萬元。講難聽一點,辦完後事所剩無幾,更遑論要照顧遺孤家人。

 

儲蓄險錯當保險 金管會出手改革、扭轉亂象

 

有鑑於台灣人保費愈繳愈多,保障卻愈來愈少,金管會研擬多時的「健全保險商品結構相關規範」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這紙新規定的最主要精神在於,大幅提高壽險死亡給付的下限。

 

舉例來說,某25歲保戶購買終身壽險保單,如果不幸於30歲過世,這張保單的死亡給付,必須至少是已繳保費的190%。換句話說,如果保戶已繳50萬元保費,死亡給付必須至少95萬元。(31歲至40歲為160%,依年齡層各有不同。)

 

7月1日保險新制上路,壓縮儲蓄險的利率空間,將導致許多保單停賣,「保費收入懸崖」於焉出現。據壽險公司主管指出,如果光計躉繳型的終身壽險,這個高資產階級最愛的「儲蓄險」,初年度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恐將衰退50%以上,堪稱是保費懸崖的重災區。

 

另一方面,銀行通路占了台灣整個保險銷售45%至50%比重,且理專大多只賣容易說明、不需理賠後續服務的儲蓄險商品,所受的衝擊自然高於壽險公司或保經保代的旗下業務員。

 

一般來說,財富管理手續費中,主要來源有保險、基金、信託及結構性商品等,其中保險占了50%至60%比重,是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中最重要的來源。

 

延伸閱讀

陳時中的妻子看似平凡音樂老師,其實家世顯赫,祖父創辦高醫!大學同學揭底「陳時中戀愛史」
陳時中的妻子看似平凡音樂老師,其實家世顯赫,祖父創辦高醫!大學同學揭底「陳時中戀愛史」

2020-06-22

退休老師20年存千張股票,年領200萬股利!他歷經4次股災領悟: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退休老師20年存千張股票,年領200萬股利!他歷經4次股災領悟: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2020-06-22

結婚買房「四大眉角」要注意 預算有限房貸怎分配、可考慮買哪些區域?
結婚買房「四大眉角」要注意 預算有限房貸怎分配、可考慮買哪些區域?

2020-06-22

體積比冰箱、冷氣機還小 這家電卻是不折不扣的吃電怪獸
體積比冰箱、冷氣機還小 這家電卻是不折不扣的吃電怪獸

2020-06-21

「很多人來敲門,對Model A都很有興趣」鴻海電動車出海,第一仗將在日本開打!為何小眾商業市場及大車廠,都可能是突破點?
「很多人來敲門,對Model A都很有興趣」鴻海電動車出海,第一仗將在日本開打!為何小眾商業市場及大車廠,都可能是突破點?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