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30歲鋼琴老師月賺5萬,竟存不到3千?5個小習慣扭轉「窮忙人生」,20年攢出800萬退休金

30歲鋼琴老師月賺5萬,竟存不到3千?5個小習慣扭轉「窮忙人生」,20年攢出800萬退休金

2019-12-10 11:51

月收入不低於5萬的阿芳,未婚,還在跟父母同住,工作十多年來應該能有一筆可觀的存款才對!


我所認識的阿芳,是個在各大音樂教室授課的鋼琴老師。認識她時,年過30,手上學生滿滿。以才藝類老師的鐘點來看,至少比法定工時一小時還高了5~8倍。也就是說,她工作一小時,一般人要工作5~8小時;她一天只要工作一小時,勝過別人工作一天!


一周至少有20多堂課的阿芳,平常月收入不低於5萬,這樣的收入早已羨煞許多苦幹實幹的上班族!然而,認識她十多年來,轉眼已是40多歲,身體狀況已經不如30歲,哪裡還有那麼多精力應付頑皮的學生、承擔舟車往返的勞頓?


有次和她聊聊近況,她說:「能少些學生讓我喘口氣當然好啊!但收入也會跟著變少。」就算是高時薪,所做的工作也是用時間來換金錢。現實是,不公平的上天唯一公平的地方,就是祂給每個人一天24小時,時間用完了,錢也賺不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開始給阿芳殘酷的考驗,竟然讓她聲帶長繭,被醫生警告若不開刀,就不能再說這麼多話。阿芳不希望有些學生因為暫停了一、兩周,心態怠惰就不學琴了;更不希望二十多個學生就這樣被代課老師接手,因為那表示學生可能會轉而跟著代課老師學琴,背叛她辛苦用心的教學。

 

上一輩的保守金錢觀念,導致新世代繼續窮忙

 

相信你也很好奇,月收入不低於5萬的阿芳,未婚,還在跟父母同住,工作十多年來應該能有一筆可觀的存款才對!

 

阿芳說:「父母的退休金還完房貸以後剩不多,剩下的錢都只敢存定存。扣除每個月孝親費,還有全家的終身險、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的保費要存。如果有剩下的,我才能存定存。」攤開來一算,她才赫然發現,雖然月收入5萬,但保費就要兩萬多,扣掉生活開銷和孝親費,還有三不五時犒賞自己的大餐與服飾,一個月根本存不到3千!


為什麼阿芳的辛苦錢,只是用來買保險、存定存呢?因為她的父母經歷過高存款利率的年代,認為賺錢辛苦,得先保本再來談利息。更因為經濟起飛的年代,看過太多人炒股票炒到房產被拍賣、跳樓跑路,於是主觀意識已經認為股票,甚至是名為「投資」的任何項目,都是一種賭博。諷刺的是,阿芳和她的父母卻每個星期都去買樂透,這對她們來說,或許才是真正的「投資」。

 

看出來了嗎?阿芳的家庭,有哪些讓人窮忙的特質呢?

 

1.不懂因時制宜:定存利率已經不如往年的高,卻還緬懷於過去嘗到的甜頭,殊不知利率高,房貸利率也高,他們辛苦存下來領到的高利,都拿去償還高利率的貸款。而現在低利的環境,許多財務槓桿高手瘋狂使用低利貸款來操作高利率商品,藉此賺利差,等於是無本生意。

 

2.沒有總資產、資產配置的觀念:如上所說,看到定存領到的高利息而喜不自勝,卻沒看到金錢流向房貸,轉化成自己的房產。而房貸付清,已經過了二、三十年的老屋既折舊,又多了修繕費用,如果不是坐落於黃金地段,漲幅有限;就算賣了賺錢,也沒錢買新房子住。因此大部分資產都被鎖在這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另外,資產除了房子,就只剩下現金與保險,偏偏這兩項又特別容易受到通膨侵蝕,使得購買力縮水。

 

3.不願學習,只靠上天眷顧:看到別人炒作股票失利,卻因為自己未曾研究過股票為何物,於是將投資股票視為賭博、投資;然而他們卻仍有賭徒性格,在每周購買彩券上累計損失的金額,至少也能買下一張股票。他們認為,以小博大才是翻轉人生的不二法門。對他們來說,股票只是比樂透成本更高的「彩券」罷了。

 

4.誤解了「保險」的真正意義:保險的最終意義,就是讓你無法承受的事件得到保障。由此來看,許多類型的保險都脫離了其真正意義。平民保險王劉鳳和曾多次指出,「終身型」、「儲蓄型」、「投資型」保單就是典型的「高保費、低保障」的險種,其獲利率只比現今定存利率高一點點。但這二十年當中,若將一樣的錢投入整體市場投資,以MSCI全球指數這將近二十年來的績效來看,總報酬率為153.37%,年報酬率也有5.86%。

 

(From stock-ai.com by Welkin Wu)

 

以上這些想法是否也可以在你身邊的親朋好友身上看見呢?阿芳受到了家裡長輩的理財觀念影響,竟然使得自己十多年來的高收入,在人生的交叉點上,完成無法提供定心的後盾。阿芳每每想到此,總是感嘆:「我這十多年來,真是窮忙了!忙了這麼久,還是窮!」

 

5個必須,讓你扭轉窮忙人生

 

但我認為阿芳的局勢並非完全不可逆轉,只是必須及早開始行動。阿芳的工作是音樂老師,彈性的工作時間與每月收入不穩定等特質,和一般接案的藝文工作者相似。於是我針對個人彈性接案工作者提供幾項建議:

 

1.必須從眾多案子當中取捨:以阿芳目前的情況,還無法毅然決然放下所有教學活動,因此必須思考「教學」要如何幫助她更有效率地經營個人與品牌。我認為只留下上課品質、學習成效好的學生繼續教學,不但上起課來輕鬆又有成就感,更可讓這些成效良好的學生做為日後創業的指標性模範。

 

2.必須開始理財:「儲蓄」是為自己儲存緊急備用金,而「投資」則是讓自己的資金膨脹,在通膨的壓力下維持一定的購買力。阿芳的金錢觀念當中,總是在每月開銷花完後,有剩餘的錢才拿來「投資」與「儲蓄」,因此她必須將順序顛倒,每個月扣掉必要開銷後,先將一定比例的收入拿來儲蓄、投資,最後有多餘的錢才來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這樣可以保證每個月都有一定的金錢能夠用於讓資產累積的工具。 至於收入不穩定的接案者、才藝老師,要如何規劃每月開銷呢?請參考怪老子的文章:〈收入不固定族群的理財方式〉。

 

3.必須開始投資:由於平日要專注教學或接案品質,因此投資的操作核心觀念就是「簡單」。只要將資金投入全球市場股債平衡配置,每年重新「再平衡」一次就可以。詳細方法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教練,我要跑馬拉松,你怎麼只教我折返跑?〉,用最樂活、無壓力的方式來參與資產成長。開始投資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會讓你有成就感,而對「彩券」這種一次輸贏、不能創造持續收入的東西嗤之以鼻。

 

4.必須專心發展斜槓,拓展多元領域:放下了手邊滿滿的學生與案子,多出來的時間就要發展個人的第二專長,或是將不同專長統整,彼此互補互助,才能產生收入,將缺少的資金缺口補上。

 

5.必須將保單做斷捨離:先思考究竟何謂「保險」?我認為保險應該貼近個人或家庭需求,以最具「急迫性」者為考量。例如每天在外面騎車的外送員,就該把意外險與汽機車相關險種保障提高;擔心上有雙親、下有兒女,自己的經濟責任重大,那麼就把個人的壽險額度拉高。以30歲女性來看,在身故保險金100萬元的情況下,一年期定期壽險保費一年約1300,終身型壽險卻要3萬5千元以上,終身還本型更要5萬元以上!各種保費之間的差距,就足以讓你藉由投資讓資產壯大。

 


(鉅亨網:基金試算工具)

 

以阿芳的例子來看,若她能將每月2萬元的保費存下來,1年便可投資24萬元,20年後本金為480萬元。若這筆錢每年投入全球股市,以上述MSCI全球指數5.86%年化報酬率來看,20年後這480萬元將成長為830萬元!

 

記住,上天一定會在某一個時刻,強迫你直視你最猶豫不決的弱點。阿芳和她的家人的保守與安逸心態,最後在這場聲帶手術當中隨著手術刀被劃破。對於她們,這場財務革命必須流血,但也迎向了美好的曙光。

 

作者簡介_嵐音社 金成

生活音樂提案顧問,任職於嵐音社。
致力於編曲、配樂、音樂與生活寫作,以及生活音樂提案。
數年來涉足美股、選擇權、外匯保證金等國內外投資商品,藉由投資所創造的現金流來發展斜槓生涯,拉出個人收入第二、第三曲線。

 

本文獲「理財+1課」授權轉載,原文:還在傻傻用時間換金錢?年輕時窮忙,老來只能忙著窮

 

延伸閱讀:我讀《財務自由的人生》,看達成FIRE的人生競爭力

兩隻小金雞怎誕生? 轉型起步是找出「直客」

 

緯穎從緯創眼花撩亂的轉投資事業內脫穎而出,主要是受惠於雲端服務商機崛起,經營資料中心有成,業務大爆發;緯軟創業團隊,成員多來自資策會與IBM,二○○○年時緯創才參與投資並重組經營團隊。兩隻金碧輝煌的小金雞一個從內部衍生,一個來自外部投資,成為緯創眾多轉投資中,率先浮上枱面的企業。

 

其中,規模與成長都很驚人的緯穎,更獲市場重視。今年前七個月,緯穎營收已達九八一億元,接近千億元規模,光是今年上半年就賺了近兩個資本額,能有如此亮麗的表現,主要來自於過去需要轉一手的客戶紛紛變成「直客」,譬如臉書、微軟等大廠,過去向惠普、戴爾買伺服器,但如今直接跳過品牌商,向製造廠緯創下單。這樣一來,緯穎做的是「客戶的客戶的生意」,難免衝擊到現有緯創客戶的利益,六年前,緯創決定將緯穎切割成為獨立公司。

 

「切割公司」這件事,對林憲銘來說,不僅經驗豐富,甚至可以說就是他四十年職場生涯中曾經面對的最大試鍊。二○○一年,宏碁品牌本業發展不順,轉投資又狀況連連,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決定展開世紀分割案,將原本由總經理林憲銘負責的品牌與製造一分為二,品牌歸宏碁王振堂主導,至於製造代工則歸緯創,由林憲銘負責。

 

宏碁神切割 兄弟明算帳 他壓力大到牙齒掉光

 

當時林憲銘壓力很大,因為分家後,宏碁親兄弟明算帳,開始大量分散訂單到其他公司,緯創未必分得到好處,必須想辦法尋找新客戶,才能填補空下來的產能。

 

有一次,林憲銘國中同學、蔚華科技及金麗科技前董事長陳有諒想約吃飯,結果林憲銘說他沒辦法去。「我的牙齒有問題,現在只能吃稀飯。」原來林憲銘為了事業,拚到身體出狀況,連牙齒都掉光了。

 

當時,林憲銘為了拉攏美國客戶,每個月至少飛美國一趟,每次都在周末搭晚班飛機,凌晨到美國,緊接著開始整天與客戶、員工開會的行程;開完後,他再搭晚班飛機回台灣,清晨回到台灣直接進公司上班;換言之,等於有三、四個晚上都無法在床上睡覺。這種拚搏的日子整整持續一年多,林憲銘身體承受不了,狀況百出,最嚴重的是,整排牙床、牙齒都壞掉,全部換上假牙,至今十多年來,他還要不時回診所補牙與保養。

 

不過,林憲銘的努力有了回報,緯創總算安度難關,一路披荊斬棘,如今已然茁壯成為年營收超過八千億元的大集團。十幾年來,當年分家後的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已經鞠躬下台,更早獨立出去的明基、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也因健康逐漸淡出;當年施振榮手下三名大將,只剩林憲銘仍然活躍,而且到現在,仍和施振榮保持良好互動,每年過年都到施振榮家裡拜年。

 

其實,個人電腦早在十多年前就走向成熟,但是要如何轉型,讓大船轉彎,是每一家電子大廠的必修課。林憲銘自己也很清楚,在內部不斷對主管強調:「投資未來一定是必要的,不冒險才是企業經營最大的風險。」這個觀念深植林憲銘心中,源自於施振榮不斷地耳提面命,尤其眼見宏碁發展過程中,幾番劇烈的浮沉歷歷在目,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宏碁在二○一一年解除執行長蘭奇職務,一三年王振堂請辭,引發經營團隊大改組,施振榮回憶,那時最令人不滿意的,是宏碁在個人電腦業務很好時,沒有把賺的錢留下來做長期投資,當個人電腦榮景不再,也已無力再投資新事業。「當時宏碁將獲利都分紅給主管和員工,犧牲公司必要的轉型,直到今天,宏碁都還在承擔當時的後果。」施振榮說。

 

各產業連結 押寶分散風險 新事業還需時間等待

 

看著兄弟登山所遭遇的困境,帶著緯創轉型的林憲銘自然是點滴在心頭,他透過轉投資,建立與各種產業的臍帶連結,分散押寶風險;除了往液晶電視、智慧手機等擴展,轉投資領域還觸及數位學習、資源回收及智慧醫院等新市場,轉投資公司更超過二百家。

 

與林憲銘共事三十多年的緯創稽核長林銘瑤說,所有新事業都需要時間。「大家看到斠面上的公司,但很多新事業都還在燒錢!」對林憲銘而言,小金雞固然閃耀,但諸多仍處於摸索學習的轉投資事業,才是他念茲在茲的。

 

林憲銘一直是個沉得住氣、能夠忍耐到最後的人。○九年,緯創經過多年沉潛,獲利開始出現明顯成長時,他曾對員工說過一段自己的心情:「或許,光明總是比你想像來得慢。但是,施先生(施振榮)給我的啟示,就是要比氣長,要忍才會贏!」他就好像是日本知名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夜鶯不啼,他便耐心地等到牠啼。

 

林憲銘不僅有德川家康般的耐性,緯創龐雜的轉投資,當然需要時間來換取績效,只是隨著緯創規模擴大後,內部管理更加複雜,林憲銘除了投注強大的耐力,更需要果敢決斷的能力。

 

今年三月,緯創內部發生重大違規事件,承接蘋果訂單的部門,發生資料與數據不確實的情況。事件一發生後,緯創立即停工調查,結果確實有主管錯用資料,林憲銘立即果斷地請八位相關人員離職,其中還包括廠長級主管。拜此明快地完成調查與處置,蘋果沒有再嚴厲追究。

 

一位和林憲銘共事多年的員工說,泛宏碁集團那麼多高階主管,林憲銘是少數沒有負評的人,而且他不只與高階主管來往,對基層員工也很關心,很捨得給員工薪水與紅利。「他有親和力,是比較真心對待員工的那種主管。」

 

林憲銘從小在台南長大,父親在亞洲航空公司工作,收入不錯,但祖父幫人家作保,遭人追債,導致家道中落,林憲銘很早就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儘管如此,他對錢財卻看得很開。

 

二○○四年緯創出現虧損時,他對員工說,公司不賺錢,他就不領薪水,結果整整一年不支薪,直到公司賺錢;他與從事教職的太太一直都是捐錢大戶,對許多慈善機構很大方,有一年,林憲銘太太在尾牙就提及,她已經把老公前一年的薪水和紅利都捐出去了,讓員工相當佩服。

 

林憲銘夫妻不僅自己捐錢做公益,緯創也成立人文基金會,每年從盈餘提撥一%到一.二五%,約四千餘萬元,作為基金會的經費。但是,近幾年緯創獲利不穩定,基金會經費不足時,全都是林憲銘自掏腰包補齊;例如一五年緯創稅後純益僅一三·三億元,照規定,提撥僅一千多萬元,不足的二千多萬元,林憲銘就全部認下來。

 

與林憲銘是國中同學、又曾為宏碁同事的陳有諒,覺得林憲銘有台南子弟勤勉苦幹的精神,這是企業要經營成功的基本條件。今年六月,林憲銘邀請他擔任獨董,從不同領域給予公司經營上的意見,原本已退居二線的陳有諒,看到老同學還在努力打拼,直呼不容易,認真帶著一堆資料回去研究。「緯創是很大的集團,營業額八千億元、轉投資兩百多家公司。我得花一些時間,才能把公司搞清楚啊!」

 

林憲銘圓滿交棒黃柏漙 傳承進行式 眾人關注

 

看著緯創這幾年的表現,施振榮除了直誇林憲銘做得很好,也提到宏碁當年分家時,很多人才分到緯創。「宏碁的DNA,在緯創是最深厚的;反觀宏碁的文化,則被蘭奇淡化掉了,現在需要一點一滴再重建起來。」

 

不過,施振榮也強調,宏碁如今已是第三代的陳俊聖當CEO、佳世達的陳其宏也是第三代,泛宏碁的傳承是現在進行式;今年施振榮辭去緯創董事,而六十六歲的林憲銘也把緯創CEO交給黃柏漙,專任董事長。「交棒是企業必走的路,面對產業變革的轉折點,交棒傳承是一定要的。」台灣科技業的傳承風起雲湧,緯創能不能走出更好的未來,想必科技圈都在看。

 

林憲銘

六十六歲的林憲銘已將緯創CEO位置交給總經理黃柏漙(左)。

 

緯創

▲點圖放大

 

林憲銘

出生:1952年

現職:緯創、緯穎、緯軟等公司董事長

經歷:宏碁電腦總經理、宏碁資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學歷: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學系

延伸閱讀
40歲首購族的疑問:房貸該不該背到30年?
40歲首購族的疑問:房貸該不該背到30年?

2019-12-09

1000萬退休金只勉強夠用...公開多數人退休後最後悔的3件事:太相信勞保年金
1000萬退休金只勉強夠用...公開多數人退休後最後悔的3件事:太相信勞保年金

2019-12-09

一張表比較32 家車廠「10年養車成本」:該買什麼車才划算?
一張表比較32 家車廠「10年養車成本」:該買什麼車才划算?

2019-12-09

冬季外套三大品牌:為什麼穿最便宜的The North Face,反而容易被搶劫?
冬季外套三大品牌:為什麼穿最便宜的The North Face,反而容易被搶劫?

2019-12-06

40歲公務員從股市一年提領300萬:我從「賽車」領悟投資最重要的2件事
40歲公務員從股市一年提領300萬:我從「賽車」領悟投資最重要的2件事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