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才剛歡慶全民健保高額盈餘沒多久,政府就宣布自今年起,健保將入不敷出,預估明年差額將高達兩百億元,健保財務狀況令人憂心。
台灣人口老化,醫療費用持續高漲,加上目前仍存在某種程度的浪費,這兩大問題,並非台灣獨有,世界各國這幾年相繼實施DRG制度來管控;台灣已跟進實施第一、第二階段,但今年一月底原本宣布要全面實施,卻遭到醫界強力反彈,最後衛福部決定交由新政府決定。
一個制度,學者與政府說好,但眾多醫師卻跳出來說反對,到底真相如何?我們採訪了二十多位學者專家和名醫,深入了解問題。
大多數民眾不知道DRG是什麼,簡單來說,它是健保給付給醫院的方式改變。原本醫院治療病人花多少錢,健保就給付多少錢,新制則改成醫院治療好同一種程度的病人,就給付一樣的錢;換句話說,如果醫院花更多成本救治病人,就會虧錢,但如果醫院使用較少的成本醫好病人,就會賺錢。
看起來是鼓勵好醫師的好制度,但這僅限於單純的疾病,如果是複雜度高的疾病,用這樣的給付方式,醫院勢必賠錢。這也是為何許多名醫呼籲,重症不應納入DRG制度的主因。因為,一旦重症納入,直接衝擊的就是重症病人。醫院有可能考量到經營成本,而將病人拒於門外或轉出,屆時病人將淪為人球。
新政府上任近三個月,DRG遲未上路,到底卡在哪裡?本期有深入解析。我們期待,一個完善的DRG制度上路,讓健保永續,創造病人、醫界、政府三贏局面!
本期另一個封面故事〈小心!中年很有事〉,談的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可能面臨的中年危機。原本好發於四十歲之後的中年危機,有提早報到的趨勢,尤其是工作五到十年後,就可能面臨相關問題;若能及早準備,相信可以助你超越危機,成為職場勝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