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財富管理,民眾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銀行氣派的裝潢、理專親切的微笑;不過,財富管理市場由銀行獨占的狀況即將改觀,已有壽險公司即將成為市場生力軍,以後民眾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了!
今年才開春,宏利人壽就搶了個頭彩,向金管會遞件申請財富管理執照,成為首家申請財管執照的壽險業者,挾著壽險業驚人的業務能力以及外商公司強大的產品規畫能力,預料將掀起財管市場的喧囂戰火。
1/3國人有潛在財管需求
台灣地區財富管理市場到底潛力有多驚人?根據麥肯錫的分析,台灣二○○七年十萬美元 (約新台幣三二○萬元)客戶約有七十四萬人,到二○一○年將會成長至一百萬人以上,等於將近台灣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財富管理的潛在客戶,市場之大可想而知。
中信銀財富管理處副處長隋榮欣就表示,財富管理業務所帶來的手續費收入,對銀行來說是最沒有呆帳風險的一種,再加上國內消費者對理財需求增加,因此市場成長潛力可期。
到去年年底為止,國內三十九家銀行中共有十四家擁有財富管理執照,隨著宏利的加入,競爭只會愈來愈激烈。以宏利人壽為例,該集團在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與基金公司規模都相當可觀,且香港退休市場市占率高,產品又相當創新,尤其在節稅、投資獲利方面都有不錯績效,針對高資產客戶群設計商品的經驗更是台灣少見。因此,只要從香港引進當地熱賣商品,改良成符合台灣法令的商品,就相當有競爭力。不過,宏利人壽低調表示:「集團的確對此有興趣、有研究,還在進行相關程序,在未獲得核准函前一切都不能說。」
中信銀:加強理專戰力
不論壽險或銀行業者都有志一同地認為,服務財管客戶,比的是投資組合、報酬與風險控管能力及服務的細膩度,而業者發展的客戶資產管理系統更是決勝武器。尤其是早就備戰中的四大民營銀行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以及台新銀,更早早著手更新各種理財規畫系統,加強理財專員的內部認證與素質。
去年財管業務大成長的中信銀,業務發展腳程走得最快,隋榮欣指出,今年中信銀鎖定四大族群:退休族、中小企業主、有海外投資需求者為客戶對象,而目標客戶群的資產則設定為一千五百萬元以上為主。隋榮欣認為,國外的私人銀行客戶群資產都鎖定一百萬美元(折合台幣三千兩百萬元)以上,這部分的客群本國銀行很難與之競爭,因此,中信銀以資產一千五百萬元以上的貴賓理財客戶為主要目標,並以主動出擊的方式,由主管幫著理財專員照顧客戶,若搜尋客戶資料,發現有需要調整資產配置時,甚至會陪同理專一起拜訪客戶。
北富銀:改變傳統行銷手法
而台北富邦銀行自行研發理財規畫系統,今年下半年就要上線,其財富管理總處資深協理陳怡芬表示,為了讓理財專員不要變成「活動販賣機」,將導入荷士衛(Huthwaite顧問公司)的「顧問式行銷」,屏除傳統理專銷售方式,透過與客戶交談的過程,讓客戶自己提出需求,進而協助規畫,以「顧問」身分,讓客戶選擇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商品。
台新:提高風險評估準確度
台新財富管理的系統,則特別引進華爾街專業經理人所使用的Ibbotson Asset Allocation System資產配置系統,這套系統能為客戶進行資產配置分析。台新財管事業處協理魏瑞香表示,這套系統內建七十年全球各國股市漲跌紀錄,規畫資產配置時,試算風險後準確度高,能讓客戶了解資產配置最高可能獲利多少,或是可能賠多少。
國泰:定期檢視客戶狀況
至於國泰世華銀行的「PEC財富導航系統」,強調能提醒理專定期檢視客戶資產配置,如:往來資產三百萬元至一千萬元的客戶,至少每半年主動檢視一次客戶的投資組合,一千萬元以上客戶則每季檢視一次;此外,這套系統還能根據每位客戶預期的投資報酬來設定停利、停損比率,一旦報酬率到達預設點,系統會主動通知理財專員與客戶聯絡。
也就是說,不管是財務規畫分析或是內部認證,銀行對於理財專員的要求愈來愈高,也愈來愈嚴格,再加上壽險公司將以不同於銀行的姿態加入財富管理市場,可預見的是,未來這個戰場的競爭將加劇,套一句銀行財富管理主管的話,「沒配備最精密的軟、硬體系統,就等著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