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帳問題嚴重侵蝕各銀行獲利,中信銀自十一月起打破「不賣金控同業保單」的不成文內規,開始銷售富邦人壽保單,而且很可能成為新的市場常態。
富邦人壽副總張錡和證實,中國信託的確自十一月起開始銷售富邦人壽保單。張錡和認為,未來金控與金控間將發展出既競爭又合作的獨特關係,而且,就從銀行保險開始!
某銀行主管表示,今年以來雙卡風暴未歇,讓多家以消費金融業務為主體的金控公司虧損連連。截至今年第三季為止,中信銀累計提存三三三.九億元呆帳,致使金控稅後虧損二十四.四億元;台北富邦銀行也比去年同期多提存八十八億元呆帳準備,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才○.七元;而台新銀累計至第三季EPS也不過○.六六元。
因為呆帳問題嚴重侵蝕獲利,各金控總經理急下「賺錢令」,但某銀行總經理坦言:「企金利潤低、賺不了錢,消金業務又正在火燒,誰敢做?看來看去,現在只能靠財富管理能賺點錢」。而財富管理業務除了共同基金外,最主要的非保險莫屬,所以,銀行立刻對保險代理人公司下達「高佣金、高利潤」要求。
台新保代協理李文彬解釋,銀行要銷售保單,必須先成立保險代理人公司,由保代公司與壽險公司簽約後,理財專員才能銷售保單。
過去銀行多與保代公司一起選擇未來要銷售的保單,甚至是藉由保代的專業判斷直接篩選商品,簽約後就給理財專員開賣;不過,各金控都有共同的默契,那就是——「銀行通路絕對不賣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
銀行通路只賣自家人的商品,對集團、金控來說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但就「銀行」立場來說則顯得不夠公平。金控旗下的銀行只能賣自家人保單,提供給客戶的選擇當然不夠多元化,內部反對聲浪一直存在;直到如今面對「賺錢」壓力,銀行高層也不得不對這項禁令低頭。
對於中信金控開放通路、開始銷售富邦人壽的保單,張錡和形容「這難得的第一步,對銀行保險市場來說,具有很大的象徵性意義」,李文彬也說「未來金控旗下銀行只能單賣集團保單的情形,將逐漸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