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華人世界裡面,女生是被賦予比較多家庭責任的人,要兼顧家庭跟事業的話,我覺得時間管理是一個非常受用的方式」
「也就是說,不管一個人的才華在哪裡,每個人都有24小時,只要好好把握、管理自己的24小時,就一定可以完成夢想」。
有「自營商天后」之稱的范姜奇秀,在操盤時有個最厲害的功夫:不容易把賺的錢吐回去,在20多年的操盤生涯中,僅2年出現小虧。
在專業領域極度講究理性、數據與分析,但在她的血液裡,也流淌著對藝術的熱情。
范姜奇秀入行3、5年後,一次陪著兒子上畫廊習作的契機下開始學畫,她竟然拿下第32屆全國油畫展銀牌獎與台灣國展優選等獎項。
一手操盤、一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人生看似順遂、安穩,但總是有個問題縈繞在她的腦海中...,最終,她決定捨棄金融圈千萬年薪,投入藝文創投。
被稱作「療癒系台劇」的《人生清理員》,以不失幽默的方式探討「孤獨死」的沉重議題,一開播就獲得熱烈討論與迴響。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該劇監製人之一竟是「自營商天后」之稱的范姜奇秀。
「我爸爸在我小學一年級時就過世,我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當時我們住台東關山,我那時候覺得當老師是個有社會地位、穩定,而且有意義的工作,所以我的志願其實是當老師。」光容創投顧問公司董事長范姜奇秀說著小時候的想法。
不過,當時要當老師非常競爭,她投了9封履歷都沒有下文,唯一投給元大的履歷,卻促成她踏進金融業。
「我一個同學他媽媽在元大做股票,跟我講『范姜,元大好像有在找人,還不錯耶,要不要來?』我就丟了一份履歷。」就這樣,畢業於中央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的她,開始證券研究員的工作。
出身單親家庭、從小想當老師 范姜奇秀意外成自營商天后
對范姜奇秀來說,研究一家企業、跑財務模型、撰寫報告,一位研究員的工作內容,和在讀研究所時期寫論文的性質很像,這不僅是她喜歡做的事,也是她的強項所在,因此她開始把公司當研究室,晚上回家吃完飯後,還會自主進公司加班、寫報告。
在入行幾年後,她於1995年開始操盤公募基金。在1997年1月至1997年7月間操盤元大多多基金,創下66.37%的操作績效,表現大幅優於同期間台股35%的漲幅。
除了會賺錢,范姜奇秀在操盤時還有個最厲害的特性是「不容易把賺的錢吐回去」,在他20多年的操盤生涯中,僅2年出現小虧,「在自營商操盤的時候,我們是做絕對報酬,因此我給自己的要求是不能夠連續2年虧損,因為我自己覺得如果連續2年虧損,我會沒有工作。」
攝影:劉咸昌
不管是擔任基金經理人或在自營商操盤,范姜奇秀因為特別注重控管風險,更能持盈保泰。曾經有人幫范姜奇秀計算過,在她操盤的20多年生涯中,只靠控制持股比例、不作空,整體績效甚至優於可用投資工具更多的避險基金。
陪兒子上畫廊與藝術結緣 范姜奇秀一手操盤、一手拿畫筆
儘管在她的專業領域,極度講究理性、數據與分析,但在她的血液裡,也流淌著對藝術的熱情,她在入行3、5年後,一次陪著兒子上畫廊習作的契機下開始學畫,到後來愈畫愈投入,曾拿下第32屆全國油畫展銀牌獎與台灣國展優選等獎項。
一手操盤、一手拿畫筆,儘管這樣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人生看似順遂、安穩,但總是有一個問題縈繞在她的腦海中:「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攝影:劉咸昌
在她48歲決定退休的時候,已經覺得操盤這件事沒什麼挑戰性,因此選擇專心畫畫,同時去旁聽2年藝術史的課。談起為何會有這樣的轉折,范姜奇秀指出:「我不會把賺很多錢當作是件很重要的事或很開心的事。當然,你有績效就會得到獎金,但我不覺得那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那個當下,其實我會覺得,如果我是一個藝術家,有一幅畫可以留下來的話,我覺得會更有成就感。」
在休息3年後,范姜奇秀雖然在2019年一度回到職場上,出任中央再保公司投資長,但她在2021年選擇捨棄千萬年薪,創立光容創投顧問。
靜心課後找到人生新方向 成立藝術創投公司
這是她在探索人生意義的過程中、上了3年靜心課後的答案。
她不僅與果陀劇場執行長林靈玉結緣,也決定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我的性格裡面,有理性、規劃、執行能力,但我已經不想將這些能力用在累積自己的財富上,所以我決定開一間公司,除了幫自己帶一點收入、幫人操盤以外,我希望可以協助藝術界或藝術家,能比較無後顧之憂地去發展他們的作品」。
「我們希望可以資助一些藝術家,讓他們去好好發揮,讓作品感動人心,而光容要做的,就是結合金融界跟藝術界,讓資源可以串流。」
以《人生清理員》這部戲為例,對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來說,有機會透過戲劇的方式,讓觀眾去思考或是獲得啟發,范姜奇秀因此向林靈玉自告奮勇,為促成完成這部戲劇到處奔走籌錢。
除了向文化部、文策院申請到補助以外,她也一一拜訪有可能認同此理念的朋友們,就這樣拿到一筆筆50萬、100萬的小額投資;最終,她花了1年的時間,籌措到所需要的5500萬元。
過去,人家是捧著錢、追著她,希望能她能幫忙操盤;現在,她卻得放下身段,要別人投入一個不見得能回本的案子,「雖然很不容易,但其實過程中有很多感動,我甚至會覺得完成這樣的事情,可能比操盤賺到的錢還更有意義,因為它可以完成一個劇,透過它,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有多少人會被感動,這些東西都有它的影響力」。
投資台劇後又有新計劃 果陀讓故事班深入關懷據點
在去年12月開始,范姜奇秀與果陀又往前進一步,開啟一套新模式,走進關懷據點,希望讓藝術改變社會。
「果陀的理念是『用戲劇來展現人心的美好』,我們很贊成這件事,所以希望透過戲劇來做所謂的心靈治療。」
光容創投顧問向一般民眾或企業募資,再去找需要協助的長者或弱勢團體,同時透過果陀的平台,將劇場、故事班帶入,過程中,長者的腦筋與肢體就有機會被活化、提升生命力。今年,范姜奇秀預計要擴大故事班的辦理,預期要做100班。
攝影:劉咸昌
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怎取得平衡?范姜奇秀首重時間管理
從金融圈轉戰藝術管理,范姜奇秀認為不管一個人的才華在哪裡,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只要好好把握、管理自己的24小時,就一定可以完成夢想。
范姜奇秀分享:「雖然在華人的世界裡面,女生是被賦予比較多家庭責任的人,但要兼顧家庭跟事業的話,我覺得時間管理是一個非常受用的方式」。
她舉例說明,自己幾乎每天都會在一大早或前一天晚上,把要做的事情詳細規劃,「幾點要做什麼、要完成什麼事情,連我的晚餐要做什麼,我都會先寫下來,像是可能規劃要煮什麼湯配什麼青菜跟肉。」
范姜奇秀堅信,只要規劃得當、確實執行,職業婦女要在工作與事業上取得平衡,其實不如想像中困難。
范姜奇秀小檔案
現職:光容創業投資顧問股份公司董事長、人生清理員(股)公司 董事長、果宇全球董事長、果陀文創公益活動顧問
生日(年齡):1967年(57歲)
學歷: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碩士
經歷:中央再保險公司投資長、凱基證自營部副總經理、元大證自營部副總經理
家庭:已婚,育有2子
座右銘:悲智願行
本專題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