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發展無所不在,其中一個寄與厚望的發展應用落在金融業;然而,金融業在台灣向來為高度監管的行業,在安全與發展天秤中,AI金融科技產業在力求發展的過程中充滿挑戰。
為了讓金融科技帶來經濟效率提升、企業營運加乘,讓AI人工智慧在興起時同時促成應用層面放大,精準結合AI金融科技,資源迅速挹注產業數位轉型,AI金融科技協會於週四(9/5)舉辦2024 AI金融科技發展論壇,邀請到產、政、學、研專家學者與會,提供政府AI金融科技的政策擬定方針,開創普惠暨ESG價值。
在此場AI金融科技發展論壇上,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指出,金融服務大概有三個階段,分別是:banking as service(金融服務)、banking as platform(金融平台),以及open banking(開放銀行),而在下一個階段,也是目前正在發展進行中的階段就是AI with banking。
在讓AI人工智慧於金融業界發揮其賦能能力之時,陳彥良重申金管會在其中的立場,各項應用將以「安全與發展並進」原則的推動。
國發會備妥銀彈 盼AI金融科技產業成護國群山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分享,國發會本身在AI金融科技方面參與比較少,主因為「金融是比較特別的一塊,有非常高的專業」。
根據CB Insights的統計,在全球1200家獨角獸公司中,金融科技企業的比率達21%為最高,第二則是佔比19%的軟體公司與電商。
詹方冠引用此數據分享:「可以看得出來,過去10年來的科技發展,金融跟科技的結合產生了非常多商機,也讓企業有新的發展機會與轉型方向」。他認為,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台灣在此領域的人才或技術也都有很好的基礎,絕對是政府與民間可以一起努力的方向。
為此,國發會提供了金融科技新創企業各項協助,像是帶企業去國外參加路演;後續,國發會也規劃在矽谷與東京,設立台灣新創站點(hub)以協助打進美國或是日本市場。
詹方冠勉勵台灣的新創業,當有機會進入這些市場或站點時,可以多多善用政府提供的網絡、市場資訊,或是專業服務等資源,「我希望將來政府跟民間合作,可以讓我們的AI金融科技,能夠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群山」。
輔佐AI金融科技產業發展 金總推共創平台、創新園區
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蘇建榮則表示,日前在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時,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才提到:「AI是台灣未來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蘇建榮分享,不管在金融業界或其它業界,都有AI科技的應用空間,可望讓金融服務更加普及。
為了在發展過程中盡一份力,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旗下,除了有「金融科技共創平台」,也有「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透過此平台與園區,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有三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包括:產業創新、人才培育,以及國際交流。
隨著AI發展的進展,蘇建榮期盼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能提供平台讓國內外金融與科技業界交流、彼此學習,讓台灣的金融科技應用能夠有更好的成果。
國發會有錢、金融科技新創業拿不到?業者點一關鍵
AI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姚木川在演說時,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個人觀察:「前陣子我去拜會詹副主委(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他跟我們講了一個比較好玩的現象,他說國發錢都準備了,沒有人找他,他說他用手指頭去算這幾年來金融科技業去找國發的團隊,用5根手指頭就數得出來,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情況。」
對此,阿爾發投顧董事長陳志彥在問答環節時針對此現象提出觀察指出,自己過往就走過這些流程,發現要取得國發會資金分為兩條路徑,第一條是由國發會直投(直接投資),但因為金額通常要1億元以上,因此不適合多數新創業者。
但如果要走另一條「搭配外部創投」的路徑,金融科技新創業者就會開始遇上麻煩,陳志彥分析:「國發基金搭配創投,有一個大前提是創投要審核,若創投評估過了、願意投資,國發會就會搭配一起投資,但現在問題就來了,國內的創投我們大概接觸過7、8成,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國內的創投對金融科技產業不熟悉,因為不熟悉就不想投資,他們不想投資國發基金就不會跟進。」
因此,陳志彥認為,要解決國發會有錢卻找不但案子、金融科技新創有點子卻找不到錢的困境,必須要有類似香港數碼港或新加坡淡馬錫基金這樣的基金出現,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屆時,就算其它創投單位對金融科技不熟悉,看到領頭羊在審查後願意出資投資,也可望跟進,為金融科技產業引進更多資金活水。
促進AI金融科技新創引資 業者籲:成立創投基金
姚木川呼應陳志彥的說法指出,未來AI金融科技協會將努力往兩個方向去發展,首先是第一階段已經底定、金管會將成立的金融科技發展創新單位,儘管目前還不知道能拿到多少資源,但至少開啟了好的第一步。
第二點則是去思考推動成立創投基金,像是新加坡的國家主權基金,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成立金融科技或AI科技創投基金。
「今年有許多金融機構上半年獲利創新高,那是幾千億的數字,如果我們從裡面拿出30、50億來挹注給科技業,或者是金融相關的產業、相關的平台,或相關產品,自然就會產生無限大的槓桿。」姚木川這樣説明。
數發部分享AI領航計畫成效 銀行更有效掌握異常交易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在演說時,則分享目前已經在金融業看到的AI金融科技發展成果,他以台北富邦銀行為例指出,每天有超過百萬筆的交易要做監測,其中可能有超過6千筆需要進一步做姓名檢核、風險評分與加強審查,「這些如果都靠人工處理要很花很多時間,且沒辦法立刻反應監理法規和名單資料庫的變化」。
但透過數發部的AI領航計畫,找金融科技業者來一起合作後,發現可以透過AI演算,建立可疑交易判斷模組,像是一間早餐店為何有那麼多大筆資金進出?一張信用卡為何會在同一間店連續刷卡多次?利用數位科技就可以節省人力,聚焦在真正需要釐清的異常交易上。
金管會看金融科技發展 提五大策略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則分享,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對金融科技提出五大策略,包括第一、擴大容錯空間;二、鼓勵打團體戰;三、探索金融科技發展機會,助金融轉型;四、支持純網路金融發展;五、全方位引領金融科技發展。
她進一步分析,在這個容錯的部分,主委非常希望能夠擴大容錯空間,並加大創新領域、調整創新實驗的落地機制。
舉例來說,以往金融科技創新實驗都比較嚴格,在測試完成後到實驗成功要落地時,因為可能涉及修法,當中可能有個空窗期,「我們會希望調整落地機制,讓業者在實驗過程當中、甚至是法規還沒有修正完前,也許可以有個類似暫時性的許可,或是豁免機制」,金管會期盼往這個方向修正,有助新創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