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信用卡寄錯收件者、被趁亂盜刷、員工處理客訴累爆?合併花旗後狀況頻傳,星展銀行這樣回應…

信用卡寄錯收件者、被趁亂盜刷、員工處理客訴累爆?合併花旗後狀況頻傳,星展銀行這樣回應…

林韋伶

金融

shutterstock

2023-08-30 15:44

星展銀行(台灣)在8月14日宣布順利完成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業務整併,成為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

然而,在合併後卻傳出包括:信用卡寄錯收件者、被趁亂盜刷、客戶財管風險分級錯誤…等亂象,被質疑是否為系統對接出問題;對此,星展銀行表示:皆為零星個案,無系統對接問題。

 

在星展宣布順利合併花旗台灣消金業務還不滿1個月的時間內,傳出有客戶中文名字變韓文、收到星展寄「別人的」信用卡、信用卡被盜刷,以及客戶財管風險分級錯誤…等亂象,也讓星展遭質疑當初自豪用一個周末就完成的系統對接是否出錯?

 

對此,星展銀行表示:「沒有系統對接出錯的問題,僅為零星個案。」

 

星展併花旗後亂象頻傳 星展澄清:僅為零星個案

 

兩家銀行合併牽涉的客戶資料與資訊極為龐大,先前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黃思翰就曾分享,為此準備了18個月,其中經歷至少4次的演練。

 

然而,據了解,部分業務轉換時需要客戶填寫表格,有部分出錯的案例是因為客戶填寫的資料難以辨識,或是因為有難字等情況,目前星展已經針對這些案例透過人工進行後續處理。

 

在信用卡寄送錯誤的部分,根據星展銀的掌握僅有一例,且是家族成員間的信用卡。

 

至於傳出有客戶信用卡被趁亂盜刷,星展銀行回應表示:「近期客戶反映併購後遭盜刷之情事,經查主要為上週海外網路商店卡號演算攻撃事件,本行於偵知後亦已啟動相關措施,保護客戶權益。」

 

 

星展銀行也表示,對信用卡盜刷交易已建構相對應的偵測參數,每日監控高風險交易並由專責單位24小時檢核,若有異常會立即與客戶聯絡確認,經確認為非本人交易後將立即進行換卡,並就爭議款項進行處理,客戶無需負擔任何盜刷之損失。

 

另外,對於有客戶抱怨財管分級錯誤的情況,星展銀行解釋,主要是各銀行對於客戶風險屬性判定的標準不同,客戶自身的情況也可能時時在變動,客戶要投資就必須重新做風險屬性判定。

 

合併前補足260名人力仍不夠 星展持續增員中

 

面對合併初期狀況頻頻,除了許多客戶感到無所適從外,也大幅加大星展銀行員工的工作量。儘管星展銀因為合併如臨大敵,在合併前就增聘約260名員工,但坦承要完全補足人力缺口仍需時間。

 

尤其,合併後前幾天,客戶可能因為對於兩家銀行各項系統、App的邏輯不同,而有各種使用上的問題,讓客服當天湧進逾9萬通電話,導致客服塞車,在電話打不進去的情況下,客戶便前往實體分行詢問,因此出現分行員工必須加班的狀況;對此,星展銀行表示:「都有依法給予加班費或補休,也持續積極補充人力」。

 

對於星展銀行員工工作量暴增的情況,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說明,因為星展銀行工會已具名申訴相關情形,後續勞檢將由職業安全衛生署安排勞檢。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也指出,星展銀行此次合併作業時,可能因系統、作業流程發生意外狀況需要勞工加班處理,基本上正常與加班工時總共不能超過12小時,且須依法規給予加班費。

 

此外,若業務量臨時過大,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要求,當必須運用「勞基法」特殊規定時,也有其嚴格條件與要求,並非可任意運用,且若該公司有工會就須先通知工會,若無則須通知主管機關,後續也須注意勞工在短時間內有過長工時後,需在下一次出勤前安排足夠休息時間。

延伸閱讀

全金聯不忍了!怒控星展15分行太超過 併花旗後剝削員工「加班到凌晨」,列4亂象提出檢舉
全金聯不忍了!怒控星展15分行太超過 併花旗後剝削員工「加班到凌晨」,列4亂象提出檢舉

2023-08-26

花旗卡費怎麼繳?無法登入星展APP,「這步驟」做錯了!首日9萬通電話打爆客服,帳單問題一次看
花旗卡費怎麼繳?無法登入星展APP,「這步驟」做錯了!首日9萬通電話打爆客服,帳單問題一次看

2023-08-23

星展併花旗「花個週末就完成」!9月啟動第一波換卡計畫,還沒領新卡怎麼辦?總座親揭作法
星展併花旗「花個週末就完成」!9月啟動第一波換卡計畫,還沒領新卡怎麼辦?總座親揭作法

2023-08-14

花旗44家分行走入歷史,5大服務下午3點半喊卡!併入星展,金融卡、網銀要重新申請?異動一次看
花旗44家分行走入歷史,5大服務下午3點半喊卡!併入星展,金融卡、網銀要重新申請?異動一次看

2023-08-11

熬過瑞幸假帳風波...創辦人再成立「庫迪咖啡」 13個月狼性展店6千家:人力、管理能力成最大風險
熬過瑞幸假帳風波...創辦人再成立「庫迪咖啡」 13個月狼性展店6千家:人力、管理能力成最大風險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