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13)日發表《2022台灣CEO前瞻大調查》,過去兩年企業經歷了疫後復甦、供應鏈重組、人才短缺等風險,在眾多風險中,台灣最具影響力50位企業CEO認定台灣企業最大的風險為「監管法規風險」。
2022年國際間動盪不斷,儘管企業在地緣政治不穩定中仍緩步成長,但根據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表的最新調查,影響台灣企業五大風險包括:監管法規風險(22%)、環境氣候變遷(18%)、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16%)、數位網路安全(12%)、屬地主義風險(8%)。
其中,「監管法規風險」由去年的第六名(8%)風險躍升為今年台灣CEO認定的第一大風險。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認為,近年來,為因應地緣政治與企業發展,全球各國的監管法規力道不斷增強,ESG永續經營與淨零排碳規範、美國晶片法案、ISO資訊安全認證、國際金融財稅法遵、新興科技的相關法規等,皆使企業在國內外的營運風險逐漸提高,成為企業聲譽與財務上的隱憂。
「監管法規風險」提升 由去年第6名升至今年第1名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因中美貿易戰、脫歐等議題,屬地主義風險不時影響著台灣企業的布局策略,而今年因俄烏戰爭及美國晶片法案等,地緣政治議題再次引發關注,且被CEO們視為第五大風險。
陳俊光指出,疫情衝擊造成供應鏈變動與重組,使企業承受重大壓力,近期國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與中國面對疫情的清零政策,一再衝擊生產與勞動力市場,CEO皆認為企業未來3年將採取製造地點多元化為首要策略,擬在東南亞與拉丁美洲國家增設生產據點。當生產基地更貼近市場時,除了可以縮短物流時間與成本、減少碳排放,並分散供應鏈風險。
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分析:「因地緣政治壓力、貿易戰,供應鏈重組勢在必行,下個十年在東南亞,像是泰國、印尼等國家應該有相當不錯的機會。另外,因為美國鼓勵製造業回去,相關廠商也不得不增加投資。」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則認為:「未來將發展出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價值鏈,前台、中台、後台都要全部串連起來。」
根據調查結果,面對未來3年的信心程度,超過8成台灣CEO在「國家景氣發展(82%)」與「所屬企業前景(86%)」上都有信心,與全球及亞太區的程度相近。
未來3年「國家景氣發展」怎麼走?逾8成台灣CEO:有信心
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吳麟認為,雖台灣企業走出疫情的陰霾進入新常態,在營運策略上也已轉變思維創造新興服務,但CEO仍有所憂慮,除了防疫疲勞後所留下的不確定性之外,包括利率上升、通貨膨脹與可預期的衰退的經濟因素等,都將成為企業的挑戰。
展望2023年,吳麟認為儘管全球經濟除延續2022年下半年疲弱態勢,各項預測與企業調查也顯示未來面臨經濟衰退是可預期的,但仍有32%台灣CEO認為此次全球的衰退是溫和短暫的;不過,80%的台灣CEO也認同,經濟衰退將可能讓未來3年企業的成長預期全然翻盤。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位置上,再加上持續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包括俄烏戰爭、中國封城、中美貿易等)、全球金融波動、氣候永續等影響,經貿表現的預期也隨著全球狀態而不斷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