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三年,影響力也是無遠弗屆,更帶來許多「不可逆」的改變,像是「數位金融」的應用與發展便是其中之一。在疫情時期,為了避免人際接觸而加速發展的數位金融服務,在疫情之後,究竟會如何持續改變人們的未來生活?
台灣的金融產業、主管機關等,又能如何加入這股數位金融新浪潮呢?關於這些問題,《今周刊》除了在第1347期推出台灣首份「全國金控數位長大調查」,邀請數位長們以專業的圈內視角,分享對於數位金融趨勢的觀察,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也邀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金管會前主委王儷玲、以及雲端服務企業「CloudMile 萬里雲」執行長劉永信,分享他們對於台灣數位金融發展的洞見與建言。
其中王儷玲首先表示,其實早在疫情之前的2015年,瑞士知名智庫「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便已經針對如何打造數位金融環境有了熱烈的討論,而在疫情時期,各家金融業者也加速推出遠距服務,無論是買保險、投資等業務,都可以在線上實現。而這樣高便利性的服務,雖然是因疫情而深入日常,卻不會因疫情趨緩而消失。相反地,王儷玲認為,未來數位金融的生活應用將更為全面,甚至發展至「金融生態系」,藉由跨產業、跨機構的整合,讓民眾的日常生活更便利。
對此,劉永信則進一步表示,想要讓數位金融在疫情後持續發展,關鍵便在於「上雲端」。他指出,台灣數位金融發展與雲端相關的業務,可以分為核心系統上雲、數據上雲、資料備援三種。而透過「上雲」,除了可以增強金融業者的營運韌性,也可以透過開放資料(Open Data)、開放API(Open API)的方式,協助台灣金融產業建立生態圈,甚至以此為基礎跨足亞洲與世界。
王之杰分享「全國金控數位長大調查」成果,發現「重視客戶需求的轉變與體驗」高居數位進程中受到關注的首位。
接著,王之杰也分享「全國金控數位長大調查」中,對於業者現階段在數位進程各面向的執行與落實比重相關統計數據。調查顯示,在全國數位長的業務中,「重視客戶需求的轉變與體驗」佔首位、其次為「提高數位化程度」,「降低數位網路風險與金融犯罪」則位居第三。對此,王儷玲除了肯定「全國金控數位長大調查」對於促進台灣數位金融發展的價值,也建議金融機構未來持續從消費者的體驗出發,並透過資安保障讓消費者更放心。
「談到資安,其實又回到上雲,因為雲端可以促進風險控管、個資保護,讓資訊安全性更穩固。」王儷玲補充,由於雲端可以協助業者彼此串連、追蹤軌跡,因此透過雲端平台做整合,對於資訊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同時又能強化業者在資料存儲、資料交換、AI 技術等面向的數位應用。
王儷玲期待金融主管機關加快鬆綁相關規範,將更多業者納入數位金融生態系。
與此同時,她也期待金融主管機關加快鬆綁相關規範,將更多國內業者、新創公司納入數位金融生態系,以此讓數位金融環境更健全,也協助金融界向上提升。「有時銀行會擔心跟新創公司合作時,新創公司的資安程度不足。但如果有了一個雲端平台,那麼銀行與小型新創公司便可以透過雲端,以資料不落地的方式合作。」王儷玲舉例道。
劉永信建議金融業者攜手雲端營運業者,共同擬定資安防護措施,給予消費者資料最完善的保護,並透過資料共享平台協助業者更瞭解客戶輪廓。
劉永信則補充道,透過網路與數據,金融業其實可以跟消費者連結地更緊密。他也建議主管機關透過鼓勵的模式,促使新創公司透過技術、流程建立,提升數位金融的資安環境。畢竟,雲端無國界,金融業者必須透過攜手雲端營運業者,共同擬定資安防護措施,也就是共享責任模型,才能給予消費者資料最完善的保護。另一方面,金融業者內部也可以透過資料共享平台,協助業者更瞭解客戶輪廓,在拓展業務的同時也能精進內部風險控管能力。「雲端其實就是在建立數位韌性,目前台灣主要對於資安的防護仍以地端為主,但未來若是以『混合雲』的形式,讓雲端、地端互為備援,便能強化數位韌性、營運韌性,不會因為機房損毀等問題,便讓金融服務無法進行。」劉永信表示。
然而,想要促進數位金融發展,除了主管機關、金融機構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有更多生力軍。對此,王儷玲建議,面對目前的數位金融人力缺口,除了可以藉由雲端技術減少基礎工程工作,也需要與大學攜手,或是與科技新創合作在職訓練,讓更多人才加入數位金融的行列。畢竟,雲端作為開放系統,除了帶來創新,也可以達成規模化、輸出到海外,衍伸出更多商機。而唯有透過政府法規開放、金融機構態度開放,才能邁向開放金融,為民眾提供更高的便利性,也為產業創造更多可能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