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外匯管制」字眼引起市場討論,週四(9/29)他再度於立法院財委會接受質詢時強調,央行有足夠能力因應資金撤出,不論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央行都採取富彈性、有效的貨幣政策跟外匯「管理」措施,台灣都度過危機,因此,「不會採取外匯管制」。
楊金龍表示,台灣外幣流動性足夠、國人外幣存款約2700億美元,還有8000億美元的國外淨資產,對於外資1000億美元的流出,足以因應、沒有多大問題。
此外,通膨居高不下,央行僅升息半碼,立委賴士葆質詢時指出,央行宣布升息半碼,「市場都很失望」。他表示,究竟央行升息半碼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是為了通膨、股市,還是選舉考量?
楊金龍回應,大家不能只看升息半碼,央行還搭配調了1碼存準率,今年累計也調了2碼存準率,為的是壓抑通膨預期。他強調,貨幣政策不會顧慮股市、沒有選舉考量。
央行週三(9/28)晚間也發出新聞稿澄清,強調楊金龍當時的回應前提是立委提問的假設,且過去從未、未來也不會進行外匯管制。
央行聲明4點如下:
一、我國外匯存底截至6月底有5490億美元,外幣流動性更高達6914億美元;我國國際收支健全,對外貿易均呈順差,且外債極低;加上國人持有外匯存款約2700多億美元及海外淨資產8000多億美元,這些資源足以因應國際資本大幅移動。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至2012年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國際重大事件,本行均透過彈性有效之貨幣政策及外匯管理措施,穩定市場,讓台灣安然度過危機。
二、自本年以來,美國升息、國際股市大跌,外資賣超台股並匯出,截至目前外匯市場運作順暢,尚屬穩定。若美國再升息造成外資大量流出,本行有足夠能力可以因應外匯市場的波動。
三、至於兩岸緊張情勢,觀諸歷史,即使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及本年8月初中國軍演,台灣從未實施外匯管制,透過外匯管理措施,足可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四、委員質詢假設兩岸緊張或美國大幅升息,出現短期外資大量撤出情形,本行不會採行外匯管制措施。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周二(9/27)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萬一出現大量資金撤離,將會採取外匯管制手段。國內匯銀人士直言,「外匯管制是很嚴厲的措施」,通常要聽到這個字眼,代表市場已有金融危機的危險性,過去央行只在1997年亞洲金融有提過外匯管制,且台灣外匯存底還有5000億元,仍可先用價量手段去阻貶,央行不會一下就「動大刀」。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日前針對近期台股狀況,詢問楊金龍「萬一短期內外資撤出1000億美元」央行是否有相對應措施?楊金龍表示,萬一出現大量資金撤離,將會採取外匯管制手段;但他強調,外資撤出至今,央行的因應措施都算是非常好,且外匯存底還有5000多億,所以由此可見外資撤離1000億的話,我國都還有足夠能力因應。
楊金龍也說,假設真的發生無法因應的狀況,首先就是要先密切注意他的動向,若撤離狀況真的相當嚴重的話,就必須要來研擬如何管制的措施,例如管制一天內流出的金額要有限制,但要進行管制前還要配合股市狀況。
對於央行提到外匯管制,有匯銀人士直呼「很shock(震驚)」,畢竟外匯管制是很嚴厲的手段,雖然近期外資匯出力道很強,就央行立場可以理解,但外匯管制的字眼非常嚴厲,恐損及外資在台投資信心,「講白一點,外匯管制就是只准進、不准出」,恐怕會引起外資反感心態,對台灣投資會有不利影響。
匯銀人士說,央行要提到外匯管制字眼,通常是市場有金融風暴的危險性,前一次提到已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時也曾說不排除有外匯管制,且當時斷然關閉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業務,成功捍衛新台幣匯率;但目前台灣外匯存底仍有5000多億元,要應付外資資金外流還有籌碼,實在不用動用外匯管制的大刀。
另有不具名學者說,近期台灣資金外流嚴重,但台灣資本市場進出是相對自由開放,若真的有必要動用外匯管制有點「開倒車」,從市場經濟角度,央行可從價量等手段來因應匯率貶勢。
學者也說,日圓、韓元近期也強勢走貶,日圓貶幅已達兩成以上,韓元貶幅也大於台灣,但兩國也是只有進行匯率干預,在外匯市場進行買賣,以量價來調控新台幣匯率,台灣相對貶幅更低,且這波匯率貶值是國際大環境問題,「洪水要來是擋不住」,央行應只是提到外匯管制的可能性,但應不會在此時點推出,否則對台灣整體信譽、資本市場將有大衝擊。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