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花旗出售案最新進度》已進入第二輪招標,花旗董座:從未阻擋員工去找工作

花旗出售案最新進度》已進入第二輪招標,花旗董座:從未阻擋員工去找工作

林韋伶

金融

達志

2021-10-26 18:17

花旗在今年4月宣布退出台灣消金市場,引發市場震撼,找尋買家至今已經過6個月時間,由於近期頻傳花旗銀行要求買家不得雇用花旗員工,今(26)晚花旗董事長莫兆鴻親上火線說明:「從沒有阻擋員工因為生涯規劃去找工作。」

莫兆鴻在今天記者會一開始就表示,了解過去幾個月來員工都很辛苦,因為在出售案尚未落定前,還是需要用專業來服務客戶。對於出售案的進度,莫兆鴻指出:「進度相當順利,目前已進入第二輪招標,但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審閱資料。」

 

對於近期傳出花旗要求買家不得僱用花旗員工的消息,莫兆鴻分析,這是因為花旗消金銷售是公開招標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本來就需要跟潛在買家簽保密協議,與每一個潛在買家都有簽定「禁止招攬條款」。

 

莫兆鴻強調,「禁止招攬條款」是很常見的條款,主要是要提防員工利用客戶或員工資料,做一些惡意的機密諮詢,而讓買家用不當手法得到機密訊息。但如果是一般員工為了生涯規劃轉職,花旗完全沒有阻擋。

 

莫兆鴻也說明:「從公布要出售到現在,有不少員工已離職到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了,且不同層級與職務都有,花旗都沒有阻擋、沒有限制。」

 

花旗董事長莫兆鴻親上火線說明出售案最新進度。(攝影:吳東岳)

 

在潛在買家的部分,莫兆鴻同時也說明:「很開心潛在買家都很有實力且對花旗很有興趣,也很欣賞花旗的員工,多位買家都表示希望能買到一個很好的資產,其中也包括花旗的員工。」

 

在談併購案的過程中,花期有許多員工擔心權益受損,對此莫兆鴻強調,保護員工與客戶權益是其中一件在洽談併購案時,最重要的議題,過程中與潛在買家都有談到員工與顧客權益。

 

對於市場傳聞,目前的潛在買家包括:星展、渣打、北富銀、國泰世華及台新銀,形成「五搶一」的局面。對此,莫兆鴻僅表示因為還在與買方洽談中,相關的細節不方便透露。

 

而為了安定員工的心情,莫兆鴻也表示已經召開多場大大小小的說明會與員工溝通,並發出內部信件向員工說明,未來也將持續與員工溝通,聽取員工的心聲。

 

花旗董事長莫兆鴻給員工的信,內容如下:

 

各位親愛的同仁,

 

各位寫給我的信我都收到了,非常誠摯地謝謝各位的意見。在此我再次誠懇地與各位溝通,確保你們所有人都能直接聽到我的答案。

 

我知道同仁們非常關注台灣消金出售的進度,讓我在此跟各位分享,我們看到許多信譽良好的買家展現強烈興趣。在與潛在買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已進行上百場的管理團隊簡報,回應了上千個問題。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對同仁以及客戶最好的結果!

 

對於針對所謂的禁止招攬條款的疑問,尤其是否對潛在買家、競標團隊及同仁究竟有無影響,我也在這裡做一個回應。

 

首先,禁止招攬條款在併購交易的保密協議(NDA)裡是相當常見的條款,用意在確保買方不會不當使用在交易過程中取得的賣方機密資料。所以,只要買家並未取得並在招募過程中利用相關的機密資訊挖角,或是員工經過一般管道(如徵才廣告)謀職,我們絕對不會阻擋任何花旗同仁至潛在買家或其他公司任職。

 

對於這一點,我們始終是明確的,我們也將與相關競標買家再次澄清說明,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聘用花旗員工是沒有問題的。我很驕傲地說我們一向尊重、且仍會持續尊重同仁的權利及選擇。

 

而關於「交易案件獎金」,自四月以來我們一直很努力為各位爭取這個額外的保障;自八月開始也與各位進行口頭溝通。過去一週,我們陸續寄出「交易案件獎金」信件,最後一批也會在近日完成。

 

我們將會將「交易案件獎金」的適用範圍擴充到所有(100%)的消金同仁作為額外保障。我們聽到各位心聲需要多一點時間來詳讀這封信,因此我們也決定將信件的回覆時間延長至11月30日,讓各位有更充裕的時間了解自己的權益。

 

我們很清楚和大家進行坦誠且透明的溝通是相當重要的。自四月以來,我們已經舉辦了多場員工大會和小型對談,我們會持續進行這樣的對話。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找我或我的管理團隊、你的直屬主管或HR,讓我們有機會聽到你的心聲。

 

再一次謝謝你們對花旗、對客戶及對彼此的持續付出。我以各位為榮!

 

Paulus Mok

 

張威縯其實不是台灣主流電影人,作為內容製作方更算後進。但他笑說:「每部我都認認真真拍,而且我永遠都是最大的投資方。」確實,他已把「角頭IP」經營得風生水起。

 

縱使如此,張威縯知道要前進必須得變,娛樂產業不能再固守「手工業式」的老方法。

 

張威縯

張威縯(左3)說服台企銀,與設計師黃偉豪合作,成立曼尼托克管顧公司, 並籌集私募基金曼尼一號。(圖/曼尼托克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曼尼一號》攜手台企銀

捨棄業界慣習  財務公開透明

 

他的「理大多媒體」這兩年捲入官司,2017年,理大增資還舊債,作為股東的他,自己先轉帳7400萬元給公司,公司申請增資後,再將其增資股款轉回自己的帳戶,張威縯因此被指假增資、違反《公司法》,一度被判拘役30天。上訴後,今年3月,高等法院改判張威縯無罪。

 

但他知道問題不在有罪或無罪,癥結其實是帳務不透明的業界老問題。在台灣影視產業界,無論製作費或投資收益的核算與分配,長年都沒有透明化,「大家過去製作內容,很多資金流向、帳戶未公開。現在改用基金投資最簡單,財務會計都要由四大會計師簽證,全部都透明公開。」張威縯說。

 

於是,他很快就吹響了資金集結號。法院判他無罪後,他說服了公股銀行台灣企銀,並與設計師黃偉豪(Daniel Wong)合作,今年3月共同成立了曼尼托克管理顧問公司,籌集投資文創產業及藝術科技為主的私募股權基金「曼尼一號」,預計籌資10億元,目前已經募得5億資金,並設定內部收益率(IRR)為20到25%。

 

如何實現這樣的收益率?張威縯說,他第一步為讓投資者安心,會在今年先投資3.6億元在政府標案,如影音光雕展覽及地方娛樂設施,穩定收益後,第2年進一步投資影視內容項目。

 

「我投資的規則很簡單,不管是製作公司、導演來遞案,我要求他們自己要準備30%以上的投資金額。因為一旦你自己丟錢,你就會認真。」張威縯說,「台灣不要抱怨市場小,好片大家全力去拱,就有機會走向國際。其實我認為台灣拍的片都有創意,只是因為資金不足,限制想像發揮。曼尼一號就是希望推一把。」

 

不只張威縯的「曼尼一號」,今年3月,瀚草也宣布成立私募基金「合影視」,這是台灣第一支由影視製作公司出面主導的私募基金,東森電視、台灣大哥大也是合夥人,預計3年內募集5億資金,目前已募得2.5億元,IRR預計為10到15%。

 

影視

湯昇榮(左)、曾瀚賢把瀚草品牌擦得很亮,更從製作跨足募資,參與影視產業各個環節。(圖/UDN.COM)

 

生機乍現 2支影視基金助產業升級

合影視》策略聯盟一起拚

分散風險  效法台積電衝高良率

 

「瀚草影視」也升級為「瀚草文創GrX」,整合「紅衣小女孩」公司、「鹿路電影」、「十隻手指電影制作所」、「天予電影」、「無界限公司」和「六魚文創」等,成立策略聯盟工作室。「集合好的公司,備好金援,投入好的企畫項目。希望能夠補充台灣產能不足,應對無法銜接國際頻道的困境。」合影視執行長曾瀚賢說。

 

比起「曼尼一號」,「合影視」基金更強調「穩定」和「成功率」。曾瀚賢說,台灣現在確實迎來一個更有機會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機會,但業界是否能抓住機會,仍有2個問題。

 

首先,是影視內容投資風險高;其次,台灣過去拍片「十年磨一劍」,時間醞釀期拉太長,並不符合市場上的需求。將來銀行前總經理劉奕成過去也曾投資電影《海角七號》等眾多影視內容,他就提到,製作時間若能縮短,「連一天2個便當錢也能省下。」相對的,曠日廢時的製作時間,確實會讓投資者瞻前顧後。

 

所以「合影視」要做的,「就是影視版的台積電,為好的平台做好內容的服務,提高『良率』。」曾瀚賢說。

 

「合影視」基金如何提高投資成功率?曾瀚賢說,「我們參考了美國投資影視內容的『打包』概念,規畫不同的投資組合,將不同項目、題材包裹起來。1部、2部可能賠錢,但投資10部卻能分攤風險,資金不斷投入影視產業,就能形成正向循環。」

 

他進一步解釋投資方式,「我們跟國際、本土平台關係都很好,有些產品製作前能先預賣,這就可以確保回收。假設投資10部作品,其中3、4部已經預賣,就會像是債券,能夠貢獻穩定的現金流。」另外,「則是進一步搭配一些風險高、報酬也高的作品,就像是資產組合裡的積極型股票部位。」

 

他笑說:「資本就像流水,不獲利就留不住。」

 

至於產製速度,「這就是我們成立聯盟工作室的原因,先把厲害的製作人、導演聚集在一起,我們彼此交叉持股,整體團隊面對(製作時間)壓力,就能討論、分享資源,整理出新的產製流程。」他提到,美劇團隊每年可以推出一季新劇,「速度快,品質卻不差,這就是流程管理。」

 

就像李明哲說的:「當專門做影視投資的基金開始進入市場,製作方因為有獲利壓力,就會不斷去修正作法。」真金白銀備妥後,怎麼用錢,才能符合投資者的期待?這是製作方的新功課。曾瀚賢必須讓合影視成功,「把握住台灣影視產業升級的當下,不能等機會過了,產業又變回原形。」他說。

 

◎全新《今周刊App》掌握最新即時財經脈動
https://bit.ly/2W35Y7n

延伸閱讀
台新、彰銀和平分手》六月起啟動處分彰銀持股,資金拿來入主花旗?公司這樣回應…
台新、彰銀和平分手》六月起啟動處分彰銀持股,資金拿來入主花旗?公司這樣回應…

2021-08-24

花旗、滙豐多家金融集團新減碳計畫,將買下亞洲燃煤電廠加速退役
花旗、滙豐多家金融集團新減碳計畫,將買下亞洲燃煤電廠加速退役

2021-08-17

花旗撤台該怎麼賣? 政策24小時急轉彎的幕後
花旗撤台該怎麼賣? 政策24小時急轉彎的幕後

2021-04-23

潛在買家》280萬張花旗卡友 牽動國內金融版圖變化 在台消金業務身價百億起跳 誰買得起?
潛在買家》280萬張花旗卡友 牽動國內金融版圖變化 在台消金業務身價百億起跳 誰買得起?

2021-04-21

花旗撤台》她上任一個月 就宣布退出13國消金市場  「秩序控CEO」能救起昔日「銀行一哥」?
花旗撤台》她上任一個月 就宣布退出13國消金市場  「秩序控CEO」能救起昔日「銀行一哥」?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