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三銀行搶頭香 先攻「私人銀行」七兆商機

三銀行搶頭香 先攻「私人銀行」七兆商機
據中信銀統計,資產超過 1.5 億元、符合財管 2.0 標準的內部客戶共約 2000 位,目前有將近 三分之一的客戶已在中信銀開戶「財管 2.0 」。

梁任瑋

金融

攝影/吳東岳

1274期

2021-05-19 12:18

去年底,金管會開放中信、兆豐與上海商銀三家銀行可經營「高資產客戶適用之金融商品及服務」,讓本土銀行開始摩拳擦掌,搶攻過去由外商銀行提供的「私人銀行」商機,宣告財管二.○時代來臨。

財富管理土洋大戰再起!金管會力推高資產客戶新財管方案(簡稱財管二.○方案),去年底中信、兆豐與上海商銀率先通過核可開辦業務後,五月十八日再公布四家銀行、一家券商為第二波核准名單,加上原本就已扎根台灣多年的外資私人銀行,這塊客戶資產逾一億元以上的私人銀行業務,儼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有別於傳統財富管理是以銷售金融商品的業績掛帥,私人銀行則以客戶委託資產管理規模(AUM)作為評判標準,究竟這塊市場潛力有多大?

 

中信銀〉換腦袋思惟

RM部隊切入客戶需求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調查「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指出,國內可投資資產達一.五億元的高資產客戶約一萬一千人,資產規模高達七兆元,平均每位富豪身家為七億元。「這還不包含客戶海外資產的統計,實際上我們接觸到的客戶資產二、三十億元的比比皆是。」中信銀私人理財事業處處長暨副總經理楊子宏透露。

 

看準這塊七兆元的市場大餅,中信銀早就摩拳擦掌,去年底獲得金管會業務核准,今年一月二十五日便搶頭香開辦私人銀行業務,上路四個月,目前高資產財管服務契約的開戶客戶便達六百位,預計年底上衝至一千位。

 

而中信銀在私人銀行業務所展現的爆發力,歸功於四年前一段打掉重練的心路歷程。

 

「在中信銀,資產超過一億元的客戶就有九百多人,平均往來超過十八年,雖然彼此互動非常密切,但總覺得要客戶把資產移轉至中信銀,有個天花板無法突破。」中信銀個金事業處執行長楊淑惠指出,當時面臨的瓶頸,在於理專追求高獎金下的服務思惟。

 

二○一七年,楊淑惠下定決心,調整財富管理的業務架構,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設計出「臻富家」私人理財服務,成立專為高資產客戶服務的「私人理財RM部隊」,從全台分行選拔出十七位最優秀的理專,培訓成為不追求銷售獎金,改以客戶服務滿意度、作業風險把關為KPI的客戶關係經理(Relationship Manager,RM),直接深入客戶需求。

 

「前三年,RM都在替客戶做稅務規畫或協助企業籌資,看似沒有利潤,但從第四年開始,情況明顯有了轉變。」楊子宏解釋,自從轉型私人銀行後,「RM放下業績為導向的思惟,投入許多時間取得客戶長期信任。」他跟同仁說,將眼光放遠一點,不要只專注當下的回報。

 

他舉例,有位高資產客戶原本在中國設廠,後來因關稅衝擊,決定把生產線移轉到東南亞,「雖然還是把錢留在海外,但由於我們可以提供包含融資、信託、資本市場、保險、證券平台等全方位服務,客戶最後不僅透過台灣的中信銀做了企業借款,增加赴東南亞投資的籌碼,還放大了與銀行往來的資產規模,甚至連第二代、家族的資產,都委託給我們管理。」

 

「要讓資金移動,首先要聽懂客戶需求。」楊子宏曾接觸一位企業家,他想把經營權交給兒子,但兒子卻無意接班,反倒是擔任財務長的女兒有意接棒。「經過RM長期旁敲側擊,最後透過會計師、律師的稅務與法律建議,讓股權達到平衡狀態,這位客戶因此將資金調度的主要往來銀行改為中信銀。」

 

這四年來,中信銀財富管理事業徹底「換腦袋」終於開花結果,旗下資產超過一.五億元的客戶,已翻倍成長至兩千位,管理的資產四年成長四倍,高達千億元,證明經營高端客戶有成。

 

高階財管三雄服務內容

 

上海商銀〉攻全球稅法

解決台商、企業主難題

 

另一方面,近幾年外資金融機構逐漸縮減業務、撤點,都讓台灣的高資產客戶信心鬆動,但財政部同時在一九年八月實施限期兩年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台商匯回資金適用優惠稅率,金管會也開放本土銀行進行私人銀行業務,在在給予本土銀行切入市場的機會。

 

尤其,金管會開放私人銀行業務後,高資產客戶可直接購買核可銀行發行的可連結衍生性金融商品或結構型債券,不受信評限制的外國債券如無信用評等的海外債也可交易,讓可選擇商品變多,透過本土銀行交易也多一層保障。

 

「兩年前,很多客戶就反映在香港匯錢回台非常困難,且一回來就要面臨被查稅的困擾。」資歷達三十年的上海商銀傳富理財資深經理江純惠歸納,目前高階財管客戶最關心的議題第一名就是「海外資金匯回」,其次是房地合一後的不動產規畫,資產傳承與投資理財的順序反而排名在後。

 

上海商銀原本就擁有龐大台商群客戶與中小企業主,意識到客戶需求改變了,這群客戶宛如待挖掘的金礦。「我們本來就為這群客戶提供企金放款,關係深厚,客戶將資產交給我們管理,資金可以馬上通關,因為光是在KYC(認識你的客戶)這部分就可省去很多時間。」江純惠說。

 

上海商銀資深協理仲向榮坦言,國銀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的起步雖然慢,但對於全球稅法的熟悉程度,尤其是解決台商、中小企業主疑難雜症的能力,不見得會輸給外商銀行。「外商銀行多半鼓勵客戶把錢留在海外繼續投資,甚至有的會呼攏客戶將資金搬回台會縮水一半。」但他跟客戶解釋台灣稅法已大幅鬆綁,客戶才恍然大悟,「原來讓錢回家的路有很多條,只是有沒有找對方法。」

 

至於目前唯一一家獲准的官股行庫兆豐銀行,則因為OBU做得早,並在外匯經驗豐富的基礎上開發客源。

 

上海商銀

上海商銀專攻台商海外資金匯回需求,並另成立傳富理財中心服務客戶。(攝影/唐紹航)

兆豐銀〉服務更升級

替高資產客戶重設配置

 

兆豐銀行消金事業群副總經理陳昭蓉說,「一家餐廳生意要好,食材要新鮮、主廚要有手藝、品管要一致,過去客戶不會找我們做財管,可能也在思考,你又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買?」她認為,如今兆豐面臨一個新起點,為高端客戶打造「MegaLux Club」理財會員俱樂部,從組織、人員、產品及服務全面改造升級,因此不斷優化理財顧問制度,強化教育訓練。

 

她認為,兆豐有豐富的企業金融、國際金融、財務操作經驗及完整的全球布局,積極攬才打造團隊,設計多元客製商品都是提升競爭力的當務之急,才能攻下一片江山。

 

「台灣的有錢人心中,都有一個鮭魚返鄉的夢。」曾經在加拿大的外商銀行負責財富管理業務多年的楊子宏觀察,海外打拚的富商屆齡退休,多半還是想回故鄉養老,尤其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更加快了高資產客戶重新思考與調整資產配置的速度。他預估,這波私人銀行大戰,不只比拚商品多樣性,專業的加值服務,才是決勝的關鍵點。

 

兆豐銀行

兆豐銀行正積極評估另外成立「私人銀行」部門,目標三年內財管業務規模趕上瑞士銀行。(攝影/唐紹航)

延伸閱讀
退休只靠財富管理不夠!「這拼圖」沒拼上,千萬財富也可能成一場空
退休只靠財富管理不夠!「這拼圖」沒拼上,千萬財富也可能成一場空

2020-08-25

群益金鼎證券神推手,財富管理業務大步向前走
群益金鼎證券神推手,財富管理業務大步向前走

2020-08-03

台新財富管理 施展三「全」策略 擴展金融生活生態圈 永遠以客為中心 用專業打造最貼心的服務
台新財富管理 施展三「全」策略 擴展金融生活生態圈 永遠以客為中心 用專業打造最貼心的服務

2020-04-15

專業認真 了解客戶需求 台新銀行財富管理 客戶最信賴的智慧夥伴
專業認真 了解客戶需求 台新銀行財富管理 客戶最信賴的智慧夥伴

2020-03-27

台灣財富管理力拚星港 央行點頭是關鍵
台灣財富管理力拚星港 央行點頭是關鍵

201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