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本身存在諸多問題,像是其背後複雜的網路機制並不透明,人們對於資安問題也有隱憂,擔保其「價值」的人(或者物品)更是不明確。僅是短短數年的時間,虛擬貨幣便能夠超越英鎊或美元,躋身「世界貨幣」的地位嗎?這點實在令人存疑。
金融海嘯爆發的二○○八年,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網路上發表一篇關於「比特幣」的論文。比特幣是一種運用區塊鏈技術、透過網路來管理的金錢。
有人會稱比特幣為「虛擬通貨」或是「加密通貨」,但正確來說,比特幣並不是通貨,而是「虛擬貨幣」。
區塊鏈是一種資料管理技術,會共同記錄網路上多台電腦的交易,除了互相監控,更會串聯這些紀錄。每隔十分鐘便透過電腦網路上的「節點」將資料群做成區塊,再將這些區塊串聯起來儲存,使過去的資料無法被竄改,以保護比特幣資產。
比特幣誕生的背景如下。
①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普及至日常生活。
②錢的材質可能從紙轉換為電子訊號。
③金融海嘯爆發、證券泡沫破滅後,人們不如過往信任金融商品與貨幣。
比特幣是一種提案,希望藉此擺脫中央銀行的管制,由個人或企業自由在網路上生產電子形式的世界通貨。另外,貨幣的發行量受限於加密理論,因此不會發生「浮濫」發行的問題。
雖然上述的主張聽起來都很合理,但關於比特幣,發明者並未說明為什麼特定的個人能擁有製造「通貨」的權利,也未提供貨幣價值的保證。
比特幣的確擁有「當本國貨幣信用度低時,可當作確保資產的另一種方式」「可用來匯款」「支付手續費低」等優點,卻缺少擔保價值的機制及足夠的資安技術,難以達成其目標流通規模。
也有人說,比特幣這種特殊的電子貨幣在製造上花費了龐大電力與時間,其本身就擁有價值,和「黃金」等貴金屬性質相同。以下簡單整理比特幣的特色:
①無實體的虛擬電子貨幣。
②實際樣態是電腦上的電子資料。
③可獨立於民族國家之外的國際貨幣。
④由貨幣網中的個人或企業來生產、發行、經營貨幣。
⑤藉由密碼學簽章進行身分認證。
比特幣由以上要素組成。為了維持這樣的機制,以及在裝置生產出比特幣,必須花費龐大成本──比特幣本身即具有價值的論點,便是由此而生。
但是,必須要先有「金錢這項物品本身」以及「金錢的機制」,才會有所謂的錢。以目前來說,全世界的不兌換紙幣是由一百九十多國的中央銀行來擔保價值,而穿梭於網路的比特幣不具備國籍,要主張比特幣能承接錢的公共性,這說法本身有其困難。
直截了當的說,這是攸關擁有貨幣發行權的民族國家會如何發展的問題。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錢包裡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