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培養科技力、普惠力、規劃力、永續力人才

培養科技力、普惠力、規劃力、永續力人才

2020-06-24 14:57

金融產業將迎來全新格局,金融業者都在思考如何得到專業人才,畢竟掌握專業人才就能得到未來,長期為金融業者培養人才的台灣金融研訓院也因應國際趨勢設計更多新的金融教育課程,培養出有科技力、普惠力、規劃力、永續力的新人才,成為新時代的金融教育典範。本文整理自2020年亞太銀行學院協會(APABI)會議之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英文演講。

金融海嘯後的這十年,銀行規模變得更大、營收也增加且資本化程度更高。儘管銀行資產在這十年間增加了20%,資產報酬率也隨之增加,不過勤業眾信(Deloitte)提出四項金融產業變化示警:金融科技將帶來新的金融服務、貧富平行世界凸顯普惠金融之重要、低利時代擠壓銀行獲利、永續金融成為世界趨勢,若無法跟上此四大趨勢,恐怕將要被淘汰。

 

金融科技將帶來嶄新金融服務

 

首先,金融科技的部分,金融科技勢必將為使用者帶來新的體驗,金融業與IT產業的創新合作將面臨不少挑戰,世界經濟論壇提出金融創新將實現在六個層面,也就是金融基礎建設將面臨多方的改變,包括支付工具、保險、存放款、募資、投資管理等。主要是平台科技提供新的蒐集和分析資訊方法,使金融參與及資訊取得成本更低。高附加價值的金融活動也將從人工轉成自動化服務,使服務更為便宜、快速、規模化。

 

金融創新六層面中,支付系統將透過成熟的行動網絡及區塊鏈創新,達到無現金交易的世界。而保險產業可以透過數位流通和物聯網(IoT)取得更多訊息,也將衍生出新的產品與規則。存放款和借貸方面,P2P借貸和純網銀帶來新的可能性。群眾募資也為供需兩端提供更直接有效率的方法。金融科技給予投資管理者新的方式投入市場,使財富管理和市場提供更加創新。

 

銀行營運將受金融科技潮流所影響,就消費金融方面觀察,銀行將面臨純網銀的競爭,因此更應利用金融科技提供方便的服務來贏得消費者信任。企業金融方面,金融科技將加速數位化,取得新客戶信賴。金融業者進行數位轉型時,得注意科技、資料、法規、稅務、風險、隱私權等不同面向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對的人才。

 

蕭漢森的華碩證券早期因業績稱王曾名噪一時,並被《財 訊》報導過。

蕭漢森的華碩證券早期因業績稱王曾名噪一時,並被《財訊》報導過。

 

 

蕭家兄弟縱橫股海逾30年

獲封第一代「少年股神」

 

在那個年代,年僅三十歲出頭的兄弟倆,每天就在股市殺進殺出,這對兄弟檔甚至為了不讓退佣被別人賺走,在九八年乾脆開起華碩證券公司,並以當年的股王華碩為標竿,直接取名「華碩證券」。因一個月交易金額達四百億元,算下來,等於一個月光退佣,就能賺進四千萬元。

 

由於發展網路下單的時間早,在二○○○年左右華碩證券還與寶來證券、公誠證券並列市占率前三高的券商。兄弟倆以後進者的姿態,竟成功打敗國內各家券商成為交易量第一名的號子,並曾以「華碩證券是台灣最傳奇的號子——年紀最小、業績最好,蕭氏兄弟笑傲江湖」的標題,登上《財訊》版面,當年一度在證券業成為話題。

 

不只如此,《財訊》也曾在「台灣股市金主壯烈犧牲祕錄」一文中,點名當○一年股市崩跌、大小金主幾乎全遭滅絕時,還能活躍的金主,其二就包括蕭漢森、蕭漢彬兩兄弟,且在專業證券商中,仍能保持當時的第一名。

 

經歷過台股燦爛輝煌時期,據了解,早在二十多年前,蕭漢森就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購置二棟價值億元的豪宅。不過,近年行事低調的他已搬至仁愛路豪宅帝寶,與住帝寶的于姓、林姓、張姓股市聞人互動較深。

 

儘管優遊股海時間長達三十餘年,有第一代「少年股神」之稱的蕭漢森實際年齡才五十七歲,隨著證券業近二十年來的整併與洗牌,如今蕭漢森對外的「資本市場」相關頭銜卻只剩華允資產管理及恩又博投資公司董事長,蕭漢彬則為國際旭菱資產管理公司監察人。此外,蕭漢森另一個身分是大豐有線電視的董事。

 

大豐有線電視表示,蕭漢森是逢運投資的法人代表,因與大豐電大股東戴永輝認識而進入董事會,他們也不清楚蕭漢森投資力致的動機。

 

本刊記者透過大豐電約訪蕭漢森,他僅簡單回應:「暫時沒有考慮接受訪問。」

 

事實上,以蕭漢森過去豐富的投資經驗來看,他會重押力致絕非隨波逐流。因為這股人工智慧(AI)熱潮延燒至今,原本看好AI概念股的資金在獲利了結之後,也開始找尋其他可投資標的,而基本面跟著AI題材水漲船高的散熱族群,自然成為投資人追捧標的。

 

在散熱概念股中,力致近一個半月股價已大漲約五成,一路從不到百元上攻站穩一百五十元大關,其餘包括健策、超眾、雙鴻、建準、泰碩、奇鋐等近期股價皆大漲。

 

若從力致股票的券商分點進出狀況來看,可以推敲,蕭漢森在八月九日、十日兩天,極可能是透過元大證券總公司法人部進行買進。

 

這是因為,八月九日當天,元大證券就出現異常大量買盤,隔天,更出現多達一萬六四六二張的買進張數,遠超過其他券商分點最多僅有兩千餘張的買進量。

 

力致董事長饒振奇8月22日親自主持法說會透露,希 望五年內營收可以達到二、三百億元的水位。

力致董事長饒振奇8月22日親自主持法說會透露,希望五年內營收可以達到二、三百億元的水位。(攝影/吳東岳)

 

短進短出頻頻

傳奇大戶的盤算明年見分曉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力致公告前七天,也就是蕭漢森連續大買兩天後的八月十一日,元大證券卻又出現多達八四九四張的賣壓。對比當天其他券商分點賣出張數皆不到四百張的狀況,來自元大的賣出手筆顯得格外異常。也多少呼應了近日市場傳出,蕭漢森已在極短時間賣出部分力致持股的說法。

 

據本刊掌握,蕭漢森本來就熟悉短進短出,他確實已在八月十一日,就開始賣掉七千四百多張力致,但以他買進成本的均價估約一五七.八元推算,套利空間十分有限。

 

知情人士透露,「蕭漢森沒想到力致一買就讓他成為第一大股東,所以隔天立刻就趕快減持二分之一股票。」只不過,因蕭漢森非力致公司內部人,出售持股並不需要公告,也因此,他究竟還握有多少力致持股,仍是問號。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因力致董事長饒振奇個人持股過低,才會讓外人有機可乘。但對比力致前十大股東名冊觀察,饒振奇多透過子女與親戚持股,還是掌握約五%多的股權,只是面對蕭漢森突如其來的操作,仍不得不提高警覺。

 

不管如何,以力致這類資本額僅七.九億元的小股本公司,蕭漢森究竟是短線操作,還是鎖定經營權而悄悄布局,外界不得而知。由於十大股東最新持股明細,每年才公布一次,若他仍低調不受訪,最快得等明年四月,這位傳奇大戶的盤算,才能真正見分曉。

 

力致科技

延伸閱讀
永續新思維 如何掌握後疫時代的綠色振興
永續新思維 如何掌握後疫時代的綠色振興

2020-06-24

別讓股東不開心!ESG表現不佳,企業高層首當其衝
別讓股東不開心!ESG表現不佳,企業高層首當其衝

2020-06-19

投資革命新時代已然來臨!ESG絕對優先!
投資革命新時代已然來臨!ESG絕對優先!

2020-06-10

ESG解方〉 聯合國向 86 兆美元資金喊話 今年股東會外資必問  上市櫃企業「後疫情考題」
ESG解方〉 聯合國向 86 兆美元資金喊話 今年股東會外資必問 上市櫃企業「後疫情考題」

2020-06-03

改革金融系統 聯合國呼籲全球性「綠色新政」
改革金融系統 聯合國呼籲全球性「綠色新政」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