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許先生提供存摺或手寫的記帳本影本,我們盡快開立受災證明給你。」「王小姐,你別緊張,顧問明天會陪你到銀行協商喔。」周五深夜十點,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以下簡稱聯輔基金會)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負責核實資料、開立受災證明的顧問不停翻閱資料,電話筒幾乎沒放下過,緊張情緒正蔓延著。
電話那頭語氣顫抖的對象,是麵店老闆、美髮師傅、夜市攤商等,這些撐起台灣經濟的中小企業「頭家」,因為百業蕭條,擔憂客人不上門,急著想借錢度過難熬的三個月。擔任受害頭家與銀行間「橋樑」的聯輔基金會,如同沙場上馳騁而來的精銳援軍,要帶著頭家們,殺出重圍。
就因此次新冠肺炎重創經濟,許多人才曉得,台灣居然有一家成立三十八年,由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與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等七家金融機構,捐助基金成立的聯輔基金會,默默在九二一大地震、SARS、金融海嘯時期,多次輔導、協助許多中小企業資金融通,面對災害援助,顯然經驗十足。
經濟部三大紓困案 開辦30天 湧入逾千件申請
政府為救台灣經濟,祭出一.○五兆元經濟紓困;其中,經濟部的輔導融資協處方案,包括舊貸展延、營運資金貸款、振興資金貸款,只要今年一月起,任連續兩個月平均營業額,相較去年下半年或去年同期平均營業額減少十五%以上,就能借錢應急。
雖說政府紓困條件定得很清楚,但是進入現實世界,頭家們卻遇到許多難關。最典型就是免開統一發票的商家,該如何迅速證明自己業績下滑?即使好不容易拿到受災證明,銀行也未必買單。因此在「承平時期」輔導中小企業財務貸款的聯輔基金會,頓時躍上火線成為要角,扮演紓困救援的關鍵角色。
聯輔基金會總經理許婉琪受訪時表示,行政院於三月十六日開辦「防疫千億保」、經濟部推出「一九八八紓困振興專線」後,依不同業態、需求分流給不同部會的紓困單位。若是信保基金專案、資金貸款,會轉至經濟部「馬上辦服務中心」;若須開立受影響證明、協助轉介銀行,責任就落在聯輔基金會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