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笑了,銀行恐得焦慮了!金管會拍板定案,自明(2019)年4月起,祭出分級調降小額跨行轉帳手續費新制,500元以下免手續費、500至1000元則收10元,1001元以上則收15元,初估這項政策,將讓全體銀行損失上億元,但為何業內專家卻拍手叫好、肯定這項政策?
自明年四月起,不論實體ATM(自動櫃員機)、或是網路ATM,ATM小額跨行轉帳手續費將分成3大級距,首先是民眾每一個帳戶、每天擁有一次500元以下手續費優惠,其次則是501~1000元收10元;而1001元以上,則維持現行收15元手續費。
金管會強調,這項優惠僅限制在「個人轉個人」的跨行轉帳,若是個人戶轉給企業戶,沒有手續費優惠,預估這項優惠首要受惠於網拍賣家、買家交易;同時,初估全體銀行一年將因此損失上億元手續費。
換句話說,若民眾想轉帳5000元免收手續費,就得先自行拆單,分多天、或是多個帳戶做轉帳。然而,這項促施一宣布,不少民眾反應「500元這個金額過小」、「很無感」,但實質意義上,這項措施不只是普羅大眾都受惠。
台灣人光跨行轉帳一年就達1.5億次
跨行轉帳手續費誰拆潤?
台灣人愛使用現金,全台ATM數量高達2.8萬台,密集度居世界第一,據金管會銀行局數據指出,去年我國民眾使用網路ATM或網路銀行跨行轉帳次數共計3762萬筆,相較實體ATM跨行交易(含轉帳及提款),卻高達8.79億筆,落差甚大。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自2017年,就頻頻喊話要求調降,並拿出數據指出,跨行提款及跨行轉帳手續費分別為5元、15元,使用次數分別為每年3億次與1.5億次。由於跨行提款、轉帳手續費利潤由財金資訊公司及銀行分潤,從財金資訊公司盈餘可發現,年年成長比率高,林俊憲認為「不應有過多盈餘」,表示政府若要帶動帶動數位經濟,應要從減免網路跨行轉帳手續費著手。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也跳出來首度表態,認為小額交易需求明顯增加、各國建立快捷的支付系統,使得有些銀行推廣期間,會針對小額支付免收取手續費。楊金龍舉例提到,「民眾購物100元,透過網路或行動ATM轉帳,每筆須負擔15元,是否合理?」他認為,尤其小額轉帳手續費部分,銀行計收方式應有調降空間。
祭五百元以下免手續費到底有沒有感?
消費者小確幸、銀行則有動能推新服務
銀行獲利的主要兩大來源,分別是存放款利息、與金融服務的手續費,其中手續費就包含跨行提款、跨行轉帳費用。由於ATM一台成本約一百萬元,每月維護、保全等費用四萬元以下,可說是比開設一家分行還來的划算。同時,由於國人對於現金提領需求大,不難發現近年來不少民營銀行對於開設ATM,仍相當「樂此不疲」、積極佈點,更是相繼針對「跨行存提款」,推出相關優惠活動。這都再再顯示「轉帳手續費」大餅,對於銀行來說,不容錯失。
一位熟稔銀行業務的專家指出,提供服務確實就是得收取費用,但觀察下來,台灣人轉帳需求大、再加上營運的邊際成本逐年降低,究竟有沒有道理可以收這麼高的「手續費」?專家認為,金管會率先開了這個大門,不僅是讓普羅大眾都受惠,更是有機會讓銀行思考,除了跨行轉帳收入以外,還能不能推動其他服務,吸引消費者?換句話來說,金管會的這項措施,同時也是在刺激銀行找新活路。
但5百元以下才免收手續費,不少民眾抱怨太「雞肋」,商研院商業科技應用副所長戴凡真指出,由於現行消費者網購平均消費金額約達1,147元,限制500元以下才免手續費,恐怕刺激消費程度小,但仍可讓有需要的個人賣家受惠,可說是「聊勝於無」。
業內專家則認為,一旦開了「跨行轉帳免手續費」這扇大門,未來金額上限只會愈開愈大,差在時間早晚問題。而銀行業者又該如何因應這項損失?接下來將會是另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