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每年3、4月固定上演的行情 —股東會效應 不求內線也有大報酬

每年3、4月固定上演的行情 —股東會效應  不求內線也有大報酬

游君符

股債前線

達志

2014-06-17 09:37

每一位投資人,對股東會都不陌生,大多數投資人,也都聽過所謂的「股東會行情」。但如果再進一步細分,廣義的股東會行情,至少有三個層次:一是股東會利多或利空消息釋出,二是融券強制回補,三是董監事改選。

依照公司法170條規定,公開發行的公司,應該在每年會計年度終了後的6個月內召開股東常會。通常,國內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的高峰期,落在每年的5至6月之間。

 

而且,上市櫃公司老闆通常會在股東會召開之前,先釋出「致股東報告書」等資訊,投資人可從中窺見公司過去的營業績效,與未來的營運展望,利多或利空消息,充斥整個股市。

 

融券回補  創造高報酬獲利

 

因此,在股東會召開之前,股價較為跟隨消息面,波動幅度通常也較大,因此不宜太過衝動。投資人不僅應該讀懂股東會前釋放的各項資訊裡,字裡行間的意義,即使當上市櫃公司負責人,釋出公司正面的利多消息,也應該搭配財報等業績表現,再做決定。

 

其次,股東會最值得注意的,莫過於融券強制回補。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在股東會召開前的60天,將停止投資人過戶,以便造股東名冊。因此,融券的投資人,必須在停止過戶前6日還券回補,才能讓融資買進的投資人,參加股東會。通常,強制融券回補的高峰期,落在3到4月左右。

 

這樣一來,就給聰明的市場主力一個絕佳的可乘之機。主力們常會善用這項遊戲規則,在強制還券之前,刻意拉抬股價,等到融券強制回補的高峰期,再出貨給融券放空的投資人,這群人彷彿成為主力的「墊背」,而股價在回補高峰期時,也易漲難跌。

 

有趣的是,這場融券回補、股市上漲的戲碼,幾乎每一年都會上演,也是投資人趁機賺錢的票房保證。以2008年到2014年來看,加權指數在3到4月之間,除了2012年呈現下跌,其餘時候都呈現上漲格局,特別是2009年,配合金融海嘯後谷底回升,更是狂彈上千點!

 

要怎麼找出「融券強制回補股」呢?第一,找出融券餘額占成交量高的公司,占的比例越高,通常融券回補的力道也越強;第二,先弄清楚各公司融券回補的確切日期,在此之前,密切留意該股股價的不尋常表現;第三,跟隨主力的步伐,伺機進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股東會前,融券必須回補,包括除權息之前,融券也得強制回補,因此投資人每1年都有機會賺到這兩波融券回補潮。

 

董監改選  上漲行情十拿九穩

 

股東會所延伸出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行情,就是董監改選。同樣根據公司法,公司董事任期不得超過3年,但連選得連任,所以1家公司每3年都會出現一次董監事改選。

 

然而,董監事改選時,通常會讓覬覦公司經營權的外力,大舉買進該公司的股票;而公司派為了保衛自己的經營權,同樣會買進股票,兩股力道互相追捧之下,造成股價出現大幅上揚。跟融券強制回補一樣,董監改選發生的時機,也是在3月到4月左右。

 

不過,即使公司有董監事改選,也不見得必定有外力搶奪經營權。符合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通常有下列三點特質:第一,原有董監事持股比例低,給外力有介入的可能性;第二,通常股本小(股本低於新台幣10億元為標準),股價不高(一般而言,低於30元),外力不用太多資金成本便能取得公司;第三,公司財務結構健全,或者有特殊價值,讓外力有收購的誘因。

 

股市常言道,千線萬線不如一條內線,但就算內線,也常常有出錯的時候;不過依照政府的規章鐵則創造出來的賺錢良機,卻是一年又一年地重覆上演,而且出錯的機率相當低。善用股東會行情,跟著主力賺錢,你不必求內線,照樣能夠創造出大利潤!

 

每年3、4月,常有大行情!

 

股東會(通常在5~6月間)

↓↓

停止過戶,確認股東(股東會前2個月)

↓↓

融券強制回補(停止過戶日前6日,通常在3~4月)

延伸閱讀

一堆優於預期的財報都推不動美股 到底是為什麼?
一堆優於預期的財報都推不動美股 到底是為什麼?

2018-05-04

布局10檔績優傳產股  資金避風有擋頭
布局10檔績優傳產股 資金避風有擋頭

2018-05-03

一味西進不如上進 轉枱不如轉型
一味西進不如上進 轉枱不如轉型

2018-05-03

電子股仍居要角 首見市值10兆企業
電子股仍居要角 首見市值10兆企業

2018-05-03

這個問題,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回答了40多次,每次答案都一樣!
這個問題,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回答了40多次,每次答案都一樣!

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