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或許營運政策靈活,但官股銀行的融資成本較低廉,整併官股銀行似乎是政府未來可行的政策方向。
最近稅制成為市場的焦點,如資本利得稅、奢侈稅、最低稅負制等;另外,過去帶動電子業蓬勃發展的租稅優惠,如今卻也讓電子業面臨極大的挑戰。在此同時,台灣金融政策似乎也出現變革,可能會對未來經濟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只是並沒有獲得媒體足夠的關注。
每個政府都了解穩定與健全金融體制的重要性。二次大戰後,日本和台灣的主政者,甚至進一步擴大此概念,將銀行視為控制儲蓄和信用分配過程的強效工具,讓其他融資機制,如證券市場,難以與銀行業競爭企業融資業務。
再者,金融法規的重重限制,政府牢牢控制銀行的業務發展,把銀行視為公共財,將其獲利目標放在後頭,動輒要求銀行政策性貸款給政府支持的產業。
然銀行業開放後,許多金融法規已有鬆綁,但基本結構和理念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這也是銀行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長期處於低檔,以及證券市場不易成為企業重要籌資管道的主因之一。
政府宣布二次金改時,鼓勵民營銀行買進官股銀行的股權,並取得主導權;當時主要著眼於,政府控制銀行的時代終將結束;由政府主導的政策放款,如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和面板等產業,資本支出的績效極差。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打擊政府,而是要說明,不論是政府或個別企業,都無法預知未來哪些產業會成功,哪些會失敗。唯有集結市場的智慧,至少透過銀行放款徵信的過程,才比較能掌握其脈絡。
當年的金改應屬合情合理的作法,因為這麼一來,可以讓更專業、更具商業導向的民營銀行,購買資產規模更大的官股銀行以擴大營運規模。不幸的是,這個本意很快便被各項醜聞給掩蓋過去了;政府官員也害怕被扣上收受銀行或財團好處的帽子。於是所謂的二次金改,幾乎全盤皆沒。
當今台灣政府必須考慮兩岸在簽署ECFA(兩岸經濟協議)時,不可避免地將開放中國銀行參股台灣金融業,若台灣的銀行業還是如此分散,僅能賺取蠅頭小利,那根本不是中國同業的對手。因此,當務之急,應該是將官股銀行合併成一家或少數幾家規模更大型、保有純正台灣血統的官股銀行,善盡台灣企業的資本提供者角色。
不過一旦如此,民營銀行可就苦了!它們不但在自己的母國市場,要面對一家或少數幾家政府主控的大型公營銀行競爭,還得與來自中國的公營銀行競爭。
民營銀行或許營運政策靈活,但官股銀行的融資成本較低廉。整併官股銀行似乎是政府未來的政策方向,但其對台灣經濟的長期發展,眼前卻還沒看到相關的討論或分析。如果政府有關單位再不加把勁,時間真的是不會等台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