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最近緊盯歐系銀行,肩負金融安全重責大任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密集召集會議,要求德意志銀行、英國駿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等十幾家歐洲龍頭銀行在美國的最高主管出席,提報資金周轉狀況,會議的頻率越來越高,周轉報告則已經到了每天呈報的階段。
歐洲信用緊縮的壓力出乎意料之外的龐大,顯然已經嚇到了美國聯準會。
過去一年,由於柏南克施行第二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一口氣向金融體系灌注了六千億美元資金,讓歐系銀行在美國聯準會存放的準備金大增;高水位的準備金原本代表銀行體系極為安全的流動性,但是,七月希臘倒債危機觸發了歐系銀行的信用緊縮,包含歐系銀行在內的外資銀行準備金,在短短三周內暴減了一六%。
身處歐債風暴核心的歐洲銀行,目前只能用悽慘二字形容,各國的大型銀行,股價與今年三月相較,幾乎全面腰斬,除了業務重心在亞洲的渣打銀行受傷較輕之外,從英國到義大利,猶如二次戰後的戰場,滿目瘡痍。歐洲銀行彼此互抽銀根,為了鎖定風險,又去放空彼此的股票來避險,惡性循環進一步造成股價重跌。光是八月十九日當周,五個交易日之內,彭博歐洲銀行股指數就重挫了一○%。
歐洲銀行是歐豬國債違約的最大受災戶,例如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商銀行(Commerzbank AG),在八月十一日宣布將為持有的希臘國債提列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的損失,後頭還有義大利國債要打壞帳。事實上,包括德商銀行在內的絕大多數歐洲銀行,都必須再大幅增資,才能承受歐豬五國的國債損失。
如果用美國聯準會進行壓力測試所使用的核心普通股適足率(Tangible Common Equity Ratio, TCE Ratio)來檢視,歐洲銀行將立即面臨資本不足的問題。接下來,或許很快就會發生,歐洲政府必須出面處理銀行「大到不能倒」的新危機了。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