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內,台塑六輕即發生了兩次火災,詳細檢視過去六輕的發展歷史,此類工安意外在王永慶逝世前後,發生次數相差超過十次,不免讓人有疑問,難道換領導人,台塑內部就發生質變了嗎?台塑長期投資價值是否改變?
「怎麼辦?台塑集團的股票究竟還值不值得長抱?」從電視上看到六輕意外頻傳,輿論壓力自學界、醫界、政治界及環保聯盟,四面八方排山倒海而來,在千夫所指下,不僅工廠被勒令停工,六輕五期也因此而延宕。一個月內兩度發生的台塑六輕大火,引燃了上百萬擁有台塑集團股票投資人心頭上的焦慮。
台塑化營收首當其衝
單就營運數字來看,這次六輕工安意外,首當其衝的,即是台塑集團的「金雞母」台塑石化,其七月營收月增率衰退一一.六七%。
日盛投信投資長張島郎指出,站在投資角度,工安事件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使台塑企業形象受損。不過,這些都是短期因素,就像富士康跳樓、加薪事件,短時間鴻海股價多少受到衝擊,以同樣方式解讀這次意外事件,拉回反而是長線投資的好買點。
部分法人認為,投資人想要安心長抱股票,應持續留意這次災害所須的額外賠償;另外,必須注意因上游廠區停工,造成下游企業營收的影響是否逐漸發酵,這些都可能會是中長期造成股價波動的利空因素,不可等閒視之。
台塑集團股票向來被歸納為「定存概念股」,同時也是價值型投資人的核心持股。被視為極具投資價值的台塑集團,除了石化產業進入門檻高,在該產業占有獨特性之外,市場上所謂的「台塑四寶」(台塑、台化、南亞、台塑石化)每年配發的高額現金股利,讓股東享有遠超過銀行定存利率的高殖利率,最重要的是,創辦人王永慶苦幹實幹的精神,與他能夠服眾的經營能力,是支撐整個集團度過風雨最重要的堡壘。
二○○八年十月王永慶與世長辭,當時台塑集團正面臨全球金融海嘯襲擊,景氣一瞬間急凍,集團也難倖免於其中,尤其大家長突然間不在了,也讓長年存在的家族紛擾浮上台面。
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坦言,台塑第二代所組成的經營團隊,未來是否能夠持續運作順暢,讓台塑永遠保持巔峰狀態,現在還沒有答案,因為家族內部互動情況、相處氣氛沒有人會知道。
而從台塑四寶股價趨勢圖可以看出,雖然景氣回春,但至今台塑四寶的股價仍然未能超越金融海嘯前、王永慶主導台塑集團時的股價高點。
就像張島郎所說,六輕大火引發市場對台塑第二代接班疑慮,尤其短時間內,總裁王文淵領導風格必定備受投資人質疑。但同樣地,隨著事件落幕,接班問題也會跟著淡化,台塑仍會走過這一切,只是股價長期表現如何,仍得視第二代領導情況而定。
王文淵領導風格備受質疑
劉坤錫則表示,「台塑四寶」過去可謂利益共同體,不論獲利能力、或經營方向皆具一致性,不會產生分歧狀況,但未來得持續留意此情況是否有所轉變。
換句話說,投資人對「台塑四寶」獲利方向是否具一致性,可再作觀察。因為台塑集團已不像王永慶時代那樣集中,第二代分權經營、管理結果,能否保持過去同一步調,是現階段市場對台塑集團的最大疑問。
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也認為,六輕大火事件觀察重點,在於台塑內部管理是否鬆動,及第二代接班團隊是否和平相處。畢竟,意外接二連三發生,難免造成市場恐慌,擔心過去以管理、經營效率掛帥的台塑集團,是否將出現結構性改變。
若真如此,價值型長線投資者,就必須好好思考改朝換代後的台塑集團,能否再攀高峰。
一位資深塑化研究員建議,投資人不妨觀察下列四項指標,以確保台塑投資價值是否轉變。一、公司股利分配狀況,二、集團未來成長性,三、經營階層穩定度,四、外資態度。
他解釋,台塑規定公司獲利有一半要配發給股東,且現金股息部分至少要占一半。只要穩定配股配息政策不變,持股報酬率仍將優於定存,以○九年的配息來看,目前仍符合條件。
至於經營階層部分,○六年台塑七人小組就已接手,目前營運狀況相當穩定,但對於這次突發事件,多少凸顯出台塑集團指揮系統有點紊亂,社會評價兩極。領導人王文淵是否能像前人一樣具有高度視野,現在還不得而知,必須持續觀察。
背負龐雜家族體系的原罪,第二代究竟彼此能合作無間、還是相互鬥爭,有待時間證明。因為企業經營最難把握的變數在人,特別是當家族關係錯綜複雜時,只要領導者的想法轉換,都會對公司整體利害有深遠影響。
▲點擊圖片放大
外資態度是觀察重點
如果後續發展證明,接班問題不大,且彼此相處和諧讓疑慮順利化解,那大火的餘波終究會過去,此事件應視為短期利空。
最後要注意的是,要賺台塑集團股票價差的投資人,仍得看外資臉色,由研究報告可發現,法人態度多趨於中立,企業投資價值應不至於改變。
因此,長線投資價值是否變調,現在下定論還太早。況且,台塑是全球塑化一貫廠,產業地位穩固,短時間難以撼動,就「物極必反」觀點,當法人持續性賣超台塑集團股票、外資調降台塑投資評等時,可能就是不錯的進場時機。
劉坤錫指出,台塑長線投資焦點,得回歸基本面、也就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協商情況為何。其中牽涉到的關稅減免,在於台塑集團能否較東協加一(東協加中國)或是東協加三(東協加中、日、韓)更早一步享有較低關稅,一旦順利開放登陸,台塑集團要再擴大市占率就絕不是空談。
換句話說,若有政策利多加持,企業未來發展空間甚大,此波意外反倒製造長期的買點,不過,長期投資者仍應持續關注領導人與經營團隊的能力。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