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大央行 小銀行」 苦的是台灣人民

「大央行 小銀行」  苦的是台灣人民

劉俞青

金融

699期

2010-05-13 09:55

陳沖一席「金融業最大風險是低利率」談話,引爆央行與金管會之間的戰火。
但外界看似兩部會之爭,實際上陳沖指出的,是台灣金融業十餘年來的沉重問題,也是台灣金融業者心中最痛的傷口。

金管會主委陳沖又開炮!繼不久前才和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對於金融業登陸的「金融三法」一番爭執之後,這次他又挑起戰火,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一席「金融業的最大風險在低利率」,直接挑動中央銀行最敏感神經——利率政策,和一直擁有高民意支持度的央行總裁彭淮南直接硬碰硬。

事實上,陳沖這次指的所謂「低利率」問題,嚴格說來,是「低利差」問題,而低利率只是造成低利差的眾多原因之一。他接受採訪時說,台灣的利差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幾乎敬陪末座,保險業利差損問題也同樣持續多年,低利差環境對銀行、保險業的營運都是一大壓力。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到去年底止,台灣金融業的利差創下歷史新低,只有一.二三%,遠低於香港的四.七%與新加坡的五.二三%。

 

彭淮南

彭淮南(上)民意居高不下,陳冲(下)仍然針對央行利率政策炮轟。(攝影/陳俊銘) 

 

陳沖

 

利差偏低 銀行為開源鋌而走險

 

陳沖談的,不單單只是金融業的生存問題,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議題,事關台灣整體經濟環境,他選擇對台灣金融業長久以來最沉痾的問題開刀,讓很多業者聽了心有戚戚焉。

 

什麼是低利差?利差是放款利率與定存利率的差距,也就是銀行賺的錢。台灣金融業目前利差只有約一.二%的意思,代表業者毛利只有賺到一.二%,如果再扣掉呆帳費用以及行銷人事等正常的營業費用後,才是銀行最後賺的錢;按照目前市況,最後銀行大約只能賺到一%。

 

銀行的賺錢能力高低,不能用民粹的角度去看待,不能說「銀行賺得越少越好」,而應該是「要賺合理利潤」,而且賺錢能力應該各憑本事,不應該受到某些刻意的政策長期主導影響,這對金融業者並不公平。

 

因為長期處在低利差的環境,台灣的銀行賺不到錢,所以只好把腦筋動到其他管道上,過去幾年發生過的雙卡風暴、連動債風暴,最後幾乎都演變成為社會問題,台灣因此付出慘痛的社會成本。這些成本不能光從銀行的損益上面去衡量,而嚴格說來,銀行固然有錯,但長期低利差的環境也絕對脫不了干係。

 

台灣為什麼會變成如今低利差的環境?今年初,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在一場經濟論壇上公開說到,「寬鬆的資金環境是低利差的主因」,而造成國內資金環境非常寬鬆的關鍵推手,當然是主導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

 

彭淮南常說:「央行長期維持資金寬鬆政策不變」,但這句話,就讓所有金融業者吃足苦頭。尤其近一年多來,國際熱錢不斷湧進台灣這個小小的市場,彭淮南為了繼續維持一如過往穩定趨弱的台幣匯率走勢,必須更努力地買進外匯,賣出台幣,造成貨幣供給不斷增加。

 

最近兩年來(二○○八年四月至今年三月底),M1B(貨幣總計數)從八.一兆元提高到十.五兆元,M2(廣義貨幣供給)從二十六.八兆元提高到二十九.七兆元,市場資金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放款利率當然拉不上來,低利差的環境短期內還看不到終點。

 

銀行縮手 高風險產業借貸無門

 

千萬不要以為銀行賺不到一般民眾的錢是件好事,因為總體經濟不是只有個人和銀行兩方而已。銀行賺不到錢,受影響的除了廣大的金融業就業人口和股東,還有風險稍高的產業;因為這麼低的利差不足以承擔高風險的放款,銀行就可能趨向謹慎,選擇不承做。

 

長久下來,會導致產業萎縮。尤其通常具前瞻性、未來性的產業,都是屬於這種「高風險值」的產業,這些產業貸不到錢,將會嚴重影響到台灣的未來發展。

 

金融業是百業之首,在所有的經濟體系裡都扮演火車頭的角色,能夠帶動整體經濟社會的成長。如果一個國家的金融業受到政策影響長期賺不到錢,所產生的機會成本,將難以估算。

 

不過弔詭的是,在此環境下,台灣有一家銀行獨領風騷,不僅獲利能力絲毫不受到上述的影響,而且去年獲利還創下歷史新高,二○○九年共為國庫賺進二三八○億元(去年全體國銀獲利八五一億元),超過台灣全部銀行獲利的加總,這家銀行就叫「中央銀行」。

 

央行怎麼賺錢?它是利率的主導者,截至四月底止,央行握有高達三五七五.五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只要藉由外幣利率與央行發行NCD(定存單)利率之間的利差,每年就可坐收數十億美元的獲利。

 

央行為了維持海內外的高利差,就得讓國內維持極低的利率水準,結果造成資金不斷湧入,央行只好對不斷湧進台灣的外匯「多收一點」,繼續做「買進美元賣出台幣」的動作,但這樣一來,就會回到前述的議題上,低利差的環境將繼續維持,銀行業者繼續叫苦連天,唯獨央行繼續賺大錢。

 

金融式微 拉動經濟角色難發揮

 

但同樣賺一塊錢,央行賺的錢和銀行賺的錢,對經濟成長的「效果」卻有天壤之別。

 

央行賺的錢直接上繳國庫,頂多以後透過政府的公共政策支出,再轉出來刺激經濟,但效果相當有限。

 

而銀行賺的每一分錢如同前述,會帶來就業的增加、各種具前瞻性的產業資金充沛,拉動整體經濟向上成長,對社會非常有用,這也是所謂「乘數效果」的一部分。

 

但不知是無心或是有意,十二年來,央行在彭淮南的主政下,始終維持非常寬鬆的資金環境,而這個政策成就了央行的獲利不斷續創新高,卻也讓全體銀行業因此陷入一蹶不振的泥淖裡,而眼看短期內,這種「大央行,小銀行」的態勢,恐怕還會繼續下去。

 

「大央行 小銀行」

延伸閱讀

元旦起買「4種家電」祭限時補貼,最高省5000!這補助「僅為期4個月」如何申辦?何時開搶?
元旦起買「4種家電」祭限時補貼,最高省5000!這補助「僅為期4個月」如何申辦?何時開搶?

2023-12-29

跨年元旦優惠快看!全聯、家樂福、大潤發「買一送一」…全家小7龍年福袋開箱,日期品項出爐
跨年元旦優惠快看!全聯、家樂福、大潤發「買一送一」…全家小7龍年福袋開箱,日期品項出爐

2023-12-28

中國動手!12項ECFA產品關稅減讓明年元旦起中止…一表看首波衝擊名單,表態目的是「這個」
中國動手!12項ECFA產品關稅減讓明年元旦起中止…一表看首波衝擊名單,表態目的是「這個」

2023-12-21

2024元旦新制懶人包/托育補助加碼、瓦斯熱水器補貼、勞保年金請領新規…12項措施一次看
2024元旦新制懶人包/托育補助加碼、瓦斯熱水器補貼、勞保年金請領新規…12項措施一次看

2023-12-25

「台新金裡的新光國」⋯合併後有何難題?壽險、證券併入真是大補丸?還有兩大挑戰待解
「台新金裡的新光國」⋯合併後有何難題?壽險、證券併入真是大補丸?還有兩大挑戰待解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