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MOU簽署後隔天,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馬維建首度親口證實,沒有意外的話,十天之內,蘇州東吳證券將通過元大金控入股案,如果成真,這將是兩岸第一宗證券合資案,也是MOU簽署之後,台灣金融業者跨出的第一步。
元大證券為國內第一大券商,在兩岸證券業扮演關鍵角色,其中國大陸布局更成為整個產業指標,在MOU簽署後,《今周刊》特別約訪元大金控大股東、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馬維建,暢談元大證券的反應與最新動向。以下為馬維建的口述內容:
昨天(十一月十六日)傍晚才剛剛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我今天早上立刻接到電話,確定蘇州的東吳證券已經提交元大入股的案子上董事會,順利的話,下周內就會通過這樁現金增資案。
這一步,我們足足等了七年。
擠入領先圈 選擇入股東吳證分享前段班優勢
二○○二年,我第一次代表元大到蘇州和東吳證券代表會面,在兩岸間特殊關係背景下,一路走來,我們和大部分台商一樣,在跨出門第一步,就遇到國內投審會對淨值兩成的上限,台資券商究竟有多少錢可以帶過去?按照台灣金管會現行法令規定,以元大如今是台灣龍頭券商的實力,也不超過五億美元,其他中型券商大概只有一、兩億美元的額度。
我有一次在北京遇到一位同業,問他,「一、兩億美元拿到大陸能買什麼?參股中信券商(按:中信證券是中國最大券商)一%,然後當個沉默合夥人嗎?」我們兩人都苦笑以對。
但在遵守現行法令制度下,我們最後還是選擇蘇州東吳證券,自有嚴謹邏輯。
東吳證券雖然市占只排到第二十七名,但是它只靠經紀業務就做到前段班,因為財務結構健全,它也被證監會列為A級的監理,隨時可以申請投行(承銷業務),執照已是全牌的執照,財務上也沒有洞需要元大去填補虧損。
但反過來,按照進入中國市場的邏輯,第一時間我會反問:元大能給東吳證什麼?
事實上,中國的證券市場正要進入逐步開放的黃金年代,元大的價值越形重要。例如,它的大股東蘇州科學園區最近希望東吳證幫忙發行REITs(不動產證券化),因為它沒有經驗,元大的新金融商品部同仁就去幫它把REITs發出來;大陸正要進入全面開放手續費自由競爭時代,無論如何管理營業員、客戶、做出手續費價差、法人業務(QDII、QFII)等等,元大都有最好的技術。
過去礙於MOU未簽,大家都不願多說,事實上,兩家公司在業務上緊密合作的時間,早就超過兩年。
很多外資法人都問過我,元大短期內能因此獲利嗎?元大一開始絕對不會從 「利」字考量。面對中國大陸市場,一定要把腳先踏進去,當我還沒進門就問我能賺多少,都是沒有意義的問題,但元大過去投資海外,例如新加坡精英證券公司,那時候對元大來說也是很大的投資案,多年來,投資不但回本,還賺到錢。
先求跨進去 面對中國市場首要打通三大關卡
元大摸索了很多年,才有今天的局面。但我要提醒後進者,進入中國市場,第一時間就要面對三大關卡:股權比例、業務限制與選擇試點的所在地。這三大關卡,讓台商走了很多冤枉路、繳了很多學費。
股權比例部分,大陸對於外資入股上市公司的總比率上限是二五%,單一外資法人上限是二○%,入主未上市證券公司的上限是三三%,但在股權比重和業務限制兩者間,往往必須做出取捨,也就是說,想要有高持股,就得面對嚴格的業務限制。
過去,在大陸有著名的台資金融機構雖然擁有經營權,但業務就受到嚴格的禁止,整體發展因此原地踏步多年,我們看到這個案例,謹記在心。因此,元大決定寧可選擇業務自由度高一點,但持股低一點的模式,踏入中國市場。
然而,對岸三大關卡中,最需要高度智慧去反應的就是選擇「試點」的地區,要能找出好的試點,中國證監會跟我們說,「你們要站在一個高度去看這個問題。」例如廈門、南京和台灣關係特殊,算是很好的試點。蘇州擁有三八%的台商,也算是個很好的試點,當初中國大陸的監理單位希望藉由元大與東吳證券合作,協助輔導蘇州台商從A股上市。然而官方也說明白了,這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現在MOU已經簽訂,並不是什麼都一股腦兒解禁了,台資投資大陸券商的股權比例與開放業務目前都沒有明確答案,兩岸之間對「對等」的認知還要溝通,業界都在等待十二月第四次江陳會談,雖然沒有人可以保證雙方談出什麼結果,但至少是個開始,第一步終於跨出去了。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