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金管會主委胡勝正首度鬆口,正式公告金融業的大喜,「三月中將開放銀行登陸」。但過完年,原本股價應激烈反應的金融股,卻是利多不漲,顯然事有蹊蹺。
果不其然,過沒兩天,一月的財報公布,金融股大提呆帳的結果,半壁江山都是赤字。包括績優生國泰金、新光金都因次貸風暴衝擊,倒地不起,「到底還有多少次貸未提?」成了金融圈新春最大話題,耳語滿天飛,去年永豐金就被當作最大受災戶,如今看來,比永豐金更慘的金控可能還大有人在。市場盛傳,投資比重高的金控,包括壽險業、工銀,損失可能都超乎預期。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總裁張日炎直指,「關鍵還是在評價問題上」,「每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背後的資產都在變化中,不同的模式就有不同適用的會計原則;此外,商品的評價還會隨著利率、匯率等大環境隨時改變,所以,評價是決定虧損究竟有多大的關鍵」。
以一月公布的財報為例,兆豐金大虧二十三.七九億元的原因是決定「即時認列」,被國際信評調降評等。但一位不願具名會計師就說,名列被調降的債權中,國內也有其他金控同樣「抱到」,但因還未認列損失,因此一月帳上還是小賺,顯然不是不爆,而是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