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重金買下竹商銀的背後,一場國際性的卡位競逐,其實正在悄悄上演。新竹科學園區內四百家廠商超過九成和竹商銀有往來,渣打會看上竹商銀,最重要的正是看上這三百多家廠商的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
竹商銀是企銀轉型的典型區域銀行,超過七成的分行都設在桃竹苗一帶,當銀行業者拚命把分行往台北開的時候,渣打寧捨大台北、逆勢買竹商銀,用意何在?
一位也買過竹商銀、深諳竹商銀之美的銀行高層直接點出,「買竹商銀不用分析獲利、通路、資產品質這些基本條件,只看一件事,就是『台商最大往來銀行』。」
從這個角度出發,渣打買竹商銀的背後,意味著一場國際性的卡位競逐,正在悄悄上演,而敗下陣的,則是本土的富邦集團。只是,富邦金敗陣乃非戰之罪,國內法令層層綁住,恐怕才是使富邦金明明先起跑、最後卻出局的主要原因。
渣打靠竹科廠商布局中國
這家讓國際金融集團渣打銀行與富邦集團爭著要的區域銀行,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竹商銀董事長吳志偉在受訪時曾經說過:「新竹科學園區內有超過九成的廠商,和竹商銀有往來。」這句話聽在有心人耳裡,「相當對味」,而竹商銀的價值不用靠財報獲利烘托,立時水漲船高。
新竹科學園區擁有電子業最重要的四百家廠商,各族群的領導廠商幾乎都從竹科發跡,九成就是三百六十家。一位投資銀行界人士分析,渣打會看上竹商銀,最重要的,正是看上這三百多家廠商的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至於在台灣和這三百多家科技業者金流往來考量,恐怕還在其次。
這幾年,不少外銀以合資銀行名義進入中國,想做台商生意,但台商多半是迂迴西進;有的以大老闆個人名義轉投資中國,有的從第三國轉進,有的甚至透過第三人方式登陸,方式千奇百怪,銀行企業貸款要做徵信,難度很高。如果沒有從台灣竹科總公司下手,實地了解台商在台灣的情形,會很難掌握實際的財務狀況。
竹商銀的價值,也因此浮現。因為,買下竹商銀,等於買下三百五十家廠商的實際財務資料,這三百五十家廠商西進大陸的實力與影響力,甚至未來的發展價值,轉化成為渣打實際的營運幫助,恐怕難以用金錢估算,渣打重砸十二億美元的算盤,算的應該就是這個價值。
事實上,比起花旗已經和上海浦發銀行合資,匯豐銀行更是深入大陸各地,是沿海城市中知名度最高的外商銀行,渣打在大陸布局腳步,一直不太順利。之前與光大銀行的合資計畫擱淺,去年好不容易才入股新成立的渤海銀行一九.九九%股權,但這次買下竹商銀,等於把後勤部隊一次補強,將來只要對岸布局的腳步站穩,渣打想打進大陸台商市場的企圖,很快就能追趕上來,甚至超前。
竹科新貴墊高竹商銀行情
除了台商龐大潛在利益之外,竹商銀還是園區內最大的薪水帳戶銀行。透過薪水帳戶轉帳進出,竹商銀可以掌握數萬名科技新貴的財富資料,竹商銀為此還特別成立「磐石私人財富管理」品牌,伺候這些新貴們。無論這些新貴將來外派全世界南征北討,竹商銀始終擁有最重要的個人財富帳戶,也是國內其他銀行難以匹敵之處。
竹科替竹商銀在企業金融與個人金融帶來的利益,難以估算,因此竹商銀這幾年始終用心伺候竹科這些大客戶們,總經理吳志偉三天兩頭出現在竹科廠商舉辦的內部活動上,這些努力,終於在這次渣打以溢價三○%、每股二十四.五元的價格上,連本帶利撈回來,對大股東而言,竹商銀確實賣得很漂亮。
競逐國際 富邦集團敗北
事實上,這筆算盤不是只有渣打會撥,台灣富邦集團早在兩年多前,就嗅到竹商銀背後龐大的「台商價值」,一方面繞道香港港基銀行,想要藉此轉進大陸;另方面吃下竹商銀七%股權,想從台灣市場拿下台商的「根基」,雙管齊下,打的其實是和渣打一模一樣的布局。
據了解,竹商銀內部,包括詹家、吳家、陳家三大股東對富邦的態度,始終「敬謝不敏」,堅持到此為止,不能再越雷池一步。
不過,真要霸王硬上弓,富邦未必沒有資金能力,但是富邦內部對竹商銀始終抱持兩派不同看法,一派積極進取,但另一派則認為在台灣法令無法放寬金融業登陸之前,竹商銀的布局也就暫時可以擱置。
結果這一遲疑,就給渣打帶來機會,出高價後發先至,富邦也只能徒呼負負。
一場國際性的大競逐,明明提前看到商機,富邦偏偏在國內法令的約束下,敗下陣來,心裡已經頗不是滋味。
沒想到的是,國內金融監理最高主管機關首長,還在第一時間沾沾自喜表態,「我們這次做到完全保密,是非常成功的案子」;甚至強調,「這是政府推動以公股為觸媒,第一個外資入主案例」。
但同一時間,一位官股銀行董事長卻形容,「後院失火,前門又打不開,要業者怎麼辦?」截然不同的兩樣心情,業者和主管機關之間,顯然存在一條怎麼跨都跨不過的鴻溝。
最快在年底之前,「竹商銀」這個擁有六十年歷史的區域性銀行就要走入歷史,換上的,是英國商渣打銀行的招牌。這件購併,究竟是金融改革路上的功績一件,還是代表在全球擁有強大勢力的台商金流被連根挖走?恐怕值得主管機關深思。
金融股購併行情可期 小心回檔壓力
竹商銀傳出喜訊,還有三成溢價空間,激發金融股一片紅通通,尤其中小型銀行股更具想像空間。最近也在媒體上透露出嫁風聲的僑銀,甚至傳出「價格可能賣更好」,但投資界的人士私下對此卻不敢太樂觀,只說:「小心回檔壓力。」
一位基金經理人私下說,金融股的體質還沒有調理好,縱有短期行情,也應見好就收,千萬不要太過期待。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則說,最近金融股表現反應過去長時間的整理打底,應該還算合理,但要期待一波像樣的行情,恐怕時間還沒到。
如果竹商銀能夠高價出售,渣打真的著眼於台商的金流,放眼國內,似乎很難再有其他銀行具備同樣的特色,其他銀行是否能夠因此沾光,高掛賣價,似乎值得商榷。
僑銀自從八月底透露可能喜訊之後,股價至目前為止漲幅已經超過五成,金融股行情是否還能持續走高,僑銀一役應是重要指標,如果出售過程不順利,或者售價不如市場預期,回檔壓力恐怕也要審慎評估。
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經理人提醒投資人,「就算最後真的如願出嫁,五成漲幅之後,股價還能再有多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