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型成功的企業,都只會選擇一種策略及一塊市場,專注地投入才能成功。因此,資源較少的小公司,怎麼可能分散心力去做很多事?如果不專注,就不可能成功的!
九方格的橫軸是以產品市場來區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系統產品(system)、大量生產的商品(commodity)、以及利基產品(niche),系統產品就像電腦主機、通訊交換機,大量生產的商品就像電子錶IC或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至於利基產品就是指競爭少,但價值高的產品,例如高速記憶體、電腦周邊處理器等產品。
九方格的縱軸則是以企業競爭策略區分成三大策略,分別是以技術、生產力及效率、以及靠服務取勝的策略。
將這三個產品市場與三種不同策略畫成一個九方格矩陣,是一種很好的分析模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其中只有五格可以成功,另外四格則註定失敗。早年我們以這個九方格分析許多半導體公司,發現像英特爾(Intel)、超微(AMD)、德州儀器(TI)等公司,正是因為產品與策略搭配得宜,成為這幾個方格中的代表企業。
以大量生產的商品市場為例,這種產品不需要用最尖端的技術,例如電子錶IC,根本不必用最好的技術來生產;大量生產的商品也不必靠服務來取勝,就像我們去夜市吃東西,服務人員不必一直幫你換餐具。要在大量生產的商品市場獲勝,就是需要靠生產的效率及便宜取勝,如果使用其他兩種策略,註定會失敗。
早年德儀能夠在DRAM市場成功,當然是在生產力上有一定的效率,但是當生產效率更高的亞洲國家逐漸興起後,德儀只能被迫退出DRAM市場。目前德儀的重心已轉至數位訊號處理器市場,占據的位置也很像英特爾,只是德儀專精的是手機的系統與技術,而英特爾則是電腦系統。
同樣的,若企業的優勢是在生產力,那麼要用這種能力去做系統產品或是利基產品,往往是沒有機會的,因為這兩種產品的價值並不在便宜,而是要靠深度的技術或是服務才能達成。早年聯電的核心價值在於生產效率及服務能力,當時聯電嘗試做微處理器(CPU),後來還是放棄了,因為CPU的核心價值不是便宜,而是產品創新的功能及運算的速度。
雖然我們可以從這種簡單的分析中,看出有四種組合是無法成功的,但是,仍有很多公司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什麼事情都想做,當然下場就很慘。
根據我們的研究,有兩個推論很重要,一是通常一家大型成功的企業,都只會選擇一種策略及一種市場,專注地投入才能成功。反觀若資源更少的小公司,怎麼可能分散心力去做很多事。
第二個結論是,很多地方本來就有地雷,甚至本來就不太可能成功,在做策略規畫時就應該完全避開。例如,成立一家IC設計公司去攻大量商品的市場,當然注定會失敗,因為這種商品市場,通常都得靠自有晶圓廠來降低成本,才能夠成功。
如果再進一步引申,每家企業都有一個集中的發展主軸,但也可能再延伸到其他領域,例如三星是全球生產效率最好的DRAM廠,但三星也發展最先進的技術及利基的產品,可是,他們就很難也在服務的市場著力。也就是說,企業如果能夠在某些區塊領域達到一百分,其他領域不必一定要滿分,六十分也沒關係,一樣可以相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