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吹。」「吹什麼?」金融圈去年開始不斷大風吹,不少金融機構高級主管都換了位子,掀起這陣人事大搬風的主要推手,當然就是遊戲中當「鬼」的各大金控公司了。
掀起這一波人事異動的主因是金控公司成立後亟需人才,以及購併金融機構後所產生的人事異動兩大原因。以第一種情況來說,國內不少金控公司為了讓自己身強體壯,不斷向外舉才,而去年大規模的購併案前仆後繼,被購併公司的員工因為無法認同或適應新老闆的作為,也釋出不少人才,這些人力也很快被其他金融機構相中,造成金融高階人才的流動頻頻。
吳均龐、丁予康好溝通──丁桐源跳號子開創第二春
去年以來,跳槽的類型大約可分成三類。一種是跳往不同業種,如銀行跳往證券、證券跳往銀行或證券跳壽險公司,其中,以外商體系人才最受本土金控青睞;第二種則是集體跳槽,這類通常是同業種間轉換;第三種是屬於內舉不避親型,這類型以金控公司的高層最明顯。
跳槽人才多半以跳往同業居多,金控公司成立後卻打破這樣的慣例,銀行邀請證券業中的高手相助,或是證券引進銀行老將開闢新視野,似乎成為新潮流。過完農曆年後,二月六日走馬上任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的吳均龐,是從富達投資集團台灣區副總裁跳往金控頗受矚目的案例,吳均龐以外商證券背景輔佐富邦銀總經理王全喜,並擔任與同屬富邦金控的台北銀行總經理丁予康溝通協調的角色。
新銀行唯一一位創行總經理丁桐源,則是在農曆年後,轉往大展證券擔任總經理大展身手,開創人生第二春。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一直對介入銀行領域有點後悔,萬通也曾一度跟外商銀行洽談合併,不過,談來談去,萬通卻始終原地踏步,市場傳言也很多,丁桐源屆六十五歲退休年齡離開,未來萬通的動向值得觀察。
還有一個較久的案例是原本服務於中信投信的刁明華,受到國泰投信總經理溫堅的賞識,找她去做國泰投信副總經理,不過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屬意她擔任新增的國壽投資長職務。今年一月一日的人事命令上,卻赫然發現刁明華已轉任國泰投信的副總經理,協助打拚投信業務,經過一番波折,刁明華仍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投信業。
曾擔任威士(VISA)國際發卡組織大中華區負責人的陳俊仁,一度獲邀到第一銀行擔任信用卡部門的最高主管,不過,長期在外商組織中的他有些「水土不服」,因內部控制的問題被調離該單位,變成國際部的委員。擅長於信用卡業務的陳俊仁,只好另謀出路,前往台新銀行信用卡部門擔任主管。
大華證、世華銀被併不適應──員工猛跳槽
在另一方面,集體離職則在金控公司購併金融機構中常見,其中以去年五月開發金控入主大華證券,大華債券部門幾乎集體離職的案例最受矚目。當時大華證券總經理王慎請辭獲准,幾位核心幹部陸續離職,後來,中信證券聘請王慎為資深首席顧問後,其他幹部也跟著跳往中信證券,包括原大華副總經理丁紹曾、黃信昌轉任中信證資深副總、副總經理,兩位協理吳文良、簡忠陵以及經理洪世偉,到中信證之後職銜也都「加碼」為資深協理及資深經理,並引發數十名其他大華員工轉往中信證的風潮。
大華證券高層人事大搬風,也牽動其他證券公司人事,除由當時開發金財務長伍敏卿接任大華證總經理,並派開發工銀經理周正盛、林志成等人前往外,大華也自日盛金控及群益證券挖角,由前日盛銀行副總經理陳大鶚及前群益證券副總裁趙志中,分別接任發言人及經紀業務管理部主管。
同樣類似的案例也發生在併入國泰金控的世華銀行,多名主管前後來到安泰銀行,從最先到安泰分別擔任代理總經理、發言人及信用卡部經理的張根藤、唐存智與留敬中,到接手安泰新任總經理的前世華銀發言人蔡清雲,之間間隔有七、八個月之久,大部分都在世華銀辦理優退後才離去,這些優退後的員工沒有多久陸續轉往其他金融機構任職,目前以安泰銀行接收的世華員工最多,而現任第一金控財務長李莉也來自世華銀行,屬於較溫和跳槽案例。
陳建隆借重董瑞斌能力──龔天行與陳俊哲以專業證明
另外,還有一種屬於內舉不避親類型。像今年一月一日接任第一金控總經理的董瑞斌,和第一金控董事長陳建隆是舊識,陳建隆在離開高雄銀行時把董瑞斌介紹給高雄市長謝長廷,由其接手高雄銀董事長一職。不過在陳建隆夫人、圓山飯店董事長宗才怡的介紹之下,董瑞斌去年三月二十二日辭去高雄銀的職務,轉往國營企業台糖擔任總經理。不到一年時間,去年年底又突然辭去台糖總經理,擔任第一銀行常務董事,第一金控成立後,董瑞斌正式接下總經理位子,成為陳建隆的左右手。
富邦金控常董兼財務長龔天行即是富邦金副董事長蔡明忠的同學,金控成立前,蔡明忠即把老同學找來幫忙,一路從成立金控迄今,成為富邦金的核心團隊;中信金也是同樣的情況,財務長陳俊哲是董事長辜濂松的女婿,上任之初一度引發外資質疑,後來,陳俊哲以專業能力和低姿態一一向外資說明,才重獲外資信任。
國內金控熱潮方興未艾,在大家力拚前五大的壓力下,人才需求肯定愈來愈大,未轉型為金控的金融機構也在求生存下積極轉型,同樣求才若渴,另一方面,未來購併行動將持續,適應不良的情況一定會發生,人員會加速流動,可以想見,一波波人事異動風潮將持續在金融圈上演,而「找對的人做對的事」才是每位老闆心目中最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