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銀行、中聯信託不約而同在十月三十日、十一月二日宣布調降財務預測,其中,中聯從原來預估的稅後純益五億兩千兩百多萬元,調降為稅後淨損二十九億五千三百多萬元,台新也從稅前盈利三十億元調降為十五億元,幅度之大,震驚金融界。
不過,身為宏國最大債權銀行之一的上海商銀,至本刊截稿為止,尚未決定是否要將宏國的債權轉消。其他像和宏國集團有親戚關係聯邦銀行及世華銀行,均早把宏國的債權轉消。
掛帳息不能列收入
據了解,宏國集團負債高達三百多億元,去年申請紓困時,和銀行團談妥的紓困條件是貸款利率降為六%,以一年為期,前半年利息一.五%付現、四.五%掛帳,後半年則必須三%付現、三%掛帳。
唯今年四月,宏國集團一.五%付現期滿時,宏國再度跟銀行團協商,希望五月開始不要恢復三%付現的條件,仍然維持一.五%付現的條件。不過,宏國的要求沒有被銀行團所有成員接受,部分私底下接受的銀行團成員,宏國繼續繳交一.五%利息,部分不接受的銀行,宏國乾脆連利息都不繳。
銀行團成員表示,由於宏國集團並沒有在四月和銀行團達成協議,宏國集團也沒有依約從今年五月開始依照紓困條件,付三%利息給銀行,因此,視同宏國集團違約,從五月到十月,宏國集團已經違約六個月,照財政部規定應該要轉催收款。
針對銀行團不一致的作法,曾有某銀行團成員發函請示金融局的意見,金融局的答覆是,即使部分銀行和宏國達成協議,還是不能視同紓困條件修正,也就是說,宏國如果沒有從今年五月開始繳交三%利息,到十月底,就已經違約六個月,必須轉催收款。
另外,金融局今年六月發函給金融機構,要求各金融機構掛帳的利息不能列應收利息,也就是接受紓困的銀行過去掛在帳上的利息必須扣除,因此,台新、中聯信託乾脆在十月底,連同應轉催收的金額及過去掛帳的利息收入一併提列完畢。
瘦身緩慢 宏國負擔沉重
中聯信託副總經理孫致中表示,中聯今年的稅後純益從五億多元變成淨損近三十億元,主要原因是有一百三十多人辦理優退,提列一億五千萬元的退休金準備,掛帳利息沖回四億多元,最重要的是提列三十多億元宏國債權損失。中聯持有宏國的債權高達七十多億元,均為十足擔保,為穩健起見,認列將近四成的損失。
另一主要債權銀行台新銀行,亦在十月三十日的董事會中決議,將宏國的債權轉消。台新持有宏國集團的債權二十三億元,提列四成損失九億五千萬元,加上匯豐證券違約交割損失三億元,造成台新今年的稅前盈利從三十億元,大降五成,剩下十五億元。
經過這次大幅提列宏國壞帳,中聯信託已經徹底和宏國集團劃清界線,沒有宏國的包袱將有利中聯將來改制工業銀行。惟紓困進行一年多的宏國集團,卻因為錯失處分房地產的最佳時機,集團最值錢的希爾頓飯店、墾丁凱撒飯店、中聯信託,因為價格問題,遲遲無法脫手,一年多來徒勞無功,集團瘦身計畫幾乎原地踏步。
瘦身進度遲緩,最大的問題就是利息支出不斷累積,以三百多億元負債計算,每年六%利率,一年的利息將近二十億元,在集團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光支付利息已經捉襟見肘,遑論償還負債,龐大的利息恐怕是壓垮宏國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也是各銀行評估債權收回希望渺茫,乾脆一次打消壞帳「長痛不如短痛」的原因。
宏國集團老三林鴻志在上海賺錢
撰文:劉德宜
宏國集團三兄弟林鴻明、鴻道與鴻志,在去年中聯信託發生擠兌後開始躲避媒體,最近半年來更像是「遁形」。與林鴻志從小玩在一塊兒的堂哥宏泰林鴻熙說:「大夥以前還會固定兩個月聚會一次,但自從宏國出事之後,就很少碰面了,只聽說鴻志在大陸」。
接近宏國核心的人士,以及在上海發展的不動產業界指出,林鴻志的確人在上海浦東做房地產生意,已經做了幾個案子,賺了點錢,至於最新的個案名稱沒人能說個準,只知道「批的土地很大,蓋的是類似台灣桃園大溪鴻禧山莊,並且在最近開始銷售,銷售情況還不錯」。
至於林鴻明與林鴻道,據了解,原本由林鴻明負責的中聯信託已經改由委託開發經營接手,台北國際金融大樓還在興建中,預定在該幢大樓開設的購物中心才招過商,所以現在林鴻明「還滿閒的」。
轉投資事業最多的林鴻道,目前負責處理宏國在台灣的債務。連宏國根本想都沒想過要賣的宏國大樓,都將遭銀行團拍賣了,林鴻道的成績可想而知;而最想賣的希爾頓飯店,雖已經降價五十五億元,但人算不如天算,景氣差,至今沒人出價。
宏國目前還有一線希望,就是說了多年、計畫為購物中心的木柵捷運線忠孝復興站的「 BR4 」聯合開發大樓,據傳目前已有商場規畫的動作。 若真如此,表示宏國還有能力再站起來,只是三百多億元的債務太重,三兄弟都得加把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