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金融機構授信情況進一步惡化,財政部近日正式發函全體銀行業者、票券金融公司,要求對公營、民營企業的放款及保證餘額,以每月底為基準,於次月十五日前提報,並不得低於去年十二月底前的數據。此一史無前例形同強制放款的措施合理嗎?
在陳水扁總統要求國內銀行消除金融緊縮現象後,銀行貸放問題頓時成為關注焦點,行政院長張俊雄及財政部也陸續召集各銀行,道德勸說合理放鬆銀根。銀行就像人體的心臟,資金則是血液,心臟若不能將血液輸送到人體各部位,輕則細胞壞死,重則中風身亡,因此,要求銀行照正常程序放款,當然是必要的措施。問題在於,任何措施一旦矯枉過正,其副作用一定顯現。
我們都知道,企業投資愈大、營收愈高,需要的資金愈多,向銀行貸款的金額也愈高。今年以來,民間投資意願不振,失業率頻創新高,五月的進出口更較去年同月各減少二九.六%及二二.六%,而消費者物價中商品類價格已連續五個月下跌。在這樣的情勢下,企業需要的營運資金減少,個人也不敢借錢,銀行的放款餘額如何能不降?
當進出口創下民國六十五年以來的最大衰幅時,銀行放款餘額下降原本順理成章,政府卻病急亂投醫,硬要銀行的放款及保證餘額不得低於去年底的數字,民營銀行未必配合,倒是具有官僚心態的公營、半公營行庫拚命執行,其放款品質可想而知,日後恐又要付出慘痛代價。
其實,目前大部分企業要的不是增加貸款額度,而是銀行不要胡亂抽銀根。體質再好的企業也禁不起抽銀根,正如沒有一家銀行受得了擠兌一般,偏偏目前有部分行庫每天緊盯著聯合徵信中心的授信資料,一旦有人先下手為強降低額度,立即跟進,讓企業每天提心弔膽。
面對台灣多年來少見的經濟不景氣,對繳息正常的企業不抽銀根,可說是銀行的社會責任,財政部及中央銀行理應做好監督者的角色。縱然企業出現些許問題,一旦所有債權銀行同意繼續提供正常融資服務,銀行也不應暗中抽回資金。日前銀行公會即通過遵守共同承諾的自律措施,違者除報主管機關處置外,同業亦將在貸款與聯貸業務上給予限制。
讓一時發生困難而有能力再生的企業有機會正常營運,可以避免傷害銀行、公司股東及員工的權益,是各界所樂見。因此,給予一時陷入困境的企業紓困是政府該做的。問題在於,政府怎麼分辨哪些企業是一時受困、哪些企業將一蹶不振?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四月底,金融機構對營運正常但短期資金調度困難的傳統企業,提供貸款展延的案例已有五四五三件,金額共一五○五億元。一般認為,這些案例中不乏出走大陸者,甚至有掏空公司者。
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原本是資本主義下的市場法則,如今由於政府的介入,讓應該被淘汰的企業苟延殘喘,甚至由於利息大幅掛帳,而有能力殺價競爭,對正常經營的業者不太公平,甚至拖垮正常業者,也讓市場秩序的重建更為緩慢、困難。日前化纖業者即針對東帝士及華隆的紓困問題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政府在忙於紓困外,不得不面對的另一課題。
總之,毫無止境的紓困措施對金融紀律是嚴重的打擊,讓銀行行使權利的法律時效受到威脅,對老實繳息者也不太公平。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在經濟活動中,政府的介入愈少愈好,盡快將市場還給市場吧!